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各类鱼胆有毒 切莫随便食用

来源:网络

民间流传鱼胆有“明目止咳、清热解毒”作用,故而生吞青鱼胆或和酒吞服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屡见不鲜。

听说吃鱼胆可治疗咽喉痛、口舌生疮的毛女士就就买来一条三斤多的青鱼,特意留下了鱼胆,烧饭前生吞入肚。大约过了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不止,接着出现大汗及四肢冰凉等症状。

当晚,毛女士就开始恶心、腹泻,家人以为她是吃坏肚子,到当地医院挂了一瓶盐水就回家了。在家里休息了两天后,毛女士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连小便也解不出了,意识也开始模糊。家人赶紧将她送往大医院。

在急诊科,医生很快诊断出来,她有全身中毒症状,肾衰竭,情况十分危急。经过询问,医生肯定,是那枚青鱼胆惹的祸。在一系列对症处理后,结合血浆置换彻底清除毒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才转危为安。

生鱼胆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

食用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的鱼胆后,均有中毒的报道。这些鱼类的胆汁中含有一种胆汁毒素,毒性较大。这种毒素进入人体后,首先损害肝细胞,使之变性、坏死,在它的排泄过程中又可使肾小管受损,引起肾小管的急性坏死,集合管阻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鱼胆毒素不易被加热和乙醇破坏,无论生熟均可使人中毒,而且毒性又异常剧烈,因此切勿食用鱼胆。

鱼胆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伴呕咖啡色液和排酱油色稀水便。患者尿常规检查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酶升高,心电图出现ST-T改变、QT间期延长、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其病情轻重与服鱼胆量有关。

治疗

临床上尚无对鱼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所以,一旦发现有人误食鱼胆,应当尽早催吐,以温水洗胃,尽可能减少毒物的吸收。对于已经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损害的患者,尽早到医院进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治疗,这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措施。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