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肾病性水肿与肾炎性水肿要如何区别

来源:网络

肾的疾病类型是多种的,由于发病部位是肾,因此很多肾部有相似的症状,身体的症状及检查肾功能的症状也有相似。在诊断时会发现很多异常,患者要明确告之医生自己的病史与症状,再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依据等综合性判断,就可以避免误诊,那么肾病性水肿与肾炎性水肿要如何区别呢?区别主要在于:

肾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乃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有: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 ②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使体液进入组织间隙;③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④有效血容量减少,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将肾性水肿分:(1)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或部分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以及其他肾小球疾病。水肿主要由于: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除水、钠减少而发生水肿;②球-管失衡:肾小球发生急性炎症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但肾小管重吸收则相对良好,使球-管之间失去平衡,钠、水在肾小管重吸收相对增多而致水肿;③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使毛细血管内液过多地移向组织间隙而致水肿;④急性肾炎时,部分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高血压等原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钠潴留。

(2)肾病性水肿:通常发生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症。其水肿发生的机理主要是: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时大量尿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毛细血管内体液滤过增加,从组织间回收的体液显著减少,最终形成水肿。 ②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的外渗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血管内容量感受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利钠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多,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致水肿加重。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肾病性水肿与肾炎性水肿的区别并不明显,患者要结合多方面的结果进行诊断判断。确诊了疾病后进行医治,两种疾病都会出现水肿,患者必须做出相应的症状医治,消除水肿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也是极相似的,建议患者治疗期间多观察身体的症状,消肿消失后再观察一段时间,防止病情复发变严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