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穴位按摩 中医教你穴位按摩的秘方

来源:网络

人体穴位有很多,但是如何穴位养生大家都了解吗?穴位养生的好处其实是数不胜举的。现在高考已经进入紧张的考试阶段了,那么如何才能将考生的状态调到最好呢?其实,简单的穴位按摩就可以帮助考生缓解紧张情绪。

保持适度的紧张可以使思维活跃,同时也能刺激大脑,对考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过度紧张就会影响发挥,以至于考试时候大脑一片空白,这时候就需要适度调节了。而穴位按摩的方法很简单,能迅速有效缓解考生们的考前综合症,对睡眠也有帮助,如果不会,请大家看看中医教大家的方法吧!

按揉承山穴 缓解小腿疼痛

孩子们考前复习紧张,导致久坐、腿部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迫,就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揉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按压公孙穴 缓解肠胃不适

考生们高考前几天通常会紧张地复习功课,以至于吃饭时候都会显得很不规律,这时候如果肠胃出现了问题,就要多按摩公孙穴,这是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用手指沿着脚大拇指内侧缘向后脚跟寻摸,当越过拇指后最高处,继续往后摸,手指被另一个突起挡住时,你的手指下凹陷处便是公孙穴。按摩公孙穴时,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揉捏风池穴 缓解颈椎酸胀

考生们考前长期伏案学习,颈椎病可以称之为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当属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需要长时间伏案学习时,应每隔1~2小时,扭动扭动颈部,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

刺激明眼穴 缓解眼睛干涩

晚上长时间用眼在台灯下看书的同学,眼睛会比较酸,比较累,同时眼睛还会出现干涩的症状,这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顾名思义,明眼穴可以让你缓解眼部疲劳,明眼穴位于拇指侧横纹最内侧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隔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

用拇指的指甲对明眼穴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挡期自行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青睐。不过,穴位按摩是有所讲究的,不能随意进行。一是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二是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三是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1、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心包经,《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用拇指端在该处向指骨方向压,有酸痛感觉处。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症。按摩后溪穴治疗腰痛的方法:用拇指按揉后溪穴,同时缓缓转动腰部2-3分钟。现代研究发现后溪穴还有促进肠蠕动作用,可辅助治疗便秘。

6、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处。传统中医认为,膻中穴为“宗气之海,善治气病,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疗胸闷、乳腺炎、缺乳、肋间神经痛、咳嗽等症。与天突穴配合辅助治疗咳嗽,效果良好。按摩手法:用擦法,用手指上下擦膻中穴100次,使皮肤稍红即可。也可同时按压天突穴。

7、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常用于治疗胃炎、腹胀、呕吐、消化不良、溃疡病等。 常用摩法和贴膏法。摩法:用手掌面贴于体表穴位上,转动按摩2分钟;贴膏药法:擦净皮肤,取活血止痛膏半张贴于穴位上,2天后取下。停1天可再贴。(皮肤过敏者不能用)。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同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胃病的效果。

8、足三里。足三里穴的取穴: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着的效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民间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犹如吃只老母鸡的说法。 那么,怎样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气呢?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推拿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9、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膝关节下突出的骨头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压下有酸胀感觉处即为阳陵泉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治疗胆囊炎与关冲穴合用效果更好。 按摩手法:用按揉法,按揉2分钟。

10、丰隆穴: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开2寸处。传统中医认为,丰隆穴能“健脾胃,化痰浊”,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偏瘫、咽喉肿痛、癫痫等。现代研究发现,丰隆穴对改善脂代谢也有作用,可用于降血脂的辅助治疗,与足三里共用效果更好。按摩手法:用叩法。

11、承山穴:位于小腿腓肠肌腹下正中(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常用于治疗腰背痛、痔疮、脱肛等症。特别是防治腓肠肌痉挛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用叩法,握空拳,用食指掌骨端叩击使出现酸胀感,叩击50下。也可用踮脚的方法。现代研究发现,小腿肌肉与心脏强弱有很大关系,锻炼小腿肌肉,可以强健心脏。

12、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缝间上1.5寸处。属于足厥阴肝经。传统中医认为,太冲穴有“疏肝理气,通经活络,清热泻火,平肝息风,疏泻下焦湿热之力”。常用于高血压、闭经、头痛、目眩等症。与曲池穴合用,可加强降高血压效果;与阳陵泉穴合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肝炎效果。按摩手法:擦法,用手指在太冲穴来回压擦1-2分钟,使之有酸胀感觉。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结语:人体的穴位是很多的,每个穴位也都有不同的功效,根据中医推荐的方法,每天稍微动手做一做,就能有效的缓解疲劳,缓解紧张情绪。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学到上面的方法,将此法用于生活之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