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糖尿病患者要掌握这些饮食原则

来源:网络

糖尿病患者要掌握这些饮食原则

1、合理搭配膳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普通糖尿病患者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约占每日总热量的20%,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蛋类、鲜奶和奶制品、瘦肉、鱼类和水产品、禽类、大豆及豆制品等。每日由脂肪提供的热量约占每天总热量的30%。脂肪包括食用油和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糖尿病病人应尽量食用低脂的食物,少食富含胆固醇、脂类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奶油、黄油、鸡鸭皮、猪油、牛油等;改善烹调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等方法,提倡应用炖、煮、蒸、拌等烹调方法。碳水化合物是膳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粮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50%~65%。因此有些病人认为主食吃得越少越好,甚至不吃主食,这是不对的。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各种谷物中,除米面之外,玉米面、荞麦面等也是对糖尿病病人有益的食物。

2、保证所需热量,维持理想体重

不同的病人由于身高、体重和劳动强度不同,每日所需热量也有很大差别。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糖尿病专科医生或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每日需要的热量指标。一般来说,消瘦者、重体力劳动者维持理想体重所需的热量应高一些;反之,肥胖者、轻体力劳动者维持理想体重所需的热量应低一些。

3、定时、定量、少吃多餐

糖尿病病人每日的正餐和加餐均应定时定量,不能随意漏掉一顿饭,也不能暴饮暴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每日每餐基本相等。在全天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全天主食量至少分3次进餐,按1/5、2/5、2/5的比例分配到三餐。使用胰岛素或某种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在药物作用最强的时候安排加餐,加餐的时间可安排在上午10:00、下午4:00和晚上睡前(9:30),加餐的食物可以从正餐中匀出25~50克主食。睡前的加餐还可以选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因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有利于防治夜间低血糖。另外,在患者运动量较大,或体力劳动较重时可以适当增加主食摄入。

4、适增膳食纤维与维生素摄入

新鲜蔬菜与水果中含有丰富膳食纤维与维生素。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不断被消化吸收而不产生热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持大便畅通并减少饥饿感等作用,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约为25~30g/天。除了进餐时使用蔬菜外,糖尿病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低糖分的水果,如青梅、西瓜、甜瓜、椰子、橙、柠檬等。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糖分含量很低,又富含维生素,很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吃水果的时间可安排在上午10:00或下午4:00左右。同主食一样要定时、定量,注意血糖监测。

5、多饮水,限制饮酒

饮水利于体内的废物充分排除和血糖的稀释,并且不增加肾脏的负担。酒精的热能很高,1g酒精产热7Kcal,且不含其它营养素,并给肝脏带来负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尤其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胺类降糖药物时。如果无法避免,也尽量不要饮白酒,而选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并避免空腹饮酒。

糖尿病人吃水果的四个基本原则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含糖高,食用后影响血糖稳定,会加重病情。其实,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糖尿病病人防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便秘等有一定好处,所以糖尿病人不要一概排斥水果。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

1、吃水果的时间

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一小时吃,这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2、欲吃水果,您的血糖浓度应达到以下标准

否则请先用黄瓜、西红柿等代替水果吧。标准是:空腹血糖控制在140mg/d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3、水果的选择

在选择水果上,不少病人以为“不甜”的水果就可多吃,但事实上,水果无论甜、酸,都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和果糖,不可单凭吃起来带酸来判断葡萄糖果糖的含量的高低。糖尿病病人应多选择低生糖指数的水果,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

4、吃水果的数量

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同时应减少半两(25克)的主食,这就是食物等值交换办法,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