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刷牙用最合适的牙膏量 使用牙膏的误区你别踩

来源:网络

每天大家都需要刷牙,做好口腔的卫生,这是对自己的牙齿的保护,也是对自己的身体的呵护。平时大家刷牙的时候,使用多少牙膏合适呢?你使用的方法对吗?我们平时在刷牙的时候,每一次刷牙用多少牙膏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健康的状况还能够美白我们的牙齿。那么,下面若悠网和大家说说,刷牙的适量是多少呢?一起看看吧。

刷一次牙究竟用多少牙膏合适?

牙膏 豌豆大小已经足够

对牙膏生厂商而言,消费者越快用完一条牙膏,他们就越有利可图。因此,营造刷牙就要把牙刷毛都挤上牙膏的文化,一点 不足为奇。

然而,事实上,对普通人而言,刷牙重要的是“刷”,牙膏只是起辅助作用。牙医认为,刷牙动作本身与牙膏作用的比率为9 :1。

刷牙的目的,主要目的不是刷掉肉丝、菜叶或者其他食物残渣,那是漱口和牙签、牙线的功能。刷牙的目的是去除牙菌斑, 一种细菌。牙菌斑通常位于靠近牙龈的位置,在牙齿下方三分之一区域。如果不好好清除,它们可能形成牙石,造成牙周病 。

因此,刷牙关键是刷,单纯使用牙膏,如果不好好做好“刷”的动作,就起不到清除细菌,预防牙周病的目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颗豌豆大小(直径约5毫米)的牙膏已经足够完成帮助清理牙齿表面的功效,挤多了是浪费。

而且,过多的牙膏,可能造成过多的泡沫,让人误以为泡沫所过之处细菌无所遁形,从而偷懒不好好刷牙,反而影响刷牙效果。

牙膏挤再多也不会致癌

那么,如果牙膏挤得太多,会不会带来危害?

有报道称,牙膏挤太多或诱发口腔癌。因为许多牙膏中都含有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它可能导致肠胃病和肝脏中毒, 令口腔更易溃疡,甚至患口腔癌。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些牙膏使用三氯生,可能会致癌。

实际上,三氯生的作用是抗菌,但它颇为昂贵,牙膏制造商没有动力大量使用,只有不到一成的牙膏产品有此成分,而且在 国标范围,完全安全。月桂醇硫酸钠,则是一种发泡剂和清洗剂成分,同样不是牙膏的主要成分,除非你每天以牙膏为主食 ,否则,都不会造成危害。从来没有人是因为刷牙而患上癌症,这是肯定的。

牙膏的成分主要包括摩擦剂、表明活性剂、润湿剂、增稠剂、芳香剂、防腐剂等。它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增加牙刷与牙齿将 的摩擦,从而加强清洁能力。

诸如美白牙齿、清新口气、抗敏感、牙周病护理等概念牙膏,则是往基础的牙膏中增加少量的功能性元素。最常见的功能性 成分就是氟化物,它能有效预防龋齿。

但无论是哪种,都不要指望牙膏成为解决口腔问题的关键,它只能起预防或者缓解的辅佐功效。

但牙膏用得太多真会伤牙

虽然牙膏致癌只是传说,但不代表刷牙时可以随心所欲往牙刷上挤。特别是孩子,尤其要注意用量。

为了防止蛀牙,如今中国的牙膏多数都含氟。而幼儿时期(0~8岁)如果过量摄入氟,会引发一种特殊疾病:氟骨症或者氟牙 症,导致牙齿发黄、腐蚀。氟的其他严重副作用还包括:导致负责排出氟元素的肾脏中毒,肠胃不适,甚至影响青少年大脑 智商发育。

通常情况下,只用含氟牙膏刷牙,不会造成过量摄入氟。但如果不慎把过量的刷牙的泡沫吞进肚子里,就有潜在风险。

所以,儿童刷牙用牙膏需谨慎。

根据研究,达到氟过量的程度,需要摄入0.05~0.07毫克氟/公斤,即每公斤体重0.05~0.07毫克是上限。假设孩子体重10公 斤,那么摄入0.5~0.7毫克氟就属于过量。

普通牙膏每克含1毫克的氟,如果孩子牙刷挤满牙膏就有接近1克,也就是1毫克氟,已经达到上限。研究称,五六岁以下儿童 刷牙时可能吞下0.3克牙膏,其中含0.3毫克氟,存在风险。

所以5岁以下孩子刷牙最好由父母负责挤牙膏,注意用量,把牙膏压到牙刷毛里避免被吞食;两岁以下的牙膏用量还要更少, 一粒米大小就已经足够,最好别用含氟牙膏。

对于成年人而言,只要没奇葩习惯,即使用超过推荐量的牙膏,除了浪费一点外,没有其他危害。但多用的牙膏也只会被吐 掉,对把牙齿刷得更干净没有任何帮助。

使用牙膏的误区你踩过吗?

误区一:含氟牙膏使用不当可导致氟牙症

如今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早已深入人心,提起口腔保健,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含氟牙膏。但是专家指出,含氟牙膏虽能有效防治龋齿,但也有副作用,使用不当可导致氟牙症。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间的界限很小,摄入过量氟牙齿会产生斑点,这就是氟牙症,而且患者多为儿童。

这是因为儿童吞咽控制能力不完善,刷牙时误吞含氟牙膏的机会多,造成氟的摄入量加大而致。由于牙膏一般无使用须知、适用人群和用量,就造成了大人小孩共用一种牙膏,而且存在像电视广告演示的那样把牙膏挤满牙刷的现象。

专家提醒消费者,使用含氟牙膏时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儿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家长的指导下慎重使用。同时,氟是一种剧毒物质,如果人体吸收过多会引起氟中毒,国家规定加氟牙膏中的游离氟应在400~1200Pm之间。特别要注意的是,3~4岁前的儿童不宜使用氟化物牙膏,因为1/8~1/4的牙膏可能被他们吞入口中。

误区二:牙膏挤太多或可诱发口腔癌

牙膏中有几种活性成分令人担忧。牙膏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被认为可能会导致肠胃病和肝中毒;会令口腔更容易溃烂,患口腔癌。牙膏中的研磨剂也被认为会伤害牙龈,令牙龈更易受到侵害,所以使用牙膏时不要挤太多。

误区三:早晚使用单一牙膏不利口腔健康

口腔专家提出建议,牙膏产品应随季节和身体情况的变化交替使用,不可一直使用同一品牌或同一功效的产品。在欧美先进国家,已有80%以上的消费者把早上和晚上用的牙膏分开,而他们也会有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口腔问题由细菌引起,人体口腔分泌的唾液本身具有杀菌功能;但是白天的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易于抑制细菌产生;而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唾液腺分泌不足,口腔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无法抑制细菌繁殖,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

误区四: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较高,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误区五:药物牙膏不宜长期使用

目前,众多的脱敏、消炎护齿、除臭止血等类药物牙膏应运而生,其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许多人便将药物牙膏当作防治口腔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有没有牙病一律使用药物牙膏,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口腔中的细菌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两类。它们互相制约,保持着口腔内的“生态平衡”。

长期使用杀菌力强的药物牙膏,不仅会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抑制、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杀灭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使口腔中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起新的口腔疾病和新的感染。

另外,有些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强的物质,长期使用,不但损害口腔内娇嫩的粘膜,还会因长期不断的刺激,使牙龈、口腔、舌头等处发炎而引起牙龈炎、口腔炎、舌炎等;有过敏性喘咳的人会因药物牙膏的刺激性异味而发生喘咳和肠胃不适,有些药物牙膏还含染色素,长期使用会污染牙面,使牙齿失去光泽,影响牙齿美观。

对于有口腔疾病的人来说,最好是含氟牙膏和药物牙膏换着使用,如对于既有龋齿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应挑选含氟产品和中草药产品早晚搭配使用为好。对牙齿遇冷遇热较敏感的患者,最好选择抗牙本质过敏的防酸产品与一般的含氟产品配合使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