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中医按摩 简单3招按摩降血压很容易

来源:网络

在当前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出现了高血压的现象,这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和生活习惯不健康所造成的。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减低血压呢?别担心,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简单3招中医按摩帮你轻松降血压,一起去看看吧!

中医按摩

推摩桥弓法

桥弓穴的部位位于人体颈部翳风至缺盆的连线,而且正好是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颈动脉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表现和内脏反射点,它具有一定的调节血压的作用。

按摩这个穴位,可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以至血压下降。另据报道,按摩推揉此穴还有降脂和防治咽喉、颈部、面部、头部等疾病的作用。

操作者取坐位,用大拇指的指腹或指尖或外侧部,自上而下用推法推位于耳后翳风到缺盆即锁骨上窝处成一条线的桥弓穴,先推左侧,后推右侧,时间大约1~2分钟;然后再分别揉、拿左右侧,操作时间大约4~6分钟。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按摩桥弓穴的时候千万不能两侧同时进行,只能单侧交替进行,这样可以防止因为血压降的太快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如果双手同时进行操作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条件反射性的血压降低,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晕厥。

而低血压患者不宜使用。其次,要排除颈内动脉疾患,如血管瘤、动脉炎、动脉斑块等。另外,此法最好不要在晚上使用,以免发生中风。

摩胸调气法

此保健按摩法可起到宽胸调肺、和胃宁心、健脑安神等作用。可防治高血压、颈椎病等引起的头昏、头晕、心慌、胸闷、心烦、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左手四指微并拢,以掌根放于胸中上端,左拇指放于右锁骨上,自左横线来回擦动,直擦至乳头上水平线。往返数次后,换右手仿效上法擦左胸,坚持揉按膻中、鸠尾、巨阙三穴。用多指揉、擦胸胁部。拇指点按内关、鸠尾、巨阙三穴各1~2分钟。右手五指并拢,略屈,用虚掌拍击左胸,重复20~30次;换左手拍右胸,使两侧肺部都拍到。以右手拇指紧贴左胸外侧,其余四指紧贴腋下,作相对用力提拿;配合呼吸,吸气时用力提拿,呼气时慢慢放松。重复5~10次。换左手拿右侧胸肌,以酸胀为宜。

腹部按摩法

众所周知,腹部在人体的中间位置,是连结着人体上下的重要的枢纽,而脐部则被人们称为人体保健的重要“要塞”。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能使胃肠及腹部的肌肉强健,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吃进的食物能充分消化吸收,有益健康长寿。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按揉前最好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正对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摩腹部100~200次,腹部移动也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关键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按揉摩腹部能顾及到这些穴位如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阕、鸠尾等穴,效果将更佳。另外,腹部以透热为度。至于走路或在办公室里均可以如此按摩腹部,时间大约8~1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时,或腹部有急性炎症时,不宜按揉;腹部有癌症时,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和出血。另外,女性月经期和孕期应慎用或不用。过饱或过饥或极度疲劳时慎用。

“倒捏脊”法降压

捏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学起来不困难,也容易掌握。捏脊的部位不多,手法也比较简单,只要经过几天练习,一般就可以掌握使用。

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督脉的所经之地,脊柱两旁的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为密切,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通,滋养全身器官。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背部皮下还蕴藏着大量免疫细胞,如患了感冒或中暑后,“擦背”和“刮痧”等就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另外,推背或捏背(倒捏脊法)可以舒通督脉,降低血压。

家属或助手把两只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成半握拳的姿式,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在上,食指在下,这样用拇指和食指从颈部的大椎穴向腰骶尾部方向捏脊,称为“倒捏脊法”,而小儿捏脊一般是从脊椎骨下头的尾巴骨部位开始向上捏起。

此时,操作者把皮肤捏起来,右手食指紧紧顶住左手食指甲上,沿着脊椎骨从上往下随捏、随拿、随推、随放,一直到尾巴骨部为止,这算是捏完一遍。这样捏3~5遍算作一次,捏完一次以后,两手拇指还要在背后对着肚脐的两旁按揉摩擦3~5次。

中医按摩手法

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

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

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

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否则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

(1)侧掌切击法:把两手掌侧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与指间,要分开一厘米许,手掌落下时,手指合拢,抬手时又略有分开,一起一落,两手交替进行。

(2)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

(3)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时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

(4)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资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按摩和中医按摩手法等有关知识的具体介绍,大家对于降血压的中医按摩方法应该都有了详细的了解。如果你也在为将血压为苦恼,不妨试试中医按摩的方法吧,只需要简单按几下就可以降血压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