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沥青中毒的急救方法

来源:网络

沥青的成分除胶质、沥青质外,还含有少量的蒽、菲、吡啶等光感物质,因而在阳光照射下,接触沥青的皮肤可产生光敏性皮炎;沥青的粉尘和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呼吸道也有刺激作用。

一般接触沥青粉尘或烟雾后,特别是在日光照射下,经4~5小时,面部、颈部及四肢暴露部位即可发生大片红斑,伴有瘙痒及烧灼感,严重时局部可有水肿、水泡及渗出液,尤以眼睑最明显;全身症状可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咳嗽、咯血痰、胸痛、低热;尿呈棕黑色,并可有蛋白及管型;肝功能也可有一过性异常。

沥青中毒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①光毒性皮炎:多见于面、颈部,为界限明显的红斑,常伴有水肿,严重时见水疱、大疱,甚至糜烂;②黑变病:常对称分布于面、颈部:皮损呈片状,褐色至褐黑色,形态不一,边缘模糊;③痤疮:表现为黑头粉刺、毳毛折断的毛囊炎性丘疹;黑头粉刺为扩大的毛囊中的黑点,其下带白色小硬结,多发于直接接触的面、手、前臂,也常波及易被沥青污染的大腿伸侧及躯干皮肤;④热烧伤:多因泼溅、失足等事故引起,高温液态沥青造成热力烧伤;临床表现与一般烧伤同,仅皮肤覆有黑色沥青,与创面粘连,不易清除。

(2)、眼、鼻、咽症状:有急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慢性长期接触者可有翼状胬肉。鼻咽部自觉干燥、灼热感。

(3)、全身症状:闻沥青烟气异臭味,可出现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或咳嗽、汝悸、耳鸣等不适。

沥青中毒的症状:

一、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的作用,即光感作用。光感作用是由于某种物质与光的照射共同作用于人身体时,能使人体发生特异的疾患。这种因光能的病原作用就叫做光感作用。沥青的光感作用主要决定于沥青中含吖啶的多少。煤焦沥青含有吖啶,其光感作用较强;石油沥青中似不存在吖啶,故其光感作用极小。

例如工人在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做数小时的沥青(尤其是煤焦沥青)工作,身体裸露部分沾染了沥青粉尘或烟气,因光感作用的结果,即易发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一般症状是:急性红斑、皮肤炎及眼炎,或引起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倦怠、体温上升等)。如1951年8月,上海工人在卸运船舱内的沥青时,因舱内温度高,工人多摘下了防护用具。工作中经太阳曝晒的结果造成38人的中毒事故。中毒的工人有的两眼红肿。患急性眼炎,面部、脖颈以及手、腿等外露部分的皮肤也显出红肿、痛痒及烧灼感;重者除患皮肤炎外,还有口渴、恶心、甚至呈虚脱现象。

二、慢性中毒:

经常与沥青接触的工人,虽然是少量的接触,或者在开始时并没有明显的中毒现象,但是长时间以后,由于毒物的继发性作用,便形成慢性中毒。在此种工人(如焦油车间工人)的皮肤上常常出现粉刺、黑痣、毛囊炎、落屑及脓包等现象,甚或引起角化症、乳头瘤及上皮肤癌等症状。由于接触沥青所引起的"皮肤瘤"发病很慢,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这正是职业病的预防上所应注意的问题。

急救处理:

紧急处理:对沥青中毒者应撤离沥青现场,避免阳光照射。裸露的皮肤上溅上熔融状的沥青后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切忌自己清除溅入眼内的沥青颗粒,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光毒性皮炎:应暂离原工作,避免日光,皮损有渗出宜用30%硼酸湿敷,丘疹、疱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或炉甘石洗剂,面部不宜用含氟糖皮质激素。

2、黑变病:患者应调离沥青工作。以3%氢醌冷霜局部外用;维生素C口服或静脉注射。并给维生素A、维生素E及六味地黄丸。

3、痤疮:每日用肥皂、温水洗涤患处,外用5%过氧化苯甲酰霜、5%硫磺霜或0.05%维A酸霜。

4、热烧伤:沥青漆或液态沥青可用纱布浸煤油轻拭清洁皮肤,烧伤按外科治疗原则。

5、眼、鼻、咽及全身症状宜及时对症处理。

预防方法:

沥青虽然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害,但只要能找出发生中毒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完全可以防止中毒的。预防沥青中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操作过程的机械化是预防沥青中毒的根本措施。因之,企业部门为使工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沥青及含有沥青制品,就应当在装卸、搬运、使用、堆装等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使其机械化或以其它机械代替人力作业。如鞍钢焦厂以前把熔融的沥青直接通入露天的沥青池中,让它冷却后,再用铁锹铲出来包装或者以人力扛上火车。这样,不仅需要的工人多、花费的时间大,同时在通入池中进行冷却时有很浓的沥青蒸气发散;在用铁锹将固体沥青铲起时,又有许多沥青粉尘飞扬起来。后来他们将熔融的沥青先冷却成块状,用履带运输机把沥青直接装入火车,再由专用车直运使用地点。由于整个装运过程的机械化,就避免了沥青中毒事故的发生,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熬炒粉碎沥青以及将沥青与别种物品混拌等操作过程,也应该利用机械和工具,并须使用密闭的装置。

二、在沥青加热过程中应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安装局部通风、抽气装置,以消除沥青的烟气与粉尘。轮船的货舱中温度较高,容易使沥青熔化,蒸发出来的气体会使人中毒。如1951年某轮到达上海起卸沥青时,发现原来堆放在货舱中的沥青已熔成一片“柏油路”,工人只好用镐、锹来铲,造成沥青粉尘,加之舱内温度高,原来已有大量沥青烟气聚集,结果造成个别中毒事故。如果能在存放沥青的舱内安设通风装置,就可以避免

那次中毒事故的发生。在熬炒沥青时,应将锅的上方安设一个抽气罩。使沥青蒸气经过管子排除出去,操作的工人也就不致因气体的聚集而发生中毒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