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断肢患者如何急救?

来源:网络

1.止血 指压法

①上肢止血:上肢止血时在锁骨上离凹陷处向下向后模到博动的锁骨下动脉,用拇指按压。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中断内侧压迫肱动脉。手掌部出血,压迫手腕内外侧的尺、桡两动脉。

②下肢出血:下肢出血时在腹股沟韧带中点股动脉走行出,用拇指或手掌垂直压迫。足部出血,压迫踝关节外下侧的胫后动脉和足背的胫前动脉。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或敷料、棉垫等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紧紧包扎,也能起到止血作用。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的机会。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无菌纱布、 敷料或干净毛巾、布料等折成比伤口略大的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以压迫止血。此发多用于静脉出血止血。 加垫屈肢止血法 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一棉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一棉垫,上臂紧贴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部加垫,屈膝;膝部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位置固定,即可止血。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受选。怀疑骨折时忌用。

止血带止血法 用止血带止血法虽然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要慎重使用。主要用于经其他方法而不能控制的出血。

①止血带的选择:气囊止血带最佳,其压迫面积大,对组织损伤小,可以调节控制压力,定时放松也较方便。其次为橡皮管、带,它具有弹性好,易勒闭血管,对肢体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其他还可以用较宽的布带、绷带、皮带做止血带。忌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代用。

②缚扎前的准备:先将受伤肢体抬高,使血液回流,然后在缚扎止血带处的肢体外加1~2层布垫或衣服保护皮肤。不要将止血带直接缚扎在皮肤上,也不要扎在棉衣棉裤外面,衬垫太厚使止血带达不到止血目的。

③缚扎部位:止血带尽量靠近出血的伤口,以减少组织缺血的范围。上臂避免扎于中下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大腿宜扎在上2/3处。前臂和小腿因是双骨骼部位血管在两骨骼间走行,止血带起不到勒闭血管的作用,故不宜扎在前臂和小腿。如一部位已缚扎1~2h后,应换在稍高2~3cm处缚扎。

④注意事项:

a、松紧适度 适当勒紧,以出血停止为度。

b、缚扎时间 扎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h,如必须延长,应每隔1h放松1次。放松时间以恢复局部血流,组织略有新鲜渗血为止。

c、缚扎标记 凡是缚扎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挂上有色的标记,并加强交接班,如缚扎时间、部位等,防止因缺血时间长而发生严重并发症。

2.固定 固定方法

对尚未完全断离的肢体,伤口包扎后应用夹板妥善固定,以免在搬运时增加病人的疼痛,引起再度损伤。夹板的形式不一,可就地取材,只要达到制动的目的即可。下肢有骨折时一般用直木板,上肢有骨折时可用直角夹板,维持肘关节屈曲于90°。

固定时注意事项:

①应先进行有效止血和伤口包扎后再行固定。对戳出伤口的骨端不可送回。

②尽可能就地固定而不移动伤肢,以免增加伤员痛苦。

③固定器材不能直接于皮肤接触,应用柔软的衬垫垫好,确保固定效果,避免损伤皮肤。

④固定时注意捆扎松紧要适度,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紧则影响血液循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