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女性心梗的发病特点及防治原则

来源:网络

冠心病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危重的疾病之一,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救治,还要关注其在发病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病情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以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心梗的发生与发作更加具有特点,简介如下:

发病情况: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的特点。50岁之前,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很低,到了55岁亦极少发生,但从56岁开始女性心梗的发病率迅速增高,65岁左右达到高峰,持续大约10年左右,76岁后方降下来。因此,心血管专家认为,女性心梗的第一个特点即它在女性中的高危对象几乎全是老年人。

临床症状:症状复杂且不典型,这是女性心梗的又一个显着特点。发病早期症状多为胸闷、心悸、头痛,头晕、腰背痛、呼吸困难或上腹饱胀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以表现为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及心律失常,但缺乏典型心梗的症状-剧烈胸痛。因此,女性心梗易被误诊。对此要提高警惕,一旦老年女性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且具有突发性特点,就要虑及急性心肌梗死,通过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加以确诊并积极救治。

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危险因素有关。除与肥胖、活动量小,摄盐重、剧烈活动、情绪波动等常见心梗危险因素有关外,女性心梗在病因及诱因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常常是多个心血管病并存,使得其在老年后患病率迅速增高。

病情发展:病情重,相对病死率高是女性心梗再一个临床特点。资料显示,55~75岁女性心梗的病死率达38%以上,男性约为17%左右,差距甚大。因为女性心梗以老年人居多,多与其他心血管病合并存在,一旦发病,病情复杂且重,并发症如休克、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又多,故而救治难度大,病死率增高。

防治原则:50岁后要加强体检,对自身状况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一旦出现可疑症状或心梗发作,应不失时机地去医院救治,以阻断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