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细数生活中的急救误区

来源:网络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急救存在一些小误区。

误区一:肢体出血时,用止血带来止血

解释:严重出血时,有些人会立即用皮带或者鞋带紧紧绑住伤口以上的部位,以减缓血流速度。这样做有一个风险,就是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组织损害。

正确做法:在伤口处垫上消毒纱布,采用直接加压法,然后安全地包扎好伤口。如果伤口出血不止,伤口广而深,伤口处很肮脏,或者伤口是由动物咬伤引起的话,就要寻求医疗帮助了。

误区二:扭伤、拉伤,或者骨折时,设法弄热患处

解释:其实,把患处搓热只会起到反效果,让患处肿胀起来,减缓患处的自愈速度。

正确做法:用布或者其他东西包住冰块,以避免冰块与伤口直接接触,然后敷在患处,每隔10分钟敷一次,持续一到两天。

误区三:在车祸现场,搬动伤者

解释:一些脊椎受伤的伤者可能表面看来是完好无损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伤者移出车辆的话,可能会导致伤者瘫痪甚至死亡。

正确做法:如果出事车辆不是着火了,或者没出现特别危险的情况时,最好让伤者留在车上,等医护人员到场处理。

误区四:当眼睛有异物时,用手揉双眼。

解释: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眼睛磨损。

正确做法:用自来水清洗眼睛。

误区五:依靠外用酒精来降烧

解释:小朋友是通过肺部来吸收酒精蒸汽的,而他们对酒精非常敏感,即使是少量的。

正确做法:服用醋氨酚或者异丁苯丙酸(布洛芬),若出现高烧情况,应当叫医师检查一下,或者到医院的急诊室就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