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灾后心理救助常识 救助者心理救助知识解答

来源:网络

灾难牵动着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同样要照顾好自己!

救助者心理救助知识解答

1、如何帮助幸存者度过心理危机

灾害之后,受灾者有时会因悲痛、无助,转而抱怨、气愤,甚至责怪救灾人员,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你大可不必因此激动或生气,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作,务请尊重受灾者的苦难现实,接纳他们情绪感受,并适当给以心理支持。

2、除了谈话,我们还能做什么

一句话,四个“无”,即无言的陪伴、无条件的倾听、无限的关怀和无条件的接纳。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当事人,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你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让被助者一吐为快,是心理援助一个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步骤,让被助对象说出心里话,让被助对象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方面走。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度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对于哭诉着,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到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3、我父母在地震中遇难只剩下兄弟二人,处于非常难过时期,但是弟弟对未来表现的很乐观,兄长比较悲观,这是怎么回事

每个人对危机应激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一样,一个人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乐观,但是他内心的创伤可能更严重,要给予同等的关照,千万不能忽略他。

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遇到灾难后,受到的心理创伤程度、个体对灾难的认识和理解、个性特征、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支持程度、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弟弟持乐观态度,能较快地走出心理阴影。

4、身边的亲友,每当想起灾难的事情就会很恐慌,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

首先,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的身边,给他们安全感。除了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身边有人陪伴,对儿童也可以给他们一些柔软的物体,让他们抱着,如枕头、布娃娃等。

当恐慌结束后,必须告诉他们是因为刚才想起的事情引起了恐慌,其实他们现在非常安全。如果他们中有人经常有这种恐慌情形出现,建议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5、灾难发生后,他/她失眠、做恶梦,我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在他/她睡前陪伴他/她一会儿,跟他/她讲讲话,或放点轻松的音乐。如果他/她一直无法入眠,则可以考虑陪伴他/她睡觉。

如果他/她做恶梦惊醒,要陪伴在他/她身边,帮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来后,要告诉他/她做噩梦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担心。如果他/她持续做噩梦,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

6、大灾后我的身体受伤流血却不感到疼痛是怎么回事

身体麻木的表现是由心理应激引起的,表明还没有从当时灾难中解脱出来,但必须及时进行伤口的包扎治疗,预防感染。

7、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问我诉说那次灾难的过程,我要不要制止呢

很多人认为,在灾难后要尽量回避谈论那次灾难的过程,其实这种想法不是科学。应该允许他/她说出那次灾难的过程,让他/她像倒垃圾一样将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说得具体、详细些,我们要认真、耐心地倾听他/她诉说。时间长了,不要限制他/她的倾诉,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8、我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残疾,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首先要介绍亲人残疾的事实,给予像以前一样的关照,不要让他/她产生被歧视的感觉,要把他/她当作一位正常人。鼓励他/她多与他人接触,放手让他/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事情要给予表扬,增强他/她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9、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问起那次灾难过程中的事情,我要不要回避他/她的问题

虽然谈论灾难过程的事情会让人产生害怕、挫折、悲伤等消极情绪,但是不要试图回避这些事情,应该诚实地回答他/她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有时候,他/她不止一次地问同样的问题,您应该不厌其烦地给予认真的回答,不要敷衍他/她。

有些人认为不幸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应该耐心引导他/她充分认识到灾难是不是由于他/她造成的,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帮助他/她从深深地自责中摆脱出来。

10、虽然灾难过去了,但是他/她问还会不会来地震,如果再来地震怎么办,我该如何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您不能跟他/她说不会再有了,但是您可以教给他/她一些简单的防震措施和方法。如果可能,可以一起进行防震和逃生的模拟演练。要让他/她清楚,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当灾难来临最快捷的逃生方法。

11、他/她会有意去寻找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我要不要劝阻呢

灾难发生后的前期,最好不要让他/她接触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如果迫不得已,则要让他/她有充分心理准备,可以问他/她这个事物您想起了什么,允许他/她进行充分的言语表达和情绪宣泄。

虽然直面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有时有会有治疗效用,但是一定要审慎用之,要注意这些事物可能会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12、灾难发生后,我想要搬家或全家出去旅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忘掉这次惨痛的经历吗

虽然环境改变,但是心理的阴影还是存在,因此搬家或外出旅游对心理恢复帮助不是特别大,待在原来的地方,积极参与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可能对心理恢复帮助。

13、如果我要寻求心理帮助,哪里可以找到心理专业人员

您可以查询专业的心理机构,或通过当地的红十字会推荐专业心理人员,还可以去医院寻找心理医院。

14、如果他/她的心理问题我实在没有办法解决,该怎么办

尽快向专业心理工作人员求助,最好请当事人能亲自到场。实在不行,您要详细了解他/她的问题是什么,给心理专业人员作出清晰的描述,以帮助心理专业人员准确地界定问题,提出科学和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

15、如何帮助自己度过心理危机

目睹严重的灾难、骇人的景观以及承受救灾工作的过度负荷与不顺利,甚至危及个人生命财产的损伤等,这些沉重的压力,均会冲击人们的身心,造成许多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均是短暂的正常反应。它需要时间来慢慢抚平,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及时与朋友、同时交流,让您逐渐恢复平静。

16教育工作者更急需心理支持吗

各种灾难让学童面临空前重大的压力。学校复学之后,学童心理复健的责任便直接落在教师的肩上。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灾难的受害者,承受着丧失亲友的伤痛、丧失财产的损伤,同时身兼受灾者与救灾者的双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落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道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切地感受到灾难的震撼。因此,在复学之后,如何面对尚未平复的心理创伤势必成校园内每一位成员所必须立即面对的。若角色无法现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就是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灾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17、我是一名志愿者,当看到救灾工作进程缓慢时,我总是破口大骂,自己都控制不力自己,我怎么了

这是心理将要崩溃的表现,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与同事进行情感交流,疏远心理压力,尽快换防;在灾害与伤痛过去之后,要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尽量维持正常。

18、我是一名记者,即使奔赴抗灾一线,我该做哪些心理准备

首先进行自我鼓励,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我可以的……

做好自己的作息规划,保证饮食、保证适当的休息,转换思路,调节情绪。例如,单独的时候哼唱歌曲,与亲友沟通保持联系,带一些增加信心的物品,比如父母给的护身符,多给朋友发短信等,做好面对灾难和辛苦的心理准备。

19、如何进行解放军指战员的心理调试

在“5.12”地震救灾过程中,抢险部队官兵面对死亡、尸体和废墟,还有昼夜不断地疲劳作战,很容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焦虑、失眠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需要对这部分官兵进行心理救助。

部队要建立一个心理恢复系统,给官兵进行心理减压,以放松心情。用集体心理暗示的疏导方法进行专业心理疏导。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