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扭伤处理需特别注意!

来源:网络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活动时经常发生一些扭伤或拉伤,如“崴脚”、“戳手”就是踝关节、腕关节的扭伤。如果伤者处理手法不正确,往往会使扭拉伤部位伤上加伤。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辨扭伤程度看症状

关节扭伤后,受伤部位常有运动功能的改变,总体上会出现四种情况:

1、疼痛:扭伤部位出现胀痛、热痛、撕裂样疼痛,局部肌肉有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2、肿胀:关节扭伤部位出现不同程度肿胀,肌肉拉伤则肿胀不明显。

3、瘀血:扭伤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瘀血,表现为局部青紫或红紫,常围绕受伤关节。

4、运动障碍:伤侧下肢常因疼痛而不能触地;腰部扭伤的伤员常不能做扭转动作。

紧急救治五大步

发生关节扭伤之后,受伤部位会发生炎性反应,如果处理得当,受伤组织可以自行修复,恢复运动功能。牢记五大急救步骤,能帮助你正确处理关节扭伤:

1、停运动扭伤之后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将扭伤部位的衣物或鞋带松解。

2、急固定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或者用布条、绷带包裹、固定伤处。

3、先冷敷用冰水或冰袋冷敷伤处,持续15~20分钟,在24小时内间隔冷敷3~5次。

4、后热敷或喷洒药物在受伤24小时后,可喷洒止痛、活血化瘀的气雾药品或热敷。

5、抬肢体坚持睡觉时抬高受伤肢体一周左右,可以减少渗出与出血,缓解肿胀等症状。

特别注意:先冷后热

①受伤痊愈前不要继续运动,不要用力按摩、搓揉,以免加重损伤或造成陈旧性伤害,使关节扭伤反复发作。

②受伤24小时内冷敷,可减缓炎性渗出,有利于控制肿胀;之后转为热敷,加速血液循环。二者切不可颠倒,否则会加剧炎性渗出,导致剧烈肿胀,而且伤处恢复较慢。

受伤24小时内冷敷,可减缓炎性渗出,有利于控制肿胀;之后转为热敷,加速血液循环。二者切不可颠倒,否则会加剧炎性渗出,导致剧烈肿胀,而且伤处恢复较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