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急性阑尾炎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

来源:网络

阑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下面所说的都是急性阑尾炎治疗方法和缓解偏方。首先我们要知道急性阑尾炎是怎么引起的,才能知道如何去预防它和治疗它,还要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才能在病发时做好及时的应对措施。

急性阑尾炎主要分为几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阑尾周围脓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所以了解这些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下面是中医推荐的一些方法,大家不妨看看!

辨证分型

蕴热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大黄牡丹汤,或锦红汤、红藤煎剂加减,主要药物:大黄、牡丹皮、玄明粉(冲)、桃仁、冬瓜仁。

湿热型:右下腹压痛加剧,腹痛拒按,热重于湿则体温38℃以上,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腹痛剧,拒按明显,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阑尾清化汤,主要药物:金银花、蒲公英、大黄、牡丹皮、桃仁、赤芍、地丁、川楝子、穿山甲、红藤、甘草。

热毒型:腹膜炎征象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热毒伤阴者,有高热或恶寒发热,持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二眼凹陷,大便多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加味清肠饮加减,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芩、当归、红藤、薏苡仁、冬瓜仁、大黄、川朴、枳实。

经验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 l剂。

1.针刺疗法

(1)主穴阑尾穴、上巨虚、足三里。恶心呕吐 加内关、上脘;发热加合谷、曲池;腹胀加大肠俞等。手法一般取强刺激,急性初期每日2~4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取穴:主穴:阑尾穴、足三里、阿是穴。配穴:恶心呕吐 加上脘、内关;发热加曲池、尺泽;腹胀加大肠俞、次髎。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阿是穴位置: 系右下腹压痛最明显点(麦氏点)。治法:一般仅取主穴,每次取2~3穴。如某些症状明显,酌加1~2个配穴。操作上,除尺泽以三棱针刺血外,余穴均以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之泻法,行强刺激1~2分钟,留针30分钟至一小时,隔5~10分钟运针一次。亦可接通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针1~2次。

(3)取穴:主穴:膝四、大横。膝四穴位置:右膑骨外缘上4寸。治法:主穴均取。令患者仰卧屈膝,以28号2寸毫针直刺膝四穴,快速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采用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手法,使其针感沿大腿向上传导,以过腹股沟到小腹为佳。大横穴,可沿腹向下呈45度角斜刺,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之法,促使针感向下传道至腹股沟,使两侧针感相接。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一次。每日1~2次。

2.耳针疗法

取穴:主穴:新阑尾点。配穴:发热加皮质下、耳轮,呕吐加迷根。新阑尾点位置: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治法:主穴,每侧注入注射用水0.2毫升左右,每日两次,症情缓解后每日一次。依据症情酌配穴1~2穴。用毫针刺法,探得敏感点以后,速刺人快速捻转,刺激宜强,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30分钟至一小时,其间可行间断刺激。每日1~4次。耳轮穴用刺血法,每日一次。

3.电针疗法

(1)电针:取穴:主穴:阑尾穴、阿是穴、右天枢、关元、中脘、气海、膈俞、血海、大肠俞。配穴:曲池、合谷、内关、内庭、支沟、阳陵泉、大肠俞。治法:主穴中阑尾穴每次必取,另选主穴 4~5个,交替使用。配穴根据症状酌情选用。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针刺,进针 5分至一寸,手法以捻转提插为主,得气后接 G6805脉冲电针治疗仪,选择波型为连续波,输出频率为80~12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用立式TDp神灯照射腹部压痛点,留针40分钟,一般经一次治疗,疼痛即可减轻。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

(2)选取阑尾穴为主穴,配右侧天枢、足三里穴,进针3厘米,行提插法后,接通电针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隔8~24小时针刺一次。

4.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阑尾穴;药液:注射用水。阑尾穴双侧均取。体质强壮、针感迟钝者,针尖向上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注射速度稍快,每穴 10毫升,5分钟内注射完毕;体质弱或针感强者,针尖直刺或向下斜刺,每穴5毫升,缓慢推入。每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

5.拔罐疗法

(1)取穴:主穴:神阙、膈俞。配穴: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治法:令患者先取仰卧位,针刺配穴,每次选2~3穴,得气后用强刺激泻法,留针一小时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15分钟捻转提插一次。取针后,嘱患者转成坐位,用皮肤针弹刺主穴,至局部潮红并轻度出血,之后在神阙穴吸拔大罐,膈腧穴左右分别吸拔中罐。留罐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呈深红色为宜。上述方法,根据症情,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2)取穴:主穴:分两组。①府舍、腹结、阑尾穴;②大横、阿是穴、阑尾穴。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反跳痛明显加天枢,体弱加关元。治法:每次取一组主穴,阑尾穴取双侧,余取右侧。据症加配穴。腹部穴除关元外,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罐,关元穴仅拔罐不点刺,均留罐15分钟。阑尾穴仅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捻转泻法1次。两组主穴可交替轮用。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3)急性阑尾炎选穴天枢、上巨虚、阑尾穴、足三里;慢性阑尾炎选穴气海俞、大肠俞、居醪、冲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6.敷贴疗法

(1)芒硝、大蒜(去皮)各30克,共捣成糊状备用,用时先在右下腹衬1~2条凡士林油纱布,再涂药,盖纱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

(2)四黄散用醋或水调成糊状,敷于腹部,保持湿润,或用四黄膏、玉露膏、金黄膏等外敷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每日1~2次,适用于各型阑尾炎。

7.灌肠

用毛冬青液3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两次,能使药液达到下段肠腔,加速吸收,清热解毒。

结语:以上就是若悠网给大家推荐的中医治疗阑尾炎的方法,不知道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其实这么多方法有的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当大家发现自己得了急性阑尾炎的时候也不要盲目治疗,还是及早咨询医生为好。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