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如何急救四类危重病人

来源:网络

实际上,许多意外是发生在医院之外的,比如在家庭、工作单位、公共场所等,现场并没有医生,人们除了想到给医院或急救站打电话外,或是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渐渐流失而束手无策,或是不正确的救护反而帮了倒忙,等送到医院或救护车赶到,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急救时间。我国公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与国外相比,非常匮乏。世界正在不可阻挡地全球化,我国政府在第2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做出承诺:2008年前实现参加卫生救护培训普及人数超过当地人口的1%。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是医院的责任,也是公民的责任。急救界有一句流行的话:在现场谁是危重病人的“救星”——你,第一目击者。

第一类有人呼吸心跳停止时

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就是两条急救措施:口对口吹气和胸外按压。首先证实心跳是否真的停止。拍打病人的肩膀,大声呼叫,证实意识是否丧失。迅速观察瞳孔、面色、呼吸、动脉搏动情况。然后将病人平放置于地面或木板上,头向后仰,进行口对口呼吸。具体做法是用拇指及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子,术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紧包住病人的嘴,深而快地向病人吹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的正中线上,用一手掌心放置按压部位,两手重叠在一起,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连线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重量和肩膀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cm~5cm。按压要平稳有规律性,不能中断,向下与放松的时间应相当,按压到最低处应有明显的停顿,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按压点(按压30次,吹气两口,频率100次/分)。当然,进行以上急救的同时,其他人应拨打急救站或医院的电话。》》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第二类脊柱受伤的人

从医学上分析,脊柱受到外伤后临床上一般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骨折后碎片直接损伤脊髓,导致伤员发生截瘫;二是骨折没有损伤脊髓,但伤员可出现暂时性截瘫;三是骨折后没有马上损伤脊髓,但由于不适当的搬运,从而引起脊髓发生损伤,而导致截瘫。正确的搬运方法是:

1、整体翻转:应当把伤员作为一个“整体”翻转至仰卧位。即一定要遵循“滚动”的原则,将伤员同向同时翻动,切忌“扭麻花”。如怀疑颈椎有损伤,一定要保护颈部,严禁头部前倾后仰,左右旋转。可用颈托固定颈部,一时无颈托,可用沙袋置于颈部两侧制动。

2、平稳托运:现场至少有四人同时托起病人。方法是:一人扶住病人的头,一人托起胸背部,一人托起其腰、臀部,最后一人抱住其两下肢。其中一人喊口令,以使步调一致地把病人平托至平板上。再用几条绷带或布条将病人绑扎在平板上,最后,由3~4 人步调稳健地将病人托至担架上。救护车运送病人时,车速宜慢,避免颠簸。到达医院后,应将病人受伤情况,出现的症状,以及现场急救的经过向接诊医生交代清楚,以利明确诊断和急救的连续。

第三类误服药物

误服药物的医学名词又叫药物中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错误服用药物(也叫不遵医嘱服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服药时因不遵医嘱,或粗心大意将不同药物混服,造成药物中毒;二是有心理障碍自杀行为的患者,也是常见的中毒病例。

中毒较轻,神志清醒,又距医院较远的患者,在家里迅速采取下列自救措施,以缓解药毒,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1、尽快排除毒物:以最快的速度把药物排出体外是治疗的关键。此时要用饭勺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把药物或毒物吐出来,或者先让病人饮大量的温开水,然后刺激咽喉部催吐,再给予口服植物油进行导泻。如有一例患者吞服了20片安定,被送到急诊室后,我们用食指伸入患者口中,连续刺激咽喉部,使其呕吐然后让患者口服温开水300ml~500ml,继续刺激咽喉部。如此反复催吐,直至吐出的胃内容物清亮为止。

2、防止毒物吸收:经过催吐、口服植物油导泻后,仍不能排尽药物或毒物时,可选用下列日常解毒剂,以降低其毒性:

(1)中和剂:强碱中毒可选用淡醋、橘子汁、柠檬汁等酸性溶液中和。

(2)吸附剂:活性炭10g~20g放于半杯水中内服,对生物碱类有吸附作用。

(3)保护剂:牛奶、蛋白水、淀粉、花生油等,能降低腐蚀性毒物的腐蚀作用,保护和润滑黏膜,适用于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中毒。酚类中毒宜服用油类,碘中毒宜服用淀粉类。

3、促进体内毒物排出体外:对已吸收入体内、循环于血液中的药物或毒物,要多饮水、输液利尿,以便稀释并尽快从小便中排出体外。

以上措施应用于家庭急救的处理,如果离医院较近,情况允许,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第四类被狗咬伤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健康播报显示,去年6月份北京市狂犬病门诊就诊人数达到了1.5万余人,比前几个月增加了近一倍。而狂犬病的死亡人数排在其他传染病之首,名列第一。

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主要指猫、狗等)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主要通过被咬伤伤口或破损黏膜经唾液感染而发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吞咽困难、烦躁不安,继而发展为难以控制的躁动、流涎、喉部痉挛,怕光、怕声(特别是水流声)刺激,所以也叫“恐水病”。狂犬病的潜伏期短则10天,长则1~3个月,更有长达数年者。

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极高。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强,而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其所攻击的目标和循行的途径与其他病毒不同。狂犬病病毒有嗜神经性,主要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沿人体神经走向游走,故而其攻击目标就扩散到几乎所有的神经组织,导致中枢神经衰竭,所以死亡率相当高,几乎是100%。

如果不慎被病兽咬伤,我们应该采取那些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呢?

首先,如果在家中,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如果没有肥皂水也可用大量清水代替,充分洗涤,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其次,在医院中可以用双氧水冲洗,再用2%~3%碘酒和75%酒精局部消毒,并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清创,伤口不宜包扎、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

做完以上处理之后,千万不要忘记一定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也可局部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因为即使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也易化脓。

总之,虽然狂犬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狂犬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