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夏季游泳的注意事项-夏季游泳的急救措施

来源:网络

游泳更多的好处是,随着现代人工作方式的改变,坐办公室的人多了,而且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使得颈椎和腰椎毛病多了,很多康复和骨科专家都认为,游泳是最好的防治颈、腰椎疾病的运动。

在炎热的夏季里,不少爱好游泳的朋友都纷纷走向海滩、游泳池。但是夏天游泳注意事项也不能忽略,想要好好享受夏日游泳的乐趣,首先就要清楚游泳的禁忌与一些紧急处理方法,才能既得轻松又得安全。下面“若悠网”就来为大家介绍夏天炎热时游泳的禁忌。

游泳的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至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11、忌心脏病者游泳: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12、忌患中耳炎游泳: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入发炎的中耳,等于“雪上加霜”,使病情加重,甚至可使颅内感染等。

13、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该病病毒,特别是在游泳池里传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在该病流行季节即使是健康人,也应避免到游泳池内游泳。

紧急处理方法:

1、耳朵进水怎么办

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手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朵堵严压紧,把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然后迅速将手拨开。据南宁晚报报道,耳朵进水后出现疼痛、耳鸣等症状,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2、水草缠身怎么办

用仰泳方式顺原路慢慢退回;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如果随身带着小刀,可用小刀割断水草;尝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子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自己无法摆脱时,要及时呼救。

3、自救

不要以为会游泳的人就不会溺水,如果出现溺水情况,就应先稳定情绪,放松身体,四肢自然放松下垂,让头部和后颈部露出水面,直到可以呼吸为止。

4、救人

看见有人溺水,不可贸然下水施救,而应大声呼救,并及时抛投漂浮物,如救生圈、水板、泡沫板等,让溺水者可在水中漂浮。从落水者背后接近救护,如救出后落水者已失去知觉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将头偏斜,撬开口清楚口鼻中杂物,随后用双手将溺水者腹部的水按压排出,进行心肺复苏或者人工呼吸。

5、溺水者上岸复苏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现场抢救或边抢救边转送医院,如马上拨打120,迅速帮其倒出积水、疏通呼吸道,用人工呼吸助其恢复心跳。

6、手脚抽筋怎么办

如果在游泳期间出现抽筋,如果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据爱尚网报道,如果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