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健脾疏肝治肠易激综合征 袁长津谈

来源:网络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伴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相应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1:2。一般认为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可归属于中医学“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的范畴。

辨治方药

本病起病隐匿,反复发作,往往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精神、饮食因素常可诱使症状反复或加重。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常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或排便困难,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或大便溏滞不爽,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或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等;舌苔多白或黄腻,脉象多弦或弦细。从临床辨证分析,该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热中阻,治疗当以健脾疏肝、清热燥湿为主法,故笔者常以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基本方药:法半夏、黄芩、防风、陈皮各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葛根各15克,黄连、干姜、炙甘草各6克。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方中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甘温健脾止泻;白芍、陈皮柔肝理气止痛;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葛根、法半夏,共建升清降浊之功;防风祛风除湿,尚有疏肝和脾之效。

临床辨证加减:脾气虚甚者,加党参、怀山药;腹胀便秘者,选加大黄、厚朴、槟榔等;排便困难,舌苔白而干燥者,去葛根,加枳实6克,改用生白术30克~60克;伴有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者,选加蒲公英、乌贼骨、元胡、煅瓦楞子等;伴胁下胀痛、嗳气,或情志郁闷易怒者,去葛根、干姜,选加柴胡、炒香附、炒白蒺藜等;失眠者,去干姜,选加茯神、酸枣仁、川芎、夜交藤等。

验案举隅

张某,男,38岁,2008年3月17日初诊。下腹疼痛,伴肠鸣、腹泻反复发作5年,尤以春、夏两季发作频繁,几乎每月都要发作1~2次,饮食稍不注意即会发病,每次发作可持续5~15天不等,甚感痛苦;曾于2007年10月分别做胃、肠镜检,除发现有“糜烂性胃炎”外,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近因在外朋友聚餐后诱发腹痛、腹泻4天,刻诊:腹痛以左下腹为甚,伴肠鸣腹泻,每日5~8次左右,大便多为少量稀糊状,并带有黏液,往往腹痛剧时即欲腹泻,泻后则腹痛减轻。伴有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时作干呕,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处方:法半夏、黄芩、陈皮各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葛根15克,蒲公英30克,黄连、干姜、防风、炙甘草各6克,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服完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大便日一次,但仍不成形,胃纳稍差。再予前方加党参、砂仁、炒鸡内金、怀山药、茯苓,续服7剂。三诊时已诸症已愈,续予二诊方5剂量,除蒲公英外,诸药共经烘烤后粉碎为细末,再以蒲公英煎取浓汁,泛上药末为丸如绿豆大,烘干后密闭储藏备用,每服6克,开水送下,日3次。近日患者因外感来诊,谓自上次治愈后,近一年来腹痛、腹泻宿疾未再复发。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长期患消化系疾病者,特别是慢性腹泻的病人,由于营养吸收不良,往往身体虚弱,免疫功能差,容易感染疾病和并发许多慢性疾病。若长期服用汤药治疗,一是不方便,很难坚持;二是患者胃肠功能素差,大剂汤药也很难吸收;三是造成药物的浪费。因此,制成丸、散小剂长服,以期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则不失为调整肠胃功能,改善体质,防治慢性顽疾的良策。笔者在基层行医时,就曾有过这类经验:

万某,男,52岁,1981年4月18日初诊。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0余年,体虚不耐风寒,稍有不慎,则头痛、鼻塞、寒热续发。因其多年担任县卫生局的领导,在各医院做过多项检查,诊断结论很多。近两月来,每日大便3~4次,不成形、不爽净;食欲差,稍多食即肠胃不适而发病,尤其不能食晚稻米饭和油腻食物,食之则腹痛难受;面黄体瘦,舌淡苔薄白,脉濡细。因其肠胃功能素虚,治宜散剂缓投,渐积图本:黄芪120克,白术、怀山药、蒲公英各100克,桂枝、防风各60克,白芍80克,炒鸡内金50克,砂仁、干姜、陈皮、大枣、炙甘草各30克;共碾为细末,每日10~15克,放入保温杯中冲泡半小时后,当茶饮用。服药2月后,腹痛、腹泻已未发生,食欲明显增加,体质有所改善,原方续服2月后,患者自谓:“几十年顽疾已愈九成”,近数月来也未曾感冒过。此后,患者每年春、夏两季都配制上方饮用,确能调理肠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链接

生活小提示

1.要节制饮食,注意饮食卫生,要注意荤素搭配,提倡熟食和饮食清淡,多食蔬菜,避免食刺激性、致敏性、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严格禁烟限酒;

2.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乐观;

3.有规律的作息,做到劳逸有度;

4.坚持适宜适度的体育锻炼。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