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儿童骨折家长需重视

来源:网络

小儿骨折后自然恢复和塑造能力较强,大多数骨折患儿在治疗上只需要复位后进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即可,但在骨折后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治疗,则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可能。但目前有些家长对小孩摔伤后造成的骨折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在孩子摔伤后随便擦点药酒就算了,待发现不对劲时才将小孩送到医院检查,可这个时候已经或多或少出现了影响康复的情形了。

小儿外伤的种类很多,也比较复杂,那么平时家长应该如何去区分小孩的摔伤是否已经合并了骨折了呢?

人的骨骼是由坚硬的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的,非常坚硬,在人体内起着支架的作用,但在比较大力或暴力的作用下,可导致骨折。当家长发现小孩在摔伤后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要考虑是否合并了骨折的可能:

小孩摔伤后受伤的患肢出现活动障碍,局部皮肤有红肿,甚至青紫,有压痛,活动肢体可听到骨摩擦音。一旦怀疑有骨折的可能时,家长应该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

但也有些时候,当小孩摔伤后,可能会因软组织挫伤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甚至活动障碍,表面上看上去与骨折很像,一般来说,骨折是沿骨折局部四周即左右前后均有肿痛和压痛,而软组织损伤仅是在损伤一侧的局部肿胀和压痛,而对侧则无此症状,但如果家长遇到难以辨别的情况时,最好也是先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照个X光,以排除骨折的可能,一旦确定发生了骨折,最好能尽快复位固定。

儿童骨折后在施行外固定的时间里,因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期间如果不能正确地护理好,也有可能会造成感染、缺血性肌萎缩或骨畸形等,因此,在进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时,父母应经常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留意肢体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密切关注患肢手指或脚趾的伸屈活动能力,同时,父母还应当遵照医生嘱咐鼓励及配合患儿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使血肿快速吸收,骨痂生长好,还可以减轻患肢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等。另外,让孩子多吃有助于骨生长的钙质食品如鱼、虾、蛋、廋肉等,为骨折的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并教育患儿在伤肢活动中注意自我保护,预防再损伤的发生。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