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漫漫人生 无须太焦虑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人生无须太焦虑

第二章:改变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章:生命的笑容

漫长的人生总是有一些人会焦虑过度。焦虑的人一般都有哪些性格特点呢?针对这样的特点,如何才能改善他们焦虑的症状呢?

人生无须太焦虑

疑病性人格的八大特点

【1】关于焦虑性人格的特征。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焦虑过多的人,他们还不能称为焦虑症患者,但说他们是“焦虑性人格”,或者说他们是“焦虑者”,则是恰如其分的。

“焦虑性人格”或者说“焦虑者”都有哪些特征呢?

他们总的特征是全部心理活动都有深刻的焦虑印记。他们是焦虑立场,焦虑思维,戴着焦虑的有色眼镜观察有关他们或无关他们的各种事情。

具体说来,他们主要有六个特征:

一、总是把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夸大。

譬如,乘飞机有坠机的危险性,但那微乎其微的概率绝不影响千百万人每天飞来飞去,但焦虑者们就会极大地夸大这种危险性,觉得每架飞机都有掉下来的可能,因此,他们乘飞机时难免忧心忡忡。又比如住高楼有火灾的危险,这种概率不高的危险绝不影响大多数人正常居住,但对于焦虑者们来说,他们出入的每一座高楼都有被夸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总是付出额外的紧张不安。

二、焦虑者总是处在永恒的不间断的预先之中。

凡事还没有发生,他就过早地预先考虑。就像中国俗语讲的,离河二十里脱裤。每次涉水过河前二十里就脱裤子准备,事事如此。

因此,焦虑者总是比他人付出更多的辛苦。

三、焦虑者对万事都往最坏处想。

虽然他会很理性地排列出事物的种种可能性,但往往会认定最坏的后果,起码认为最坏的后果是有可能发生的。

四、焦虑者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尽其所能地采取一切措施来面对问题、防止危险。他们常常喜欢过分操心。

五、焦虑者特别容易对不可控制的、不可预测的乃至不确定的事物反应强烈,他们总希望事物都在他们的掌控和视野内并十分确定,超出掌控或前景模糊的事物会让他们特别焦虑。这一点,带有强迫人格的特征。

焦虑性人格常常可能同时是强迫性人格。

【2】焦虑性人格的社会意义。

焦虑性人格出现了这儿难受那儿难受的体症,才发展成为焦虑症吗?

焦虑症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焦虑的情绪、体验,二是相关的植物神经紊乱等等体症。焦虑者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过分的焦虑有什么不合适,只有当他们某一天发展到焦虑症时,才可能回过头去审视自己早就有的过度焦虑。

适度的焦虑对于一个人是必要的。现在我们还可以说,焦虑者“某种程度”的“过度焦虑”也是有一定好处的。譬如,他们往往会更多地避免事故、危险和失败,他们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加周全,他们总是有备无患。

对于一个集体来讲,焦虑者经常是有特别贡献的。

譬如一个家庭,有焦虑者考虑种种安全问题、生存问题,其他人就可以放宽心安居乐业。

对于大的集体,譬如一个公司、一支军队、一个政府,有一些事事希望有备无患的焦虑者,肯定对于全局是有利的。有了他们的存在,就可以杜绝各种隐患,避免更多失误和危险。

只是他们自己太辛苦。

整个人类社会也是这样,需要一批过度焦虑者。因为绝大多数人可能在许多问题上缺乏足够的焦虑,譬如环境污染问题,资源问题,核泄漏问题,艾滋病问题,人类社会需要一些焦虑者们散布忧患意识。

但是,多也有一个限度,多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是罪恶了。譬如现在的中国有着弥漫全社会的发财焦虑,这种焦虑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如果谁焦虑过分,去偷去抢,去铤而走险,去违法犯法,就是犯罪。如果一级政府或者全社会不顾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地破坏性发展,同样也是犯罪,因为这是在掠夺子孙后代。

【3】人的焦虑分三个级别,一是正常人有正常的焦虑,二是焦虑人格具有过多的焦虑,三是焦虑症因为焦虑过多而成心理疾病了。

如何根据心理学定义确定自己是焦虑症?

心理学对焦虑症的定义有两方面,一是那种让人看来缺乏道理的广泛持续焦虑,二是那些植物神经方面的体症。

另外有关书籍介绍,一百多年来有关焦虑症的别名有十几种,譬如激惹心脏、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神经衰弱、神经循环衰弱、血管运动性神经症、战士心脏、努力综合症等等。它们差不多都讲的是心脏方面的各种敏感反应。

强迫症、疑病症也会引起焦虑,但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4】无论是强迫症,抑郁症还是恐怖症.疑病症,都有焦虑的表现.焦虑是各种神经症的核心。

譬如流鼻血去医院看,医生关于脑溢血的随便说法造成了你对高血压的恐惧;又后来,你去医院看心律不齐时,某些医生的不慎说法与一些相应检查治疗,又加重了你对心脏病的疑病与焦虑。

这些在医疗过程中造成的疾病,我们称它为“医源性疾病”。

病人对于医生的话都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心血管问题上反应最明显。一个人情绪受影响不一定马上就长出肿瘤来,但当下就能造成血压和心律的变化。

【5】之所以血压高.脑溢血以及冠心病的说法能对人有如此大的冲击,因为它预示着死亡。

死亡焦虑是人最根本的焦虑,只是它通常转化成泛泛的其他焦虑了。比如,挣不到足够的钱,买不到足够的保险,你会焦虑,其实是怕一旦生病时,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防止死亡。又比如,感到工作能力不如以前了,产生焦虑,其实是在焦虑自己越来越衰老而接近死亡。

【6】关于疑病倾向或者说疑病素质

森田认为有的人属于疑病素质,这些人内向自省,有的人不属于疑病素质,这些人外向不自省。但是我们可以更彻底地说,疑病倾向或者说疑病素质是人人都有的,只不过程度上有差别。疑病倾向严重的人,可能稍遇挫折就成疑病症。而疑病倾向轻的人,要遇到更大的挫折才表现出来。

【7】如果你有一段时间血压高,在医生面前量尤其高,在家里量就稍低一些,而且也是时高时低,过一段时音血压也便完全正常。

你注意到量血压时的情绪状态了吗

越怕血压高,结果量得越高。

因为每次量血压前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怕量出血压高来。这一情绪变化,已经明显地道出你当时的血压高其实是由精神紧张造成的。而精神紧张本质上是强迫症。你竭力想使血压降下来,已经是一个不合乎自然规律的主观愿望。你越是怕量出高血压越要量,而且是一天几次地量。

你量血压的例子典型道出了强迫症的一种心理规律。

【8】再回忆一下,当你因焦虑而心律不齐时,是不是每日经常自己号脉?号脉时的心情如何,如果又如何?

当你感觉心区不适心悸心跳时,常常立刻给自己号脉。号脉时又心存侥幸,希望没有号出早搏来。结果越号脉早搏越多。有时明明觉得心悸心跳和胸部不适已经过去了,还想彻底证明一下自己现在心律正常,就又给自己号脉。结果号着号着心律就开始不齐,胸部不适也开始出现。

可以说每天数次号脉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心律不齐。

量血压是一个深刻的例子.号脉又是一个深刻的例子。它们都表明我们的心理具有逆反的规律。

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逆反律”。

【9】再举第三个例子

相当一些人或多或少有恐高现象,站在高楼向下俯瞰,会感到晕眩和紧张。这时你如果看看便不看了,便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自然现象。如果你一定要证明自己不恐高,强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往下看,心理逆反律就会起作用,越强迫自己内心冲突越厉害,最后真正成为不敢在高楼居住的严重恐高症了。

为了充分论证这个重要的“心理逆反律”,我还要举更多的例子。

【l0】第四个例子就是睡觉。

本来睡觉是很自然的事情,一次两次失眠,并不需要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急于睡眠,强迫自己睡觉,结果可能越发睡不着。而只要日复一日地这样努劲与失眠做斗争,你就成了真正的失眠者。

为失眠苦恼还是比较单纯的苦恼。

当你和失眠反复做斗争而无效时,那苦恼焦虑就加倍了。

改变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1、重新审视成功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成功”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都是一些见仁见智的各家之言,甚至可以说,都是每个人对成功的一种感悟性的概念。由于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故而很难统一,然而作为一门“成功学”又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标准的、客观的、科学的定义,否则人们就可能无法界定自己是否成功,甚至明明已经成功了,可自己还生活在焦虑、困惑之中。

快乐,可以是人们的一种自我感觉,它有时并不需要发生什么,偶有所获,偶有所悟,都可以产生。而成功,绝不可能单凭自我的一种感觉,如果你非要那么认为,那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一种“成功的感觉”,但它决不等同于成功,如你帮助孩子制作一个玩具,完成之后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你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你在一个月减去了5公斤体重等等。

成功,应该是一种和谐,一种平衡,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状态,如仅以拥有金钱、权利、名誉就认为一个人是成功的,那是极其偏激和病态的思想。当今社会之所以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这与我们对成功的评价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是平衡的。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是平衡的。因为他们顺应着宇宙天地的自然法则,否则就是病态的。而病态是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即使你自作多情以为那是成功,但那所谓的“成功”对一个疾病缠身,吃不下.睡不香,甚至行将.就木的人,纵有百亿、千亿资产,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整天忧心忡忡,恐惧东窗事发的贪官,没有快乐的人生,难道能称为成功吗?

奥修说:只有平衡是长久的,没有别的东西是长久的,而平衡是生命中困难的事情,因为平衡需要极大的智慧。

保持平衡,你就在天堂里;失去平衡,你就在创造地狱——没有别人为你创造。

头脑中总是想更多一些,有两个向度,一个是水平的……更多、更多。你在一条线上追,当你在A点上,你却想到B点上。当你到B点上时,你又想到C点上。你很快就会达到X、Y、Z点,而Z点就是地狱之门。但你停不下来,头脑继续前进……

你没有时间享受,没有时间庆祝,没有时间修养、驻足。

在印度,他们称之为99的恶性循环。他们有个故事。

有个贫穷的理发师,他非常快乐,他是国王的理发师。每天给国王按摩,修理他的头发,国王非常纳闷,甚至有点嫉妒他,于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你总是兴致勃勃的,你好像不在地上走,你简直是在用翅膀飞,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然后国王问他的宰相(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你肯定知道这个理发师的秘密。我是一个大国王,我怎么没有这么快乐呢?可是这个穷人,一无所有的,就这么快乐了。”

首相说:“他一点也不了解‘99的恶性循环’。今天晚上,我们把一个装有99块卢比的袋子扔到理发师的家里,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天,理发师掉进地狱里了,他忧心忡忡地来了,事实上,他整晚都没睡。他一遍又一遍地数麻袋里的钱。

而99是一个麻烦——因为当你有99的时候,你总希望它变成100,所以他在计划第二天怎么样弄到一块卢比。

一块卢比是一个很难弄到的东西,他只挣几个派沙,在当时它们是足够了,怎么弄到1卢比呢?他陷入了困境,那只能想到一件事情,断食一天,然后再吃一天,这样渐渐就可以攒出l卢比,然后有100卢比就好了。当他再给国王按摩时,精神抑郁,浑身无力,因为他在断食。

你的野心如不转换,头脑就不知停止,即使有百亿财产,你仍然不会满足,台湾的陈德深就是一个很好的“守财奴”的例子。

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是在一条垂直的线上,从A移到Al移到A2,再移到A3,你的快乐将成长。你永远都是平衡的,当你到B的时候,你又从Bl移向B2,B3,你天天奋斗,天天退休。当你享受了一刻,它就是退休,当从办公室回到家里时,把办公室留在办公室里,不要把它留在你的脑海里。否则你就会痛——肯定会头痛,那么大的一个办公室,那么多的细微事情,如果把它们带回家,你就会失去了夫妻之间的及时沟通,失去了对子女的及时教育,失去了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

2、重新审视你的人生价值观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报告显示,11.37%职场女性表示曾有过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想法。56.58%指出自己曾主动采取行动来降低压力,而其中只有1.53%接受过心理咨询。男人的压力更是如此,其比例要超过女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率只有9.5%。

人们往往认为压力与金钱关系重大,其实有钱人,甚至大企业家的压力并不比普通人少。

据心理学家研究,影响成功人士心理健康最多的是焦虑症,第二是忧郁症,第三是感情煎熬,第四是偏执和多疑,第五是困惑迷惘。

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宠儿,在解决了金钱、地位、名誉的困惑之后,他们开始受到信仰洪荒的恐慌。在自我极度膨胀却又找不到更好支撑的时候,心理疾病就难以避免了。

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可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决定寿命长短。健康长寿的秘诀在于心态乐观、饮食均衡和生活有规律。

瑞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世界总人口中,只有1,4的人其长寿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能否长寿取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平衡养生”的理论认为,其生态平衡为:心理平衡、饮食平衡、运动平衡、环境平衡、习惯平衡、代谢平衡等。其生理平衡为:神经平衡、免疫平衡、内分泌平衡、循环平衡、代谢平衡等。

现在,请你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在以上诸多方面达到了平衡?成功更是一种平衡,它应包括你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父母子女、事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而决不仅仅是有了钱就可以称为成功,决不是有了权力和名声就是成功!

况且,成功也是相对的,真正意义上的终极成功是需要“盖棺论定”的。仅以金钱一项来说,如果你仅仅只拼命赚钱,而不懂得如何“花钱”,往往还会留下一些遗憾。

美国早期商业巨子洛克菲勒是一个小气冷酷无情的人,但他在晚年捐出了绝大多数财产,他在遗嘱中说:“死而富有是一种耻辱。”洛克菲勒是幸运的,他在临死前终于开悟了,悟出了金钱游戏的真谛,

改变洛克菲勒的是他在57岁时患的一场重病,相信改变你的观念并不需要那样残酷的身心折磨,只要你能明白“外在”与“内在”哪种更宝贵的时候,就一定会含笑释然,并能冷眼静心地观瞻世俗常态的愚蠢可笑!

其实,平衡的中庸之道也很简单,凡事要争取,而不必争夺;要拼搏,而不要拼命;要克己,而不要损己。要运动,而不应过动;要饮酒,而不应酗酒等等。

这样平衡生活方式,就是要经常注意身心发出的种种警讯,及时适可而止,你若出现坐立不安、烦躁、睡眠障碍、容易出汗、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发脾气、嗜烟、酗酒、容易感冒、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就应该注意了,这些症状用它独有的“语言”在警告你,你已经失去了平衡。解决之道是增加一些运动、增加一些娱乐、改善一下食谱、少参加一些聚会或酒会,多一些与子女的沟通和关爱、多一些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恩等。

当你在工作、生活诸多方面经常感受到快乐、幸福时,你已经是生活在平衡的状态之中。这足以证明你的人生价值观是正确的、科学的。

3、幸福递减率

哲学家周国平说:“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感觉到幸福吗?”萨特—生可谓功成愿遂,常人最企望的两件事,爱情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他几乎都毫无瑕疵地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却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了这没多大意思,不过你有什么办法?”

比如说,一个人在创业伊始,他赚到了一万元钱,他非常兴奋、非常幸福,可他在未来的奋斗历程中,在赚到第二个一万元,第三个一万元时,他的幸福度、兴奋度就会不断递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钱人,钱赚得越多而其快乐程度、满足程度并不呈正比例发展,据载,美国最快乐的人群、最快乐的群体是中产阶级,而不是那些大富翁。由此可见,幸福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而不是财富的增长。所以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生命的笑容

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组感人的画面,画面的题目是:生命的笑容。

英国伦敦一名44岁的女子,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她回到家,笑着对自已6岁的女儿说了病情。她说:“为了治病,妈妈的容貌马上.要有所变,现在请女儿为自己做一件事,那就是请女儿帮助自己把一头秀发剃掉。”

女儿听了,高兴地答应了。于是,6岁的女儿双手拿着剃须刀,开始帮妈妈剃头。小姑娘笨手笨脚地,把妈妈的头发剪得丑陋不堪,母亲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头发被女儿剪成“阴阳头”,忍俊不禁,与女儿嘻嘻哈哈,互相逗笑。

这充满温暖、甜蜜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当死神向她露出狰狞、恐怖的面容时,她依然以灿烂的笑容面对,展示出生命的坚强和勇敢,这是—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12岁的小女孩,被查出患有进行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被称为超级癌症,小女孩得知病情后,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她说:“哇,这病可真厉害呀,都是‘超级级别’的了,看来,只能让超人来对付它了。”

于是,她开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超人模样,用超人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这种疾病的蔑视和不屑;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常常打扮成超人模样,向她展示出力量和勇气;邻里小朋友,也常常打扮成超人模样,给她信心和力量。

小女孩虽得了可怕的疾病,但是她没有露出一丝胆怯。小女孩诙谐、幽默、轻松的生活态度,感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新西兰惠灵顿一个66岁老太太,被查出患有脑萎缩症,这种病发展下去,所有的人她都会不认识了,包括她自己。老太太得知这种病后,哈哈一笑道:“哇,这病可真厉害呀,那我可要把我的亲人用心好好看一下,不然到时我有许多人都不认识了,那多遗憾。”

于是,老太太每天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走到每一个熟悉的人面前,深情地拥抱着每一个人,然后捧起对方的脸,在对方额头上深情地一吻,说道:“我记下了你的容貌,记在心里了,永远不会忘记的!”

就这样,老太太用心去记下每一个熟悉的人,她要赶在疾病恶化之前,将熟悉的人用心都永远刻在心里,即使脑萎缩了,心里却还明亮如镜,心是不会萎缩的。老太太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和爱。

生命的笑容,是人生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给人以无穷的信心和勇气。人生可以被打倒,但决不能放弃笑容,笑容,永远是人生昂首挺立中最优美的姿态。

结语:不管在遇到什么情况或者是处在什么处境中,大家尽量放平自己的心态。平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毕竟人生这么漫长,我们总要开心的过完。(文章原载于《自助养生》,刊号:2012.04,作者:李增黉,柯云路,旭旭,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