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宝宝常遇八种意外 急救有对策

来源:网络

■固体异物

通常见于2-3岁的儿童,因其已会走路,更爱将手中抓的东西,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纽扣、回形针、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内。

急救方法:当家长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误吞异物后试图用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行针等带尖、带钩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在一般情况下,异物进入消化道以后,除了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异物外,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纽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为防止异物滞留于消化道,可多给吞入异物的小儿吃些富含维生素是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消化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的排出。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三天,也有少数经三四周才排出。每次患儿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直至确认异物已经排出为止。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若经过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则应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气管异物

当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异样表现时,父母就应警惕是否发生了气管异物堵塞。由于气管异物堵塞的发生非常突然,几分钟内便会危及生命,有时根本来不及送医院,因此,父母掌握一些正确的家庭急救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急救方法:一旦小孩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第一步是催吐,可立即向患者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之类的东西,直达咽部,刺激其咳嗽、呕吐,以利于异物排出。对小一点的孩子,可以一手拎起孩子的双脚使其头低位,另一手放在孩子的腹部做腹部冲击或者背击,借助腹压将异物排出。而大一点的孩子,抢救者应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抵在患儿脐部与剑突中间,向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要尽快送往附近的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如果发生心跳停止,要进行心肺复苏。

■化学物品

很多家庭都摆放着消毒剂、漂白水、去污粉等各种强酸强碱的化学清洁用品,这些瓶瓶罐罐一旦摆放不当,很容易让家中的小孩误服各类化学毒物,危及生命。

急救方法: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原则上应立即送就近医院救治;若医院离家较远,则要呼叫救护车,并同时进行现场急救。父母先要辨明孩子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不清楚,就要将药品或毒物的包装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误服的是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父母千万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儿童,呼出的气息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误服药物

家里的药物保管不善导致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误服了药物,切莫惊慌失措,或指责、打骂孩子。

急救方法: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地掌握情况。如果是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如果误服的是避孕药、安眠药或腐蚀性较强药物,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在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要由有医疗常识的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误服强酸,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保护胃黏膜;误服碘酒等,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值得注意的是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耳朵内有异物

有时孩子不小心把小物品塞入耳中,或是昆虫飞入、爬入耳中,耳朵感到痒、刺痛,或是听觉能力骤减。

急救方法:先让孩子坐下,固定其头部,将耳朵朝上,再用少许橄榄油滴入耳中,让昆虫浮出,如果还是不能把昆虫除去,应该立刻送宝宝到医院。要强调的是,家长不要试图强行将异物取出,因为有可能将它推得更深入。

■手指夹伤等外伤

家庭和学校的门户、铁闸、窗框、抽屉或者汽车门等,最容易夹伤手指,伤者多是活泼好动的儿童。

急救方法:如果出现意外夹伤,家长不必惊慌,先安慰小孩,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触电

由于幼儿不知道触电的危害,加之现在很多家庭的室内电源插头安装在孩子都能够得着的地方,因此对家庭中易发生触电的隐患要及时检修,室内电源插头应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并提醒孩子不要玩灯头、电线插头、电器等。另外,雷雨时不要让孩子呆在树下、电线杆旁或高层建筑下避雨,以免雷击触电。

急救方法:发现孩子触电时,应采取最快方式切断开关或拔掉插头,使其脱离电源。如暂时无法关闭电源,可用干燥木棍、竹棍使其脱离电源。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立即以手掌根部拍击或握拳捶击心前区,力争在心跳骤停的1分钟内进行,击力中等,不可太猛,可连击3-5次。幼儿不宜捶击,以免心脏受损。若无效,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发现孩子没有呼吸,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在救护车未来之前不要轻易搬动孩子。

■烧烫伤

小儿烧烫伤大都是照顾不周引起的。

急救方法: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当儿童被烧伤后,请不要用牙膏或碱面、酱油、煤灰等涂于创面,应立即用冷水多冲一会儿创面,然后剪开衣服,赶紧去医院烧伤专科就诊。孩子烧伤或者烫伤后,除了尽量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食品,并不需要过多忌口。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把鸡鸭鱼肉列入禁食之列,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恢复。鸡鸭鱼肉中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等,适量补充会利于创面修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