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春天怎样调好情绪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春天怎样调好情绪

第二章:怎样调整心态来避免“春天忧郁症”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同时春天也是忧郁的季节,那么春季养生如何调理好情绪呢?怎么能摆脱忧郁心理呢?

春天怎样调好情绪

专家简介:王凤岐,着名中医临床专家,着名中医药养生保健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全国中医药编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现为中医之家总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医馆馆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总监、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知名专家。着有《王风岐的养生餐桌》等畅销科普书。本文选自其最新着作《春夏秋冬说养生》一书。

中国有句俗话,叫“菜花黄,疯子忙”,春天也是肝气生发之时,所以情绪波动较大,许多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在此时复发。对于健康人来说,春天也极易因肝功能失调而导致情绪低落或抑郁。所以,春天更要重视心理卫生。

“菜花黄,疯子忙”,春天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

古老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沉积,在养生方面,先人们也积累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的先人是很聪明的,为了方便我们记忆,将养生知识编成一条条雅俗共赏的谚语供后人借鉴。其中有一句叫“菜花黄,疯子忙”,是说春天人们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调养。

菜花什么时候开花呢?自然是三月。二月的菜花还是黑黑矮矮的,毫无半点姿色可言,但仿佛一夜之间,黄灿灿的菜花便开遍了大地。那架势,真的很让人震撼,连冬日的阴晦也在那黄灿灿的光亮中黯淡了。不过,『先别忙着高兴。此时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据统计,每年3月到5月,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一半。本应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愉心情为何却演变成心理健康的杀手了呢?

我们知道,春天五行属木,五脏中与肝相应。我们的祖先用树木来形容肝,说明肝的特性跟树木相似。树木到春天要抽枝发芽,肝脏也在此刻开始生发。肝藏血,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疏泄胆汁,以促进脾胃的消化;二是疏通气机,使全身的气机通畅。肝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喜条达”,条达也就是指情志舒畅,气机通达,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让气“顺”了。肝气通畅,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活动,这样的人总会心情愉悦,遇上不开心的事也能很快化解。而有些人生活中总是闷闷不乐,看上去愁眉不展的样子,或是脾气大,看什么都不顺眼。这种人多半是肝功能失调,肝气郁结在那里了。肝疏泄不及时,就会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胸胁胀闷等。春天适逢肝气蓬勃之时,此时情绪变化也就较大,这就是为什么精神病患者在春天通常会病情加重。

肝功能失常会影响到情绪,同样,不良的情绪对肝脏也会造成损害。大家都知道生气伤肝,其实不光足生气发脾气,就连生闷气对肝的危害也是不小的,确切地说是更大。大怒发脾气就像急风骤雨,过去也就过去了。生闷气更像淅淅沥沥的小雨,成天纠缠着肝,让它更加难受。我们知道现在女性朋友患乳腺增生的越来越多,就是囚为女人更爱生闷气。而乳房是肝经的必经之路,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胸闷乳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既然肝气疏泄不及不好,那么疏泄人过好不好呢?也是不好的。若是肝气升发太过,气的下降不及,肝气上逆就会导致头目胀痛、失眠多梦、烦燥易怒等。如果血随气逆,还会导致吐血、咯血等症状。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就活活把个东吴主帅给气死了,就是用的这个原理。

两招让你赶走“灰色心情”

可见,春天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想要甲平复情绪,首先就得调顺肝气,肝气畅达,则心平气和。中医养生六字诀中的“嘘”字功有很好的舒肝理气效果。六字诀功法来自上古的“五戏势”。后来经过梁代名医陶弘景的改进,将“五戏势”中的声势单独提出来,就成了“六字诀”。

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叶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也。此皆出气也。”“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就是说通过鼻吸气,然后再从口中慢慢叶出。“微而引之”的意思是无论吸气还是叶气,都要缓慢悠长。肯能大家记不住这么多繁琐的东西,我在这里教大冢一个小窍门:某些人大声喧哗而影响到你时,你会怎么做呢?对, 一般人会将食指放在嘴上发出“嘘”声,以示意别人安静。六字诀中的“嘘”字功就是这么练的。

为什么单独的发一个声就可以舒肝理气呢?中医认为舌与“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看病时,有经验的老巾医总会查看舌头,就是因为从舌头可以辩别出五脏的状况。中医把舌分为舌尖、尖中、舌根、舌边四部分。舌边止好是肝胆的位置。我们在发“嘘”这个音时,舌边正好受到挤压,从而刺激相关的脏腑。所以,下次自己生气或是情绪不好了,不妨试试这个动作。当然,此功法要坚持练习,不可以临时抱佛脚。

除此之外,多喝花茶也有梳肝理气的效果。中医有个说法,叫“诸花皆生,旋覆独降”。药物都有升降浮沉的性能,一般花、叶、皮等质轻的药物多为升浮药。所有的花中,旋覆花有降气消痰、止呕止噫的功效,属沉降性药物。其他大多数花都有一种行气开淤的效粜。中医认为儿是馨香的东西,对情志都有舒缓的作用。我国早就有“闻香治病”的传统,早在三国时期,神医华佗就将丁香、檀香等制成香枕,用来治疗失眠、哮喘等疾病。古人经常带个香囊,其中就包含健康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花卉所分泌出的芳香物质(如柠檬油、肉桂油等)具有杀菌及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这一点与先人是不谋而合的。那什么花适合呢?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玫瑰花了,中医认为攻瑰味甘微苦、。性温,有理气解郁、活血化淤的效果。由于玫瑰药性温和,可以温养心肝血脉,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本草正义》就指出:“攻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理气活血,宣统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许多女性在月经期喜欢喝些玫瑰茶,就是因为它可以缓解经期的烦燥情绪。不要以为玫瑰茶是女性朋友的专利,男性朋友也是可以饮用的。泡茶时在杯中放入5~6枚花蕾,然后冲入沸水,加盖闷儿分钟即可。由于玫瑰花有淡淡的涩味,所以可以适当调入些蜂蜜调味。还有些人别出心裁的将玫瑰花用热牛奶冲泡,玫瑰的清香加上牛奶淡淡的甜味,绝对会让你的心情在倾刻间就好起来。

除了玫瑰花以外,茉莉花、代代花、栀子花等都有解郁的效果,如果您想换换口味的话,也可以试试这几种。冲一杯清茗,香气缭绕间,郁闷之情也就烟消云散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一个人的健康也是从春天开始的。明媚的春天里,多参加些户外活动,多找朋友聊聊天,对于克服不良的情绪也是很好的。心药还需心药医,想要健康,先从清洁心灵开始!

怎样调整心态来避免“春天忧郁症”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但对于部分人来说,3~5月份却是心理疾患高发季节,各种轻生自杀现象明显增多。主要是因为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诱发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重型精神病;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一些本来并不起眼的小事,赶上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稳定因素。

而春季连绵的阴雨天气则是抑郁症高发的外部因素;春天多变的气候也会使正常人情绪波动较频,让人感到身体不适,加上一些人缺乏自信、孤僻内向、容易悲观、好依赖别人等性格缺陷,很容易精神紧张,并伴随着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春天忧郁症”。

“春天忧郁症”的表现

慢性疲劳综合症: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生活乏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抑郁症:抑郁是心理的“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失调病症,表现为平日里比较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当平时性格开朗的人长时间出现情绪低落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精神分裂症: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多梦或失眠;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怒,见人见物常不顺眼,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话多,好诡辩,爱管闲事;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胡思乱想,记忆力下降;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记忆力明显减退等。

驱散“忧郁”的建议:

一:踏青法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登山踏青,将自己尽情地放进大自然的怀抱里,可强烈地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二:宣泄法 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找朋友出来宣泄。

三:自脱法 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

四:松弛法 若心情不好或有想自杀的念头时,迅速离开现场,做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五:分散法 当有要自杀的念头时可以做点其它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有效避免自杀。

其他应该注意的方面:注意饮食起居。春天应当晚睡早起,在饮食方面最好以清淡为主,不妨多吃点食用菌,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当然也可以多吃贝类、鸡、鱼等蛋白质食物。千万忌用咖啡来振奋精神。我们还应特别关注中老年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有类似情况人员的家人要对此多加注意,对有心理波动或精神病史的亲人、朋友或同事多加关心、理解和呵护,关注他们的心态变化,及时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驱散忧郁。

结语:春天不妨多出去踏青,约上朋友、带上家人一起看看大自然的美丽,相信你一定能够拾回欢乐的心情!(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号:2012.04,作者:王凤岐,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