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持久激烈运动小心猝死

来源:网络

据报道,在10月17日进行的2004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共计有10余名参赛运动员途中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两男子猝死,其中一位是正当盛年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

众所周知,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发掘自己的潜能,为何还会发生运动猝死呢?专家指出,无论是马拉松还是其他强度较大的运动,本身不会导致死亡,发生猝死往往有其他诱因。

诱发猝死的常见原因

猝死最常见的诱发原因有心脏、大脑疾病,急性肝坏死以及先天马凡氏综合症,其中,82%都是因心脏性疾病而引起的。

一般看来,年轻人猝死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40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成为猝死的主要诱因。

还有一些外部诱因则会引发心脏出现意外,如体内存在某些部位感染(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和疤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严重者就会导致猝死。

另外,高强度的训练会使心肌变形,心肌血管硬化,最后面临猝死的可能。

参加比赛前详细检查身体是必要的

从健康角度出发,体检合格的人才能从事剧烈的对抗运动。

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者有很高的要求,马拉松运动员不仅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更需要多年训练的积累。预防运动猝死,全面体检不可少。美国运动员海曼曾在两次例行的年度体检时因有比赛而耽误了,终酿恶果。

平常锻炼要注意,运动不当也危险

普通人从事的健身活动一般对抗性不强,危险性也小,一般不会出现意外,但是,运动不当也会导致休克,严重者会猝死。

科学运动预防猝死:

1) 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项目、运动量。非运动员参加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应在一个月前开始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

2)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也有变化,此时应该注意减少运动量或者换轻松一点的运动项目。

3) 有时身体太累,就应减少运动量,如果仍然坚持平时的运动量,会使机体负担过重,对身体一样有害无益。

4) 运动时,心跳次数每分钟不能超过“170-年龄”。如果这一数字再上升,就有危险了。

5) 突然间进入冷的环境里,要注意保暖。在天气剧烈变化时,不要“风雨无阻”地去运动。

6) 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疾病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锻炼。

7) 平衡膳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8) 不吸烟,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9) 控制体重十分必要,体重每超标5公斤,心脏的负担就增加10%。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这些预防措施,猝死并非不可避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