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冠心病怎么治疗 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来源:网络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疾病,很多人老年人都会患有冠心病。那么你知道冠心病怎么治疗吗?其实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心理上都是有障碍的,所以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这是治疗冠心病非常重要的部分。

冠心病心理护理很重要

据现代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激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当胸痛发作产生濒死感时,又多有紧张、焦虑、抑郁和压抑情绪,从而加重病情,所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紧张焦虑:多见于初次发病患者

有90%以上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如失眠、多梦易醒、极度恐惧、烦躁、易怒、自卑、情绪低落、神经过敏等,其中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的占90%。

焦虑的原因多因起病较急,症状重,缺乏思想准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缺乏;疼痛引起的濒死感以及没有亲人陪伴或经济压力等,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迎接他们,耐心细致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

同时要做好保护性治疗,病情控制后,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增加安全感,并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来消除不良情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减少紧张焦虑。

2.抑郁消极: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安慰开导鼓励患者,帮助他们认识复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解释时,言语要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语速要慢,语调舒缓平和。

对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应举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

同时应争取家属的配合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

3.安定积极:此类多见于病情较轻反复发作且有一定自护知识的患者

这类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对疾病有所了解,因掌握了一些常用治疗方法,故能积极配合治疗,但希望有更好的办法来防治疾病,以便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以指导性心理治疗为主,向他们介绍先进、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保持安定积极的心理状态。

4.敏感多疑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惧怕,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把书上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病情加重,把一过性的头痛、牙痛、肩背痛、右侧胸痛均看成是心绞痛发作,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他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因此整日卧床不起,依赖性强,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特别注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必要时给予综合性暗示疗法,包括心理支持、言语诱导,配合药物,强化暗示,使患者达到自我暗示,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敏感多疑心理。

5.盲目乐观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及应注意问题缺乏了解,对病情发展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知识,采用简短的语句、明确的词汇和果断的结论,使患者加强对冠心病症状、转归、诱发因素的了解,认识到即使在恢复期或康复期,工作及活动亦需要量力而行。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及时地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加了解病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进行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并非孤立出现,时常会和其他异常心理同时存在,有时会互相转化,或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往往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家庭状况、精神状态以及顾虑和牵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可达到最大的护理效果。

保持乐观的心态可远离冠心病

不要觉得偶尔生个气、愁眉苦脸、郁闷一下无关紧要。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近日,卫生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会引起冠心病。这项调查测试的心理要素包括抑郁心情、焦虑、悲观情绪、胡思乱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患心脏病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消极情绪会带来一种可致病的化学物质——炎症蛋白。医学专家分析,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身上,可发现较高的炎症蛋白含量,这种连续的、涉及整个心脏系统的炎症状况对引发冠心病有重要影响。人的心跳速率能够根据外界的变化呈有规律的波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会使心脏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减少,从而对心脏系统产生压力。

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预防冠心病是非常有利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生活的乐趣,经常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从容看待世事,相信幸福会很快来临的。

结语:冠心病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很多老年人都是冠心病的患者,而冠心病对于我们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会有许多的并发症发生,而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护理也不能忽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才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