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丹毒的治疗 中医治疗丹毒的偏方有哪些

来源:网络

丹毒是一种皮肤疾病,很多人对丹毒的了解并不是太多,想要治疗丹毒,就要了解丹毒的诊断,及丹毒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治疗丹毒,丹毒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及时就医。中医治疗丹毒比较有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中医治疗丹毒偏方吧!

中医治疗丹毒偏方大全

银花芍药汤治丹毒

功能主治:疏风解毒,凉血通腑。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银花12克,赤芍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桅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大黄4.5克,薄荷2.4克(后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苦参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苦参适量。

用法用量:将苦参研粉,加绿茶浓汁调成糊状,外敷局部红肿处,1日2次。药面用薄膜覆盖,用针穿薄膜呈蜂窝状小孔,其范围根据疮面大小而定。

宜忌:疮面溃烂者不可敷药,外敷内服药期间忌食腥辣之品。

鹿角霜熟地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鹿角霜、熟地各30克,川椒、麻黄、肉桂各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煎第3次熏洗患部。

加减:若局部皮色紫暗者,加丹参20克,红花6克,鸡血藤30克;若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各6克。

金银花玄参治丹毒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清热解毒。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金银花20克,玄参15克,当归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桑叶、菊花;发于胸腹者,加柴胡、龙胆草、郁金、黄芩;发于下肢者,加黄柏、猪苓、赤小豆、牛膝;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血热者,加丹皮、赤芍、紫草;便秘者,加大黄;反复发作者,加路路通、鸡血藤、防己、冬瓜仁;肿胀者,加泽泻、薏苡、木瓜、乳香、没药。局部用马勃、朴硝各90克,冰片5克,制为面,与捣烂鲜马齿苋90克,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敷。

银花地丁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野菊花15克,黄柏、丹皮、赤芍、泽兰、牛膝、泽泻各10克,萆光(氵光)、碧玉散(包)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外敷于患处,保持湿润,每日用药1次。

加减:高热者,加紫雪丹;肿胀甚,有水疱者,加车前子、防己;苔腻纳呆者,加苍术、生薏苡仁;反复发作、肿硬难消者,加桃仁、鸡血藤。

菊花茯苓饮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组成: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加冷水浸泡片刻,水煎2次,取药汁分2次服。

生川军黄连膏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丹毒。

偏方组成:生川军、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川乌,川黄连各100克,黄柏、黄芩、红花、生甘草各50克,凡士林适量。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筛,用凡士林适量加热后,调人已和匀的药水成膏,装瓶备用。用时,根据丹毒大小范围,将膏药涂于患部,外盖敷料,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止。

丹毒的中医病因病机

丹毒多因血分有热,更兼火毒侵袭,或皮肤黏膜破损,邪毒乘隙而入,火热邪毒郁于肌肤,经络阻塞,气血壅遏而成。发于头面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胁者,多挟肝火;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则多由胎毒内蕴,外邪引动而发。

有些朋友对中医不是很了解,中医对丹毒的诊断也看的不明不白,那么就为大家详解西医对丹毒的理解吧!现代医学认为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或黏膜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丹毒的诊断

一般丹毒多数发生于下肢,下肢的症状也会比较明显,大家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就要注意了,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

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

丹毒患者的病情如果加重,病症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一般红肿处会有瘀点、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署核可发生肿痛。

发于小腿者,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新生儿丹毒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火毒炽盛,易致毒邪内陷,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丹毒的中医辨证分型

风热毒蕴证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剧烈,边界清楚,恶寒伴高热,头痛,口干渴,心烦急,尿赤短,便干燥,舌质红,苔黄或厚,脉浮数。

湿热感毒证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边界尚清,表面可有水疱、血疱,伴恶寒、低热,渴不欲饮,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

辨证用药及方剂

风热毒蕴证

治法:宜清热解毒,凉血疏风。

方剂:普济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双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湿热感毒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剂:解毒清热汤加除湿胃苓汤加减: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叶15g、丹皮10g、赤芍10g、猪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黄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结语:以上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治疗丹毒偏方大全,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中医治疗丹毒的方法,及中医的诊断了。中医辨证治疗丹毒也比较有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些关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知识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