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你知道吗 长寿秘诀只有一个字

来源:网络

从古至今,从帝王到百姓,无数的人都在追求长寿。然而,生老病死我们无法违背,但我们可以努力,使自己少生病,并且尽可能地老得慢一些,既提高了生命质量,又延长了生命的长度。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和总结养生之道,而实际上,养生的精髓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静。

难道不是“生命在于运动”吗?不是运动起来才使人更有活力吗?为什么是“静”呢?此处说的静,乃心静,不是身静。运动当然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然而,运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内心的平静,则不然。

一、心静的好处

诸葛亮说过:“静以修身。”大凡长寿者,都不是心浮气燥之人。他们不一定是为了长寿才心静的,因为心静是一种修为,不仅需要天生的脾性,更需要后天的修炼。当你具备了这样的素质,长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不需要刻意为之。

1、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你心态平和以后,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如脑电波更加稳定、能量消耗少、肌肉放松使得血液循环平稳、心跳也会保持在一定的频率。这样就能保持血压和心跳的稳定,避免因情绪激动而造成的血压升高和心跳加快。同时,能耗少,就不会总是出现饥饿感,不会因饮食过量,而造成血脂、血糖的升高。食物趋于清淡,对身体是非常有利的。

2、精神放松

心静了,就不会轻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人的情志有七种,分别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每一种都会使人的心情随之高涨或低落。人们很容易患得患失,使得整天精神紧绷。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这些情绪会切实地伤害到我们的五脏六腑,即使心知肚明,却也不一定能控制好自己。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又有多少?因此,这是一项长期的修行。将身边的琐事看淡,精神才能得以放松。

3、心情愉快

做到了心静之后,身体好了,欲望低了,人会变得很容易满足,也就很容易保持愉快的心情。科学家证明,人的疲劳感下降,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叫内啡呔,这种物质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身心愉悦是生命的最高品质,使人更加开朗,好的心情又将正能量传递给身体,连免疫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于是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心静的要求

心静是怎样的体验呢?不是说,你今天心情愉悦,没有大喜大悲就做到了心静。心静是一种长期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内化了的心理素质。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说明你就真的达到了心静。

1、能及时调整心情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总会有所起伏。人的心情就像一汪池水,风一吹还是会“皱”的。那么,你要有一种及时“抚平褶皱”的能力,使心情快速地回归到平静的轨道上来。

2、热爱大自然

我们可以时常将自己置身于静态之中,如仔细观察身边的花花草草、看云卷云舒、潮涨潮落。人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热爱自然,就是热爱生活。平时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使心胸更为开阔,遇事也会更为平静。

3、将“静”字内化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在我们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到处都是钢筋水泥、人来车往。如何静得下来?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将“静”字内化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那些喧嚣声越来越远,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发出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毛泽东,他早年求学中就特意坐在菜市场看书,以培养自己心静的能力。

结语:长寿是人人都在追求的,人们通过运动、饮食等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身体,以期更加健康。当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锻炼身体,给身体增加足够的营养是必须的,这也是人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要想真正长寿,提高生命的质量,还需做到一个字,那就是“静”。心静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还能抵抗疾病。真正做到心静的人是长期保持心态平和的人,需要长时间的修炼,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