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过节畅饮的同时仍需警惕酒精中毒

来源:网络

据调查报告,中国饮酒群体的酒量平均为单次2.7两(以38度酒为标准),折算为纯酒精41.04克。这个量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也超出了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中国现行的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各地的饮酒状况也与该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观念、文化等有关系。调查发现,南方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们开始重视健康,也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而北方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更注重实惠,更重视人情,往往存在“穷盐罐子富酒瓶”的饮酒习惯与文化。

饮酒还与职业有关。据统计,中国第一大饮酒职业群体是工商业者,饮酒比例高达63.9%,其中又有47.1%为重度饮酒。目前尚没有公务员群体的饮酒比例,但中国官场吃喝风日盛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90年为400亿元,1994年突破千亿大关,而2004年则达到3700亿元。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权力部门曾发出过一道道禁令,但这些禁令顶多管一阵子,不久便过期无效。所以一位市纪检委书记说:“从建国到现在,中央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还是没管好一张嘴。”

饮酒引发的社会问题虽说属于老生常谈,但问题的严重性却不容忽视。据悉,中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超过11万,占总死亡率的1.3%。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其中死亡事故半数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甚至发生了很多劝酒逼酒引发的纠纷。2006年2月6日,浙江义乌人罗晓明到同事家拜年。吃饭时由于同事不断劝酒,罗晓明喝酒严重超量,酒精中毒后死亡,其父母把8名劝酒者告上法庭。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义乌劝酒案”于当年9月1日判决,8名被告共同赔偿原告3万元。

中国人的饮酒问题甚至一度具有了国际政治意义。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发出关于《西太平洋地区减少酒精危害计划》的报告,报告将中国列为世界酒精“重灾区”,此后,世卫组织不断指责中国,并向政府施压,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国际上,酒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软性毒品。《国际禁毒公约》中,酒、烟和毒品一并被认定为“有依赖性特性”的物品。不仅高度白酒,就连啤酒也会导致酒依赖。然而在国内,中国饮酒人群对酒害的认识却明显不足。“饮酒状况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酒民并不赞同“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应控制饮酒的度和量,坚持少量饮酒”,而对于“饮酒会成瘾,应尽量少饮或不饮,特别是不能每日饮”这种健康饮酒观念,赞同的人只有30%。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因此表示,“适量、健康、文明”饮酒理念的引导和树立工作在中国仍任重而道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