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春困怎么办 四个中医方法帮助你

来源:网络

春天到了,许多人都开始在春天犯困了,那么大家知道春困怎么办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从中医饮食、中医按摩等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缓解春困的方法,会在春天犯困的小伙伴们都来学一学吧。

春困怎么办

春天到了,天气开始慢慢变得暖和起来,春天是个容易犯困的季节,而且不管是上班或者上学,总是提不起神,爱打盹等,这些都是“春困”的表现,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扰呢?春困怎么办?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中医缓解春困的方法。

1、饮食疗法

缓解春困,我们可以先从饮食做起,姜有辛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能力,提神健身。当熬夜工作或觉得精神疲惫时,喝杯姜汤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多吃蔬菜,特别要多吃胡萝卜和甜菜,因为春困的人多数血液中缺铁,而胡萝卜和甜菜一类的蔬菜中,不仅富含铁,而且易于被身体吸收。

2、穴位按摩

很好的进行穴位按摩,可以缓解春困哦,穴位按摩可舒筋活血,增强抵御春困的能力。按摩穴位有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每日早晚按压一次,每次3-5分钟。

这些穴位可提神醒脑

头部提神

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太阳穴:颞部,眉毛外侧端与眼角外侧端两线的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疏通肝经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补脾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梁门穴:上腹部,中脘穴旁开2寸。

刺激法

当困倦时,可嗅嗅清凉油、花露水,对消除春困有一定帮助。

4、中医药膳解春困

(1)、芪精枣汤

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枚,水煎服。一日一剂,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者。

(2)、山药桂圆蒸甲鱼

怀山药35克,桂元肉15克,甲鱼1只。先用热水烫甲鱼,切开洗净,去内脏,然后与山药、桂圆肉、料酒、盐、葱、姜一起入沙锅内,注入鸡汤煨炖至烂熟,即可食用。

(3)、核桃丹参佛手饮

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0克。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成泥,加入丹参佛手汤中拌均,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后即可饮用。

(4)、鸽肉参芪汤

白鸽1只,党参20克,黄芪、怀山药各30克。将白鸽肉切块,放入沙锅中,与党参、黄芪、怀山药一起加清水适量,煮熟后加盐、味精、生姜、葱花、胡椒粉调味,饮汤食肉,隔日一次。

教你几招对付春困的办法

1.搓脸

早晨睁开惺忪睡眼之后,用手搓搓脸,对人的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

具体方法:先用双手中指同时揉搓两个鼻孔旁的迎香穴数次。然后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分开,沿两颊下行搓到颔尖汇合处。如此反复搓脸20次。这个动作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面部肌肤抗风寒能力,有醒脑和预防感冒之功。

2.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弹后脑壳,每天早晨弹3~4次,能解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呜。

3.挺腹

平卧,双腿伸直,做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10多次。这个动作有增强腹肌弹性,预防腹壁肌肉松弛、脂肪积聚腹内,促进肠胃消化吸收的作用。

4.拱身

趴在床上,撑开双手,伸直合拢双腿,翘起臀部,用力拱腰,放下高翘的臀部,如此反复l0多次。这个动作有锻炼腰背、四肢的肌肉和关节,促进全身气血流畅,防治腰酸背痛的作用。

应对春困小招数

1.春季多喝茶水

中老年人春季多喝茶水有助缓解春困,还可以提神醒脑、排毒去火。当发现自己出现昏昏欲睡的时候泡上一杯茶水对缓解春困非常有效。

2.春季保证充足睡眠

春季保证充足睡眠也是预防春困的途径之一。老年人每天晚上可按摩入睡.睡眠时间不得低于8小时,午饭后可以小憩一会,这样方可缓解春困有助春季养生。

3.春季多参加运动锻炼

春季多参加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体质,促进血液正常循环有助大脑清醒,有效缓解春困的发生。

4.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春季室内温度过高、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容易造成昏昏欲睡,建议老年人预防春困需要控制室内温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结语: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中医缓解春困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小编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对春困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到大家哦!最后,小编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