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献给微信朋友圈急救盲们

来源:网络

心脏骤停这样最危急情况的急救:

1.心脏骤停的判断:对公众来说,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即为心脏骤停。即使是医生也是从反应、呼吸、脉搏来判断,而非去听心跳。所有拿听诊器去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的医生都是不专业的医生。

2.心脏骤停最重要的抢救方式是心肺复苏+除颤。

胸前区叩击在10年前就不再推荐使用。

至于针刺人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全是瞎扯蛋。

3.心脏骤停发生,必须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即刻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尽量不要自己送医院。

溺水急救:

1.溺水者一律不控水。控水无益且有害。

对呼吸心脏骤停者耽搁心肺复苏实施。对昏迷者会造成返流甚至窒息风险。

2.对呼吸停止者给予人工呼吸每分钟16-20次………直到恢复呼吸????错误。

对于溺水呼吸停止者(作为公众应视为心脏骤停),应该给予心肺复苏,从人工呼吸开始,可以首先给予人工呼吸5次,然后开始胸外按压,后续的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即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循环往复。

鱼骨刺喉:

生活中,鱼刺扎喉很常见,刺激呕吐可能会让鱼骨刺的更加深入。鱼刺细长尖锐会损伤局部软组织,但是绝对不会堵塞气道。所以根本不需要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推挤)。

正确做法:鱼骨刺喉,如果你能看到,可以尝试用镊子取出。如果取不出或者看不到,就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奏是这么简单。别自己瞎折腾(喝醋、吞馒头、喝鸭子的口水)。

心肺复苏:

1.视频和文字里推荐公众使用触摸脉搏来判断心脏骤停,是不恰当的。重要的事反复讲。心脏骤停的判断:对公众来说,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即为心脏骤停。不需要触摸脉搏。

2.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于婴儿(28天-1岁之间),触摸脉搏的部位是肱动脉而非颈动脉。

3.文字里描述的胸外按压每分钟140次/分,也是错误的。应该是100-120次/分。

提示:心肺复苏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给患者实施的前提。

毒蜂蛰伤怎么急救:

毒蛇咬伤都不主张结扎肢体血供了,一个小蜜蜂蛰伤你们还要结扎肢体血供?

照你们的科普,则可能会发生一个这样的惨剧:小蜜蜂蛰伤—长时间结扎肢体阻断血供—肢体缺血坏死—截肢。

正确做法:卡片刮除毒刺,流水冲洗,局部冰敷,可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必要时肾上腺素笔肌肉注射。大量毒蜂蛰伤需医院救治。

结语:

急救科普,动辄涉及生命,严谨、科学、负责任的态度是作者必备的素养。即使是专业机构做科普,也应该有审核机制,而不能粗制滥造、随意传播。

这样传播广泛的急救错误信息,成为急救科普路上的一个个大坑,可能需要真正的急救科普工作者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一去填埋,甚至永远也填不上。

来吧,大家一起来填上这些急救大坑,去拯救朋友圈里的那些急救盲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