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如何应对有自杀倾向的亲人朋友

来源:网络

一般来说,冲动型自杀都是一时冲动,过后心境平复就会后悔。对他的帮助也只是消除环境对自杀行为的不良作用,鼓励其放下包袱,返回正常的社会生活。只要让他感到温暖和信心,危机就可解决。

趋向型自杀获救者,由于其自杀念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常于二、三个月内可能会有再自杀行为,若该行为之次数过多,容易变成习惯。因此该类自杀者是需要长期且耐心地陪伴与恢复。亲自陪伴是最好的支持方式,并提供他有关于创伤的恢复方法,以支持性的语句,鼓励当事人多与他人沟通,以获得情绪上的纾解。

心病还须心药治,在挽救回来以后,对于趋向型自杀获救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短期内打消其自杀念头,防止再寻短见。由于放不下面子,破罐子破摔。也是重复自杀的原因之一(即使对于冲动型自杀者)。所以一定要树立其信心。不要对其另眼看待或有不良暗示。不能嘲讽。不能有什么让其可能产生误解的言语或行为。过于呵护也是不好的。当然,言语中尽量不要流露出责骂的意思,其氛围、意境和效果应该是温暖。

在他心境仍没有平复的时候,亲情和友情是拉住他的最好理由。在情绪冲动平复以后,对于自杀获救者,我们仍须提供适当的协助,让他想开些。比如说:

1、帮助其了解应激方式的不当之处,以协助增加问题解决的能力。

2、令其信服,告诉他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否认他原来的做法。对于自杀获救者,思想可能还比较偏激执拗,立比破更重要。对解决问题的形式、手段的教授比较容易,也较容易从利弊得失等出发获得较快接受,但如果要治本,必须帮助他树立正确的目标,指明发展的方向。这是很难的,不但因为思想的转变潜移默化,更因为我们很容易处理不当而失去效果。适当地目标分解,降低期望,提高事情的可实现程度,是缓解压力、树立信心的最好方法。

3、协助当事人扩充其人际圈子,鼓励他走入人群,并多多参加社团、集体活动。或者安排一些能和人多接触的工作,比如卖杂货等。

4、让他们有这样一个牢固的观念:自杀获救,还可以抚平对亲友的伤害,弥补错失,如果真的自杀身亡,那才是真的不可原谅。

在很多情况下,长期的照护对于家属和朋友并不现实。比如,人必须为了生存或维系家庭而辛勤工作。这时必须教会自杀者自行解决心理问题、重返社会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