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运动前需要掌握的急救知识

来源:网络

“运动”不仅仅是表示人们机体的锻炼,其在特定的场合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以当下如火如荼的亚运会为例,“运动”更多地指向“竞技运动”。11月的羊城,亚运会的赛程让整个城市响彻呐喊助威、鼓掌喝彩之声。然而,当运动员全力以赴一次次地挑战记录、冲刺金牌的同时,竞技运动也可能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运动损伤。如何认清运动损伤,如何科学有效急救呢?

一、竞技类型的运动伤多以急性为主

不少人认为对于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应该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情。其实,这并不尽然。黄华扬主任认为:“从运动员本身的运动素养以及其对运动项目的认知来看,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相对数比普通人要少。当然,运动员受伤的绝对数要多,这与运动员参与运动的频率相关。”

一旦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出现受伤,其属于哪一类型的损伤呢?

“运动员在体育竞技场上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主要是急性损伤,从病种的分类来讲,包括肌肉拉伤、肌腱损伤、关节软骨的损伤、脱位等。”黄华扬主任说,“各种竞技项目都有其偏好的‘易伤’部位,以羽毛球为例,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则是踝部和足部;以足球为例,最容易受伤的是膝关节、踝关节和大腿肌肉。”

二、不同病种的运动伤应该不同急救

很多时候,运动损伤并不可怕,而对运动损伤不当的急救方式才是可怕的。

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小儿摔倒扭伤踝关节后,家长见其受伤部位红肿,立刻为之擦拭药酒,往往将小儿疼得哇哇大哭。其实,这是错误的急救做法,受伤部位之所以红肿,是因为内部组织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所致。而涂抹或热敷容易造成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如果伤处伴有骨折,后果将更为危险。

那么,在竞技运动场上,不同病种的运动伤应该如何急救呢?黄华扬主任提醒:“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种区别对待。”

1.肌肉拉伤者,以制动和冰敷为主;

2.肌腱拉伤者,以制动和冰敷为主,同时要注意韧带的及早修复;

3.脊柱损伤者,忌擅自移动,须多人“平抬平放”;

温馨提示:肌肉拉、挫伤者,冰敷需要48小时,制动需要3~6周,同时需要接受医生的专业检查,对病情作进一步的判断,也对应给予进一步的治疗。脊柱损伤者处理不当往往容易引发瘫痪,因此需要急救人员多人对其进行身体水平轴位的搬运,避免神经的进一步损伤、避免挫伤血管引起内脏出血等致命性损伤。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