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怎么办?

来源:网络

您的爱好是运动吗?您喜欢运动吗?您有没有经常去运动呢?小编就是运动族呢哈哈。相信喜欢运动的人都知道,在运动过程中,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很容易的受伤。不知道您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在运动的时候拉伤了背部肌肉软组织???什么是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等不同情况下的损伤。如果还不是很了解的话,下文还会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哦。那么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怎么办?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有什么治疗方法?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损伤。这些组织受到外来内在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作用,造成组织破坏和组织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损伤。

软组织损伤一般是受外来的机构应力的作用,当达到一定的强度而诱发损伤,产生症状的。一般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两大类。当软组织受到钝性或锐性暴力损伤时,可以引起局部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其中包含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组织)的挫伤或(和)裂伤。

人体软组织损伤是人类运动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软组织的损伤可因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作而导致出现颈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症候,近几十年来,发现许多病症的很大部分来源于软组织的肌肉、韧带、筋膜、脂肪、关节囊、神经、血管等直接致发。

一、坐位腰背部手法:

1、揉肩胛内缘法:患者坐位,患者以手臂抱对侧肩,使背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医者用拇指或掌根揉按脊柱与肩胛骨内侧缘,两侧均须施以同样手法。

主治:背部疼痛,菱形肌损伤。

2、揉肩胛下角法:患者坐位,并以左或右肩臂极力内旋,手贴于背使患侧手摸健侧肩胛骨,患侧肩胛骨翘起。医者一手扶托患者肩臂,一手以拇指沿突起肩胛翼内缘向下向内揉按,反复遍。

主治:菱形肌损伤,肩胛胸壁关节拉伤。

3、提肩揉背法:患者正坐。医者立于患侧,用一手自肩胛骨上角内侧向下按摩数次(由轻到重),另手上提患侧腋窝,反复提拉患侧肩部。(图30)

主治:肩带扭伤,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捩伤。

4、揉腰眼法:患者坐位,身体略向前倾。医者坐于患者背后,以双手鱼际肌或握拳置于腰背部京门穴下方(约第二腰椎横突)缓缓用力揉动,约5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主治:腰部沉重、酸胀。肾虚腰痛,腰肌劳损,骶部疼痛。也常用来配合治疗尿频、尿闭、遗尿、阳痿、早泄、耳鸣、眩晕等。

5、腰部八字分推法:患者背坐于医者面前,患者腰部向前弯屈,医者以双手指与四指分开,沿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和3寸)向两侧分推。

主治:对于急性腰扭伤,前弯受限者治疗效果较好。

6、腰背平推法:患者坐位,背部露体。医者手掌伸直,用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紧贴患者皮肤,作直线往返平推,推擦时不可歪斜,往返要适应患部,用力要均匀,以发热为度,提高局部体温。

主治:腰背部扭伤,骶棘肌劳损,腰背部肌膜筋炎等。

7、坐位托拉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手扶患者肩部,使病人逐渐向后下躺。当患者躺至水平位时,医者以大腱从病人胸背部支撑患者肩部,双手迅速移到患者腰或背部并以手托住患处,同时轻揉用力向上提拉。(图31)

主治: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骨膜软化,胸肋软组织挫伤。

8、提腰法:患者坐位,尽力体前屈。医者面对患者背后,双手环抱患者腹部,并以膝顶住患者骶部,嘱患者腰背部软组织放松。医者双手用力上提。(图32)

主治:腰背部急性扭伤,腰后小关节紊乱。

9、推顶过伸法:患者坐位,医者坐于患者背后,医者一手掌心顶住胸椎痛点,并令患者后仰。医者另一手从患者腋下环抱患者,铅上提拉的同时,医者另一手突然向前推顶,使患者脊柱呈过伸位并常可听到“咯”的响声,患者立即可感到胸部痛减,轻松、灵活。(图33)

主治:胸椎小关节错位,胸部扭挫伤。

10、膝顶过伸:患者坐位,双手屈曲上举,一助手按压固定患者双腿。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托扶患者两肘向后向上牵拉,同时医者以膝关节顶住患者疼痛部位(胸、腰、骶髂关节)。

主治:胸、腰、骶骼小关节错位及陈旧性扭伤。

11、坐位旋腰法:患者坐位,一助手固定患者双下肢。医者双臂从患者背后两腋下环抱患者并向上徐徐牵引,在牵引的同时抱患者向两侧左右旋转。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骶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图33)

12、旋转复位法:

(1)不定点旋转法

①患者骑坐在治疗床或椅子上,双手上举固定于颈后。医者握患者两肩或双肘,令患者含胸弯腰并随医者向左右旋转,旋转范围逐渐增大,当旋转范围达一定极限时,医者继续将患者向旋转的方向弹性用力扳动,扳时用力适当,动作敏捷,不宜蛮力过大。

主治:胸腰段广泛性疼痛,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

②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以小腿向前卡住患者同侧下肢,双手依次握患者双肩向对侧旋转,待旋到一定极限时,再轻轻向前瞬时间用力一旋,时常可听到“咯”的小关节错动声。

主治:同上。

③患者坐位,以向右侧旋转为例,患者右腿置于左膝上方,双手抱对侧肩峰,左臂在上。医者以右手环抱患者并握其左肘,左手抓患者右膝,相对用力扭转。

主治:同上,适用于身材瘦小患者。

(2)定点旋转复位法

者端坐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医生正坐病人身后。首先用拇指触诊检查棘突偏歪的位置。以左旋型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医者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颈后,拇指

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嘱病人双脚踏地正坐,一助手站病人对面,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医者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

的棘突,然后医者右手拉病人颈部使身体前屈60o~90o,继续向右侧弯,在最大侧弯位时医生右上肢使病人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向向左上推顶

棘突,根据棘间隙不同,拇指可稍向上或向下,往往可伴有“喀啪”声。右旋型棘突向左偏歪者,医生扶持病人肢体和牵引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对身作粗壮者可让患者双手置于颈后,医者手握其对侧肘窝处进行牵引。(图34)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骼关节半脱位,腰后关节紊乱等,对于小关节错位定位比较准确的患者。

二、俯卧位腰背部手法

1、腰部直摩法

(1)、患者俯卧,医者立其侧,以两手十指或全掌着力,沿脊柱正中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和3寸)从上至下摩动,以局部皮肤微红、微汗为度。手法后有温热及腰部轻松感。

主治:多用于腰背部各种损伤的治疗准备手法。

(2)、腰部揉法:患者俯卧,医者立其侧,以掌根反复揉脊柱正中及两侧(沿督脉膀胱经)五条线从上向下揉动。

主治:脊柱强直,腰背疼痛,四肢关节屈伸障碍,兼治头痛、眼睛胀疼。

腰部推法:患者俯卧,沿膀胱经以掌根,全掌反复推动。

主治:腰背部扭伤及肌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脊柱强直,浑身酸疼。

2、啄膀胱经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手五指尖并拢,如梅花针状,沿膀胱经走行从上至下依次叩啄。也可用啄法叩击环跳、承山,委中等穴位。也称点穴疗法。

主治:腰背部冷痛、躯体麻木、类风湿脊柱炎、身体各关节屈伸不利。

3、叩击法:

医者以全掌、掌背、空拳叩击俯卧位的患者背部。以全掌叩击治疗范围较广,掌背拍打多用于背部,空拳、实拳多用于腰骶肌肉丰厚处。

主治:广泛性腰背疼,多用于手法治疗结束前。促进血液流通,也常用于陈旧性和疲劳性腰背部损伤。

4、拿脊法与夹脊弹拨法:

病人俯卧,躯体伸直,腰背肌肉放松。医者立其侧,双手拇指与四指拿脊柱旁开0.5寸的两侧肌肉或以双手拇指在患者棘突旁开0.5寸处(大约华佗夹脊穴的部位)从上至下弹拨,使患者有酸胀感觉为宜。

主治:

腰背肌肉损伤、腰背冷痛,腰骶疼、腰椎侧弯、胸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关节紊乱,以及颈项疼、肋间疼和许多内科疾病如胃疼、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5、腰背点揉法:

患者俯卧位,使之腰背部肌肉放松。医者用双手拇指依次点按脊柱两侧骶棘肌外胸腰椎横突至腰骶。其余四指自然放松附着于腰背两侧。点按时以产生酸胀感受为度,对于疼点重复点按约2分钟,也常称为镇疼手法。

主治:腰背扭伤、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肋间N痛。

6、叠掌按腰法

患者俯卧,医者以左或右手掌置于腰部,另一手掌置于其手上重叠,以脊柱正中第二腰椎(命门穴)为中点,作有节律的按压,同时也可重点按压(肾俞)、第二腰椎旁开1.5寸。腰骶关节、骶髂关节等处。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骶疼痛、骶髂关节半脱位等。

7、腰背分推法:

患者俯卧。医者双手以大、小鱼际肌或全掌由脊柱中线,从上至臀部,向两侧分推。

主治:腰背部扭伤、疼痛、腰背部肌肉弃挛、胸肋关节疼痛、双下肢无力。

8、背部立掌搓、推法

医者立掌,以小鱼际肌贴于背部脊柱两侧肌肉反复搓动或立推(侧掌推)。

主治:腰背部疼、疲劳性陈旧损伤,尤其多用于治疗背部菱形肌损伤。

9、腰部肘按法

病人俯卧、腰肌放松。医者以肘关节鹰嘴突,在腰部痛点及穴位按压,如环跳穴等处。用肘点按时常可产生强烈的酸麻胀感。

主治:用于患者腰部扭伤剧烈疼痛、梨状肌损伤、椎间备用突出伴有下肢症状者。

10、腰背滚法

患者躯体肌肉放松于俯卧位。医者坐于其侧,肩部放松,肘关节略屈曲,以小指掌指关节,小鱼际肌贴于患者腰背部,该关节外旋,并屈伸向前用力滚动,回旋放松。滚时手法要有节奏性,先滚动远端,然后再逐渐接近痛点。对腰椎侧弯的患者,要先滚动肌痉挛一侧,再滚动健侧。

主治:腰背肌急、慢性损伤,肥大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陈旧性腰背肌劳损。

11、前臂揉法:

(1)、前臂揉肩背法:患者俯卧。医者站患者头前方,并把袖口挽到肘关节上,肘关节略弯曲,肘关节鹰嘴放置在患者颈肩凹陷部,肩进穴周围,前臂置于棘突与肩胛之间,回旋揉动,在揉动中时而前臂可略抬起,以肘尖揉压患者肩进或其它穴位。

主治:背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肩背部各种损伤。

(2)、前臂揉腰法: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侧,肘关节略弯曲,以前臂横放置在腰部,然后在腰骶部回旋搏动,在搏动中肘关节可随时抬起前臂远端以肘压揉患者环跳、肾俞等穴位。

主治:广泛应用于各种疾患引起的腰腿痛。

12、摇晃腰骶法

患者俯卧,肌肉充分放松。医者双手置于患者腰部或骶部,反复推摇、压晃,使腰骶部左右摆动,幅度由小到大,约10余次后患者即可感到有轻松感。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5骶1棘间韧带损伤,腰骶疼。

13、小腿后屈按腰法:

患者俯卧。医者一手按压患者第三、四腰椎,另一手握患者踝关节,逐渐向后屈曲,并尽力使足跟接近后臀部。

主治:腰3、4椎间盘突出,伴有腹N症状的腰疼、腿痛。

14、按腰搬腿法:

患者俯卧,躯体伸直,肌肉放松。医者立在侧方,一手按压腰部痛点,一手托抱患者膝关节或拿小腿远端。将下肢徐徐向后牵引,然后再搬膝关节使下肢后伸到一定角度时,两手交错用力,常可听到“咯”的小关节响声。医者可沿脊柱依次按压搬动。

主治:腰骶部扭挫伤、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劳损。

15、按腿搬肩法

患者俯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全身肌肉放松。医者站其侧,一手按住腰部痛点,一手向背侧搬患者肩部,搬按两手须同时发力。(图35)

主治:胸腰段扭挫伤,腰背肌劳损、胸肋关节紊乱,肋间神经疼。

16、四点搬法:

将按腰搬腿法与按腰搬肩法,分别施于患者两肩及双下肢时称为四点搬法。

主治:同前所述。

17、下肢牵引法

患者俯卧。医者立其患者脚头,两手牵引患者一侧或双侧踝关节拔伸牵引、一助手双手拿患者双腋下帮助对抗牵引。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髋关节扭挫伤。

18、抖法:

患者俯卧,术式同下肢牵引法,医者在牵拉后,两手拿患者一侧或双侧踝关节,快速上下抖动。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部软组织痉挛、疼痛,及下肢软组织损伤。

19、牵引下推拿法

患者俯卧,两腿伸直,躯体放松。助手二人,一助手抓住两小腿远端,一助手握住两腋下,两人作对抗牵。医者立其侧对患者腰背部,在牵引下可施以揉、按、推、搓、叩……等各种推拿手法。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扭伤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腰背痛和屈典型脊柱压缩骨折,以及与脊柱有关的各种病症。

20、腰背部踩法

患者俯卧。医者用肢踩患者肩部,腰背,背部,向下踩压,然后快速搓动。在有双杆或支撑架的情况下,医者可双脚在患者腰背部痛点周围踩、搓。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陈旧性腰背肌筋膜炎、增生性脊柱炎。

三、仰卧位腰背部手法

l、板腿压膝法

患者仰卧位,医者立其侧,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压住其膝部易使屈曲,逐步用力使其直腿抬高,在抬高到不能再高时,医者一手使患者膝关节屈曲,屈髋,另一手从患者足跟处换握其小腿,辅助屈膝并向下挤压,连续5次左右。一侧手法后,再作另一侧,两侧均需进行。

主治:腰骰部疼痛、肌肉痉挛、坐骨神经痛、大腿及腰臀部后侧肌群挛缩、粘连;凡直腿抬高时腰臀部有牵拉疼痛者,股四头肌疲劳损伤,膝关节外侧膝眼综合症。

2、神经根牵拉法

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者下肢外侧方,面对患者。医者一手拿患者对侧下肢膝关节,另一手托扶其足跟,使患者一侧下肢呈内收位上举,当抬高到一定极限时,医者两手交错用力,继续使患肢在内收位反复上举5~10次。一例手法后,再作另一侧,一般两侧均须进行。(图36)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粘连、坐骨神经痛。

3、骨盆摇晃法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主动屈曲。医者立其侧,一前臂横架于患者两下肢的膝盖下方,并使手扶住患者下肢外侧作固定,另一手握小腿远端,左右旋转摇动骨盆和腰骶关5~10次。(图37)

主治:腰骶部疼痛、妇女产后腰疼、骶髋关节扭伤、骰骨大粗隆上滑囊炎、梨状肌扭伤。

4、卷腰法

者仰卧,主动屈曲双下肢、髋、膝关节。医者以一手前臂横架于患者两下肢的膝盖下方,并使手扶住下肢的外侧作固定,另一手托在两臀之间相当于骶骨的部位。术

者在此姿势下发力,一手臂压腿,另一手托臀部使腰部向前卷起屈腰,然后放松回复位。如此连续重复一屈一松7~8次,并逐次增大压抬的力量,使腰部屈曲到最

大可能的幅度或稍有超过之,如上重复操作,每次治疗重复2~3遍。此手法也可由二名术者操作,二人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各压一腿及托一侧臀部,二人同时发力

压腿抬殿,使腰卷起。

主治:腰背肌痉挛,腰骶疼痛,腰背部屈曲功能障碍。

四、侧卧位腰背部手法

1、侧卧位摇晃法

患者侧卧,以患侧在上为例,患侧腿屈曲,肩稍向后仰,健侧腿伸直,令患者肌肉放松。医者站患者对面,一手拿患者肩部,另一手臂压髂前上棘处,前后摇动,幅度由小到大,一般可摇晃3~5分钟左右。

主治:腰背扭伤,腰背功能障碍。

2、腰侧搬法

者侧卧,以患侧在上为例,患侧腿屈曲,收腹,肩略后仰。医者立于患者对面,一手臂屈肘置于患者髂骨翼后侧,向内按压,另一手屈肘安患者肩关节前侧,向外推

按。当腰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双手突然交错用力,可听到“嗒的响声。施以手法时发力要快,收力要及时,旋转角度要准确。(图38)

主治: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等。

3、屈腰法(屈腰推肩法)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医者站在患者体后,一手握患侧小腿使其屈膝贴近腹壁并向后拉,另一手推送患侧肩背部。如此反复拉推,幅度逐渐加大,可连续操作5~10次。

主治:类风湿,腰腿痛,腰背部扭伤,腰椎小关节紊乱。

4、侧卧穴位按压法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双腿屈膝。医者双手呈八字形,双拇指按在腰部的最疼点(阿是穴),缓缓用力向下压迫,或取膀胱经的肾俞、志室。

主治:闪腰岔气、腰背疲劳损伤、腰背急性扭伤、软组织痉挛。

5、推抖后伸法

患者侧卧,靠床的髋膝关节屈曲,上边的髋膝关节充分伸直,两助手作对抗牵引,医者以手按在坐骨结节或骶髂关节,腰部作快速推抖,振颤约5分钟,并同时逐渐将下肢后伸。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筋膜炎,骶髂关节炎,神经根粘连。

6、侧卧下推法

者侧卧,患肢在上屈髋屈膝,健侧肢伸直。医者一手臂托患肢小腿握其膝,另一手用鱼际肌沿大腿外侧腹外侧肌及髂胫束自上而下反复推动。一般推5~10次,然

后再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磨擦痛点,使局部肌肉由紧张僵硬变的松弛柔软,疼痛减轻。如两侧均痛者,可两侧均施行手法。(图39)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下肢症状、臀外侧皮神经炎,大粗隆上滑囊炎,髂胫束损伤。

7、腰部擦法

患者以擦左侧为例,身体向右侧卧。医者手呈空拳,沿身体纵轴表面从肋下至大腿大转子处反复推擦,约3~5分钟。对疼痛面积小的可考虑用指擦,对于表浅的损伤也可用掌擦。

主治:腰腿冷痛,腰部陈旧性损伤,下肢瘫痪等。

8、腰侧卧提按法

患者侧卧,患侧肢在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托抱患肢膝上或用手握其小腿远端向后提拉,另一手按住腰部痛处向前推按,使腰部突然进行一次过伸运动,然后立即放松还原。此手法关键在于发力要巧,不可乱施蛮力,发力时机要准,一般在腰腿部过伸接近极限时。

此手法对于身高体壮不易扳动者,可采用蹬腰法。医者双手握患者小腿远端,以足蹬顶在患者腰部,缓缓用力使腰腿部过伸,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同时一蹬一拉,即可。(图40)

主治:腰椎小关节紊乱,骶髋关节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9、腰拔伸屈曲法

患者侧卧床边,患侧在上。医者一手按患者髋部,一手拿抱患侧小腿远端,用力向远端拔伸及回旋摇晃,逐渐将患肢背伸。然后将伤肢紧贴胸壁,同时扶髋的手转向患者腰部疼点,用力揉按。(图41)

主治:腰臀部急性扭伤,腰椎肥大,腰骶部棘间韧带损伤,妇女产后腰痛。

10、肘压法:

患者侧卧。医者立其侧,肘关节屈曲,以肘尖鹰嘴处推压患者股骨大粗隆,环跳,大腿外侧等处,另一手可扶握肘窝或腕部帮助加大压力,必要时可用手拉对侧床边,协助肘加大向下压力。

主治:急性腰扭伤,股骨大粗隆外滑囊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

11、盘腿法

者侧卧,患肢在上。医者站其对面,一手从患肢下方绕过,肘托其小腿,用手按于患者臀部,另一手托握患侧膝上方,前后移动身体,使患者髋关节,骨盆随之移

动,反复数次后,握患者膝上之手用力下压,另一手托小腿逐渐抬高,使髋关节内收,小腿外展,猛将小腿伸直。动作要连续、迅速,使腰部发生弹动。(图42)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损伤,骶髂关节炎等.有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

五、站立位腰背部手法

1、站立按摩

一助手托住患者肘部,使病人两手高举,头抬起,或患者双手上举扶在墙上、凳子上,医者在患者腰背部自上而下沿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及3寸)督脉(脊柱正中)摩揉、推搓3~5遍。

主治:腰背部损伤后,不能弯曲者,各种因素引起腰背痛的初始治疗手法。

晃腰法:医者两手扶患者腰腹部,患者体位同上,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摇晃,幅度由小到大。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轻轻摇晃,幅度逐渐加大。

主治:急性腰扭伤,各种因素引起的腰部屈伸功能障碍。

3、抬腰上推法(推顶过伸)

医者站在患者后侧,令患者挺胸、抬头、吸气,医者一手托患者腋部向上举,使患者足尖离地,同时另一手掌从患者骶部向上平推至背部。

主治:胸腰段扭伤、疼痛、胸椎小关节紊乱、骶棘肌损伤。

4、托法

患者腰背肌肉放松,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双手托扶患者两腋下,令患者抬头吸气,身体尽力向上挺伸,同时医者顺势将患者托离地面,在患者落回地面时,医者双手突然将患者向前送出,使患者突然被动地向前迈步,浑身肌肉顿时收缩,掌握自身平衡。

主治:闪腰岔气,腰背、髋关节急性扭伤。

5、背晃法:

患者起立。医者背对背立在患者背后,用两肘勾住患者两肘,一俯身将患者背起离地颠三颠,左右各晃三下。有时听到脊椎关节发出声响,然后轻轻放下。一般可见好转。(图43)

主治:腰背小关节紊乱、急性扭伤、脊柱僵直。

6、抱腰按压法:

患者站立。医者从腹侧一手抱患者腰,一手以拇指或屈指按压患者腰背部疼点(阿是穴)或按压三焦俞、关元、肾俞、腰俞等。

主治:参照常用穴位。

7、下蹲推按法

患者自然下蹲,双手抱膝或踝。医者立其背后,双手虎口处置于患者双肩,双手拇指置于肩后,双手四指在肩前。医者双手按患者双肩略向手拉,使患者刚失去重心时,医者一手固定,另一手用力向下推按,使患者脊住极度屈曲。

怎么样?看完了以上对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清楚了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应该怎么办?的这个问题了吧。您觉得本文怎么样呢?是不是对您会有所帮助的呢?小编认为,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朋友们平时应该注意饮食问题,还需多喝水,多休息。最后,小编在这里就祝您健康长寿、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