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风湿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运动调节巧对风湿病

来源:网络

风湿病是一类范围广泛、致病因素多样、病变部位不一、病理属性复杂的疾病。临床上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疑难风湿病,应杂合以治(或称综合治疗),即从整体上把握其病因病机,将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杂合以治是风湿病的基本治疗原则。《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张景岳《类经·论治类》注解曰:“杂合五方之治,而随机应变,则各得其所宜矣”。历代医家都很重视风湿病的杂合以治,并创制了很多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如娄玉钤主编的《中国风湿病学》就收载了上百种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杂合以治这一基本原则,渗透到风湿病的预防、治疗、调护等各个环节中。下面跟随若悠网了解一下吧!

一、中医辨证论治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是中医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学术特点,并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辩太阳病脉证并治”、“辩霍乱病脉证并治”、“痉湿暍病脉证治”、“疟病脉证并治”、“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等篇,开创了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先河。痹病的治疗以辨证为基础,痹病的辨证特别要注意辩虚实和辨寒热。实为邪气胜,要分辨邪气的性质,或为寒胜,或为寒胜,或为湿胜,或为风胜。虚为正气虚,要分辨是气虚或是血虚,是脾虚还是肾虚等。辨证主要从患者全身的情况,肢体关节症状特征,舌象、脉象的表现综合进行分析。在辨证明确的基础,施以恰当的治疗方法。

二、针灸疗法

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针灸治病的记载。针灸疗法也称刺灸法。针灸法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刺工具从最早的砭石发展到九针,才有了正式的针法。九针为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自《内经》。《灵枢经·官针》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灸法,古称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放在穴位上点燃后利用其温热性刺激、药力渗透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三、拔罐疗法

拔罐法古称“角法”,今又名“吸筒疗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用某种方法产生负压而使杯罐洗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此法简便易行,且有可靠疗效,现已发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四、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者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素问》曰:“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盖按其经络,则郁之气可通,摩其壅聚,则瘀结之肿可散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慓悍也,气候疾利,按之以收敛也。”《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间,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按摩的作用,首先是通经络,畅气血,而具有消瘀、行滞、散肿、止痛的功效,并有增进局部营养、防止肌肉萎缩废用、促进瘢痕变软和修复损伤的作用。其次能调补气血,固本复元,气血流通便是补的结果。

五、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将药物直接敷贴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清·吴师机认为:凡是服汤、丸能治愈的病证,也五一不可以改用“敷贴”而收效;无论内治、外治,凡病理可统者,用药亦可统之。敷贴所用物品是按不同的方法将药物制成的固体、半固体,依其性质和制法分为药膏及膏药。敷贴疗法不仅可治疗所敷部位的病变,亦可运用经络腧穴知识选择穴位敷贴,治疗其他部位病变及全身性疾病。

六、外搽疗法

外搽,一般与涂搽、搽擦同义,是将药物制成液体或半流质药剂,直接涂搽患处或同时合摩擦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素问·血气形志》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外搽药物有祛风湿、镇痛、消炎等作用,使用时通过搓擦,不但可起到按摩作用,还可增进药物的渗透性。

七、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清代民间疗法大师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专立了熏洗门,详细介绍了熏蒸洗涤等疗法。清代吴尚先还提出,熏洗、熨、敷诸法即使是虚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会引起虚虚实实的祸患。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

八、热熨疗法

热熨疗法是用一些中草药或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人体一定的部位上,做来回往返或旋转的移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用火烧石块熨治关节和肌肤疼痛的记载。熨法通过使特定部位皮肤受热或借助药力逼药气进入体内,起到舒筋活络、行血消瘀、散寒祛邪、缓和疼痛等作用。

九、热敷疗法

热敷疗法是将一发热的物质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上(如穴位),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肌肉松弛,起到消炎、消肿、驱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十、热蜡疗法

热蜡疗法是用液态或半固态的黄蜡、石蜡或地蜡,涂布或热敷于局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简称“蜡疗”,属于温热疗法的一种。蜡在加热熔化后,涂敷在局部,使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汗腺的分泌,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由于温热的作用,又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细胞的通透性和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因此对各种慢性炎症如关节炎、滑囊炎及腱鞘炎等有良好的疗效。蜡含有油质,对皮肤及结蹄组织有润滑、软化剂恢复弹性的作用,因此对关节强直、瘢痕挛缩、术后粘连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有改善运动器官功能的作用。

十一、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是用注射器在人体腧穴中注入某些药液或气体等,通过经络、腧穴、注入物等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本疗法有以下优点:具有针刺、注射物对穴位刺激及药理作用的综合效能;减少了针刺留针的时间,并且一般患者在穴位注射后即可随意活动;穴位注射后,机体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在穴位内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由于是穴位注射,药物用量一般比常规偏低,所以可减轻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运动调节巧对风湿病

风湿中最主要的就是湿邪,湿盛则肿,病人常见关节肿胀。中医认为预防风湿病,调节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内在因素是关键。

首先要规律作息。若作息不规律,容易引起过度疲劳,疾病就会“缠身”。其次要做到饮食有节制。有一位病人,饮食毫无节制,退休前后痛风发作,关节疼痛异常痛苦。后来控制饮食,药物才渐渐发挥作用,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疼痛感才消除。坚持控制饮食,病情才没有再发作。很多痛风病人在病情好转后饮食没有节制,病情才反复发作。

除此之外,体育锻炼是调节肝肾不足的良方。很多患者因为关节疼痛而不做运动,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当人长期不动时,关节会越来越硬,最后就会想动也动不了了。运动也要因人而异,如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游泳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水的浮力,可减轻脊椎的压力,并且能活动全身关节;而类风湿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天做八段锦;骨关节炎,尤其是膝关节,容易出现骨质增生,应减少负重活动,如爬山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