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中暑怎么办 中医秘方谨防夏季中暑

来源:网络

现在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甚至前几天都出现三十几度的现象了,这对一些户外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那么万一中暑怎么办了,中医是如何治疗中暑的呢?刮痧能治疗中暑吗,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中暑,其实中暑就是人在高温或者烈日暴晒过久的情况下,因为身体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发生的急性热病。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中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采用以下辨证论治,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1.芦根15克,石膏20克,知母、竹叶、麦冬各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中暑发高热、口渴、烦躁不安者。

2.藿香叶、香薷叶各10克,薄荷叶5克,苍术10克,姜半夏10克,白芷10克。水煎,日一剂。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本方具有清热解暑、健脾醒脑之功效。

3.滑石30克,甘草10克,冰片1克,木香、降香、厚朴(姜制)各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本方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者。

4.干姜15克,陈皮10克,甘草 6 克、皂荚0.5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片0.5克溶化后,徐徐灌服。本方适用于中暑昏倒患者。

5.生姜汁、韭菜汁各25毫升,大蒜汁15毫升,灌服。本方用于中暑神昏者。

6.绿豆60克,乌梅、五味子各50克,白糖适量。水煎去渣代茶饮。本方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之功。

7.藿香、薄荷、苏叶各50克,甘草30克,菊花15克,桔梗15克,枳壳20克。将上药混匀研细末,制成水丸,分早、中、晚各服6克。本方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呕吐、胃不舒等症状。

8.我们讲五味子用酒泡三天之后,每次吃3粒,然后每次吃两到三次,这个方法能够预防中暑。

9.半夏10克,竹茹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砂仁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主治暑热呕吐。

刮痧治中暑

盛夏季节,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虽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方法,但实际上它却蕴含着中医经络理论。刮痧讲究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刮拭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祛除邪气气,以增强肌体目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为目的。

中医认为五脏之系皆附于背(即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邪气上行则逆,下则通。通过向下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

中医刮痧是能治疗中暑的,而且运用的非常多,有这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法:刮拭颈项胸背前后,前后,施力由轻到重,从头顶侧向足跟方向刮拭。如无专用工具,可用硬币涂抹万金油或清凉油,刮拭面尽可能拉长,待皮表出现斑点(痧),色鲜红或着红,有明显疼痛时,再寻痛点短刮加强至皮色变得更深暗为止。

中医辨证论治中暑

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9粒,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若烦躁明显者加麦冬15克;欲吐者加姜半夏6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10克,玄参15克。

暑犯心包致热余气机

症见猝然昏倒或昏狂谵语,身热肢厥,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滑数,指纹紫暗,直达命关。

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取清营汤加减: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去心)15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连12克,水煎服,加羚羊角(研细末)1.5克冲服。昏狂重者加郁金6克,石菖蒲10克;烦渴欲吐者加竹叶12克;瘀血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暑热亢盛致肝风内动

症见昏眩欲倒,四肢挛急,头项抽搐,甚至角弓反生,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治宜镇肝熄风,开窍醒神。取镇肝熄风汤加减:赭石15克,芍药12克,玄参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茵陈15克,天冬15克,生麦芽10克,甘草6克,怀牛膝12克,钩藤10克,水煎服。四肢挛急者加止痉散;烦热者加生石膏30克,栀子6克;烦躁不安或抽搐酌加羚羊角(研细末)0.3克冲服;有痰者加天竺黄9克,胆南星3克;头痛重者加夏枯草30克。

中成药可选用行军散,每次0.3~0.9克,每日1~2次;或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或卧龙散,每次0.3克,每日1~2次。

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

症见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发作时昏倒仆地,气息短促,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微,沉缓,指纹多淡滞。

治宜益气固脱,益阴复阳。取参附汤加减:人参10克,制附子10克,淮山15克,白术15克,水煎服。若汗出不止者加黄芪15克,山萸肉15克,煅龙牡20克;血压低者加生脉散;兼血瘀者加丹参15克,田七10克。

中暑是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

1.做好户外防护工作,比如选用透气的帽子,选择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从事劳动。

2.饮食宜均衡清淡,适时补充水分,服清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凉茶、海带汤等)及盐类饮料,多吃水果蔬菜,避免烟酒,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3.加强体质锻炼,宜穿浅淡色的衣服,若一定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活动,须定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能量。

4.常备清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结语:夏季中暑是常发生的事情,室外工作人员以及体弱的人一定要注意,出现中暑的话,我们先要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休息,同时还要补充水分的哦。除此之外,刮痧也是治疗中暑的一大好方法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