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盘点婚姻最受认可的十种喻意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婚姻最恰当的十种喻意

第二章:爱情的三个禁忌

第三章:夫妻相处的艺术

第四章:怀旧似乎让人更善良

很多人把婚姻比作是一座坟墓,其实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有人将婚姻比作是一间病房,有人讲婚姻比作是建筑。婚姻到底是什么呢?谁说的清楚?

婚姻最恰当的十种喻意

婚姻是一间病房

一方精心护理着另一方,另一方怜爱心疼着对方。

婚姻是一座建筑

以爱情为原料的婚姻是一幢漂亮的别墅;以金钱为原料的婚姻是一间用钞票砌成的纸房子,经不起风吹雨打。

婚姻是一项投资

爱情相当于注册资金,结婚证相当于营业执照,婚礼相当于开业典礼。至于收益如何,那要看甲乙双方的合作情况了。

婚姻是一道方程式

这是一道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

最理想的得数是幸福大于痛苦,最糟糕的得数是痛苦大于幸福,最普遍的得数是幸福等于痛苦。

婚姻是一局围棋

双方的段位越近,棋局切磋的时间就越长。这种段位包含了学识、修养、性格乃至出身等因素。

婚姻是一件瓷器

做好它很费事,打破它很简单,而收拾起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有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婚姻是一台冰箱

它的目的是为爱保鲜,但结果是把爱情放凉了。

婚姻是一道菜肴

丈夫喜欢吃咸的,于是只管往里面放盐,妻子喜欢吃甜的,于是只管往里边放糖……如此这般,当这道菜出锅后,他们谁也没法吃了。

婚姻是一款果品

有的婚姻像橘子,剥开哪一瓣都是甜的;有的婚姻像椰子,挺大的壳原来里边没有多大甜头。

婚姻是一座桥

相依相拥走上桥头时是青年;手牵着手走在桥上时是中年;相互搀扶走下桥时是老年。

爱情的三个禁忌

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爱情,也希望拥有一份永远都不用担心的爱情,可是这样的爱情往往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只有知道哪些禁忌,才能让爱情之花常开。

不要猜疑。

虽然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没有谁在谁的面前是透明的,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而爱人却总想要得到全部,却往往忘记了爱情并不是等式。生活中那些离婚的案例很多的时候,都因为生活中一点点小事,便开始猜疑造成的。虽然猜疑是爱情中都会出现的症状,可是尽量让自己更理智一点,学会宽容和尊重,就会给爱情更多的稳定性,这样岂不是更好。

不要忘记爱自己。

爱情的路上并不是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就像王菲唱的那首歌“连自己都不爱怎么给爱人好处”?这并不是自私,而是要学会先爱自己,才能更爱别人,没有一个人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连自己都不在乎,因为爱就是希望她好,希望给她自己最好的一切,如果自己都没有了,你拿什么给那个你爱的人呢?所以在爱人的时候别忘了也要爱自己。

学会付出。

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如果用世俗的一切去衡量爱情,那也许就不是真正的爱情了。用一颗真诚的心相信着爱的人,即使是会受伤,至少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曾经真正的爱过一个人。”无论值不值得,都是自己爱情的见证,现实评判的只是是非对错,不是爱情。也许正因为爱情的不确定性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爱情是世界上最难解的习题,没有任何的固定公式,也没有任何的理由,甚至是当它来临的时候往往都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却是幸福的征兆。

夫妻相处的艺术

1、不要轻易说出离婚两个字。

离婚是很慎重的一件事,不要随便就把它说出口。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奇怪,有些话说的时候不经意,说着说着它就会变成真的了。

2、不要经常问他:你爱我吗?

男人都是行动派,实际行动重于口头表达能力。如果你生病他给你买药,你想要哪样东西很快就会送到你面前,那又何必经常问他是否还爱自己呢?

3、要经常对他表示出满意。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肯定,那样就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你经常对他表示出满意,你和他都会感到身心愉悦。纵然开始他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有你的鼓励和支持,肯定能激发他的潜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4、要适当地示弱。

男人内心深处都有英雄情结,都希望保护弱小。适当地在他面前表示自己的软弱,表示自己对他的依赖。男人高兴女人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5、要经常对他微笑。

笑是最能拉近两个人距离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已经多久没有对他微笑呢?当两个人的婚姻进行到一定时间的时候,笑容好像也慢慢减少了。现在开始找些事情两个人一起开怀大笑吧,你们会越来越发现对方的美好。

6、偶尔变换一下家居布置。

换一张窗帘,摆一盆正在盛开的花,偶尔变换一下家里的布置,也变换一下夫妻双方的心情。

7、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缘才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如果爱,就要真诚地去爱。如果不爱,就要果断地放手,让别人去爱。无论什么时候,每个人都要爱自己。

怀旧让人更善良

周六一早接到朋友H和X的电话。这小两口都是正宗吃货,又都是我老乡,所以口味相投,每每叫我去必能一饱口福。据透露,这次的饕餮主题是家乡菜。我二话没说,就兴冲冲地去赴宴了。坐了不大会儿功夫,就满满一桌佳肴了。H递给我一碗看上去靓极了的排骨藕汤,我尝了一口,这厨艺果真不是吹的,那是……就 是……一种家里的味道。忽然间,一种异样就涌上心头,我脱口对H说了句:我确实好久没回家了。刹时,无数在家中的情境于脑海中走马灯般穿行:争吵有时,嬉 笑有时。曾经觉得腻歪的关爱也好,曾经无比烦厌的唠叨也好,忽然间令我无比地怀念。

这就是那个被叫做怀旧的东西。

怀旧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

怀旧(Nostalgia)一词来自希腊词‘nóstos’和‘álgos’,分别是“回家”和“疼痛”的意思,合在一起大概就是“思念家而带来的 疼痛”。在17世纪,瑞士内科医生乔纳斯?霍弗(Johannes Hofer)把它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描述在一些奔波于异乡的瑞士商人身上发现的这样一组思乡综合症:心率不齐、不停地啜啼、疲倦而且毫无食欲。这反映了人们 惯常来对怀旧的看法:那个让人多愁善感、停滞不前,但却召之即来、挥之不去的讨厌情绪。

然而,当心理学家们开始认真地思考并研究这一普遍的人类情绪对我们的意义时,却吃惊地发现怀旧尚有很多积极的心理功能,比如:提高自尊,促使对生命 意义的发现,甚至抵御孤独。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也许再正常不过了,我们所怀之旧,大都是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对于我们重要的人们)相处的 情境。因此,怀旧作用于人心的本质在于它增强了人们知觉到的与社会的联系。而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又常常从各种社会联系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又从归属感中 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怀旧让人更善良吗?

而心理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还想进一步探索怀旧这种社会性情绪的更多潜能。其中一个思路就是顺着怀旧到社会性归属感的这一链条。之前的研究表明这种 归属感常常会导致更多的助人行为。比如:当听到或者看到自己安全依恋对象(编辑注:此处可以理解为自己信赖的人)的名字后,人们表现出更多帮助他人的意 愿,并做出更多实际的助人行为。那么,由于怀旧会激发这种社会归属感,是否会进一步地诱发人们助人的动机和行为呢?换句话说,是否怀旧后,我们会更多地给 予呢?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实验室就在周欣悦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着手检验这个有趣的假设。

我们首先招募了在校大学生,要求其中一半人回忆一些能够让他们感到怀旧的事件。为了更强烈地激发怀旧感,我们要求他们尽可能沉浸其中并详尽地将这件 事写下来。作为对照,另一半的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件上周发生的普通事情。接下来,我们给参与者看一个虚拟的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告知该基金旨在帮助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灾儿童。请他们填写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的时间和捐赠金钱的数额,从而测量他们的捐赠意愿。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那些被激发了 怀旧感的大学生相比对照组愿意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更长的时间,也愿意捐赠更多的金钱给基金会。也就是说怀旧的人更愿意捐赠。

怀旧似乎让人更善良

做研究有趣的一点就是:一个有趣的结果永远不会是终点,它只会使好奇的人提出新的问题,并推动一个有趣的故事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在开心地讨论了这个结果之后,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第一,究竟怀旧增加捐赠行为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怎样的中间过程达到效果的?我们觉得有两种可能性最大:一是怀旧启动了正性情绪,正所谓“人逢喜事”也就格外给力。二是怀旧启动了人们的同情心。

第二,汶川地震对于我们中国人有着格外的意义,因此可能使得这一基金会有了特殊性,那么基于此的捐赠行为能否推广到其他更为一般的捐赠情境下呢?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又设计了进一步的实验。首先,我们在诱发怀旧情绪后,测量了参与者此时的一些情绪状态,并计算了正性情绪以及同情这两类情绪的得 分。其次,在测量捐赠行为上我们使用一个虚拟的叫做“柠檬田”的基金会,而该基金会致力于改善省内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环境。实验的结果又再一次 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即怀旧会增加人们的捐赠意愿。此外,对于怀旧对捐赠行为的作用机制,实验的结果更为支持是怀旧启动了同情心,从而使得捐赠行为增加 的假设。

怀旧真的让人更善良!

虽然看来已有实验结果对假设的证明是比较积极的。但我们还在担心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呢?也就是说在真实的捐赠情境下怀旧的效应还会出现呢?

但是怎么在真实的捐赠情境下操纵人们的怀旧情绪并测量人们真实的捐赠行为呢?在我们想了好多天后,周老师提了两个极具创意的点子:第一,把怀旧的操纵容纳入慈善基金会的广告里;第二,测量实验参与者将我们给予其实验报酬中的多少捐给了我们虚拟的慈善基金会。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中,我们在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广告语,一种是基于过去的:那些日子——重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即怀旧 条件);一种是基于未来的:就是现在——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明天(即控制条件)。令我们振奋的是在这个更为逼真的捐赠环境下,怀旧条件依然导致了参与者更 多的捐赠行为。

结语:不管婚姻是什么,大家都要好好的去经营,选定一个人,过一辈子,将婚姻经营到底。(文章原载于《晚报文萃》《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06,作者:陈宏宇,殷赏,那根聪,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