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孩子长大便便也在长大 教你便识孩子肠健康

来源:网络

食物从嘴巴进入身体,经过消化道一路“渡劫”,最后修炼成便便排出,它的频次、颜色、性状能直观地反应宝宝的吸收消化状况。儿童的便便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便秘情况严重。眼看干燥的秋冬季马上来临,怎么判断宝宝的便便健康与否,如何帮助宝宝预防便秘呢?若悠网这就告诉你答案。

孩子在长大,便便也在“长大”

在出生后第1周,大多数婴儿一日排便4次或更多次。大便质软或呈液体状。

在最初3个月内,部分婴儿一日排便2次或更多次。另一些婴儿一周仅排便1次,排出的大便为糊状便或软便。

到2岁时,大便已经初步成型,大多数儿童一日至少排便1次,大便质软但为固体。一些儿童会在每餐后排便,另一些儿童会每2日—3日排便1次。大年龄儿童大便形态是否正常,可以参考布里斯托分类法:

除了形状,宝宝大便的颜色也很重要,如果出现黑色、灰/白色、红色这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家长就要警惕了。

黑色大便:如果宝宝(非新生儿)大便是黑色的,近期也没有进食过血豆腐、铁剂、奥利奥饼干等富含铁的食物和药物,那么要考虑,是否有上消化道的大量出血。一般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50毫升-75毫升时,粪便可变为黑色、质软、富有光泽的样子,宛如铺路用的柏油,就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典型的“柏油便”。

灰/白色大便:也叫做白陶土样大便,多见于肝脏或胆囊问题。因为进入肠内的胆汁减少或缺失,无粪便色素生成,就会使宝宝的大便呈白色、灰白色。

红色大便:大便表面上沾有鲜血或血丝,很有可能是宝宝有肛裂的情况;大便中混有血液,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不过,当宝宝过多食用西瓜、蕃茄、胡萝卜、红彩椒、红心火龙果等深色食品,粪便也可能呈现红色。

总之,发现宝宝大便呈现异常颜色时,家长应尽快根据饮食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如果怀疑与健康状况有关,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宝宝便秘是什么表现?

便秘是一种更常见的、困扰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能不会特别清晰地表述自己的便秘问题,需要家长悉心观察。

发生便秘时,您的孩子可能表现为:排便次数少于平常;排出的粪便坚硬或粗于平常;排便时感觉疼痛时,会拱起背部并哭闹(若还是婴儿的话);感觉即将排便时不肯去卫生间,努力憋便或躲藏起来;内裤上漏有少量大便痕迹(如果儿童接受了如厕训练)。

孩子的排便困难多见于如厕训练刚开始时和开学季。

孩子便秘,什么时候应该寻求医生帮助?

当小于4月龄的孩子发生便秘;孩子常常便秘;尝试各种方法24小时后,孩子仍未排便;粪便中、尿布上或内裤上带血;孩子在排便时存在严重疼痛的情况发生时,家长都应该及时带孩子看医生。

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在较大的孩子中(1岁及以上),95%以上的便秘为功能性便秘,经过调理饮食、生活作息和排便训练后可以改善。在发生便秘的小婴儿(1岁以内)中,存在着更高的器质性病变风险,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检查来排除,其原因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幽门狭窄、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梗阻、肠旋转不良等。

宝宝排便需要科学训练

排便虽然是本能需求,但只有在家长的科学训练下,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通常需要多管齐下,其治疗周期较长,需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饮食调整

让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谷、薯、豆类、蔬菜及水果中,谷物食品含膳食纤维最多。谷类中含膳食纤维较多者为高粱米、玉米;蔬菜类为菠菜、韭菜、胡萝卜、茄子等;水果类为梨、桃、香蕉、柿子等;豆类为红小豆、芸豆及黄豆等。

给孩子适量补充水分,有助于预防粪便干结。对于大于两岁的儿童而言,每日饮用至少900ml水和除牛奶以外的饮料。此外,还应该保证适量蛋白质的摄入。

加强排便训练

家长应安排、鼓励并监督实施规律的如厕方案。钟雪梅指出,实际上,现在的孩子玩耍、学习安排得特别满,如果家长没有特别意识来提醒和安排便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固定排便的习惯,儿童就很容易便秘。

便秘的孩子应该坚持每天1—2次的排便训练,一般选择早晨睡醒后和晚餐后1小时左右,这两个时间段肠蠕动较快,而且相对比较空闲,不容易受打扰。让孩子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坐到便盆上,便盆的高度要合适,双膝水平略高于臀部,双足着地以便于用力。

让婴幼儿学会排便用力,即「呼气后屏气增加腹压」来用力排便。协调肛门括约肌运动,集中精力,不要摆弄玩具等分散注意力。每次坐10分钟左右,避免长时间坐便盆而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反复训练,直至排出大便。

在训练刚开始,可能出现排便失败的现象,家长要坚定信心,不要训斥患儿,多进行耐心劝导,每次成功排出大便后,家属可以给予鼓励或一定的物质奖励。

便秘的药物治疗

顽固性便秘的孩子也可以辅助使用药物治疗,包括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益生菌、中药治疗等。

生物反馈疗法

此外,临床上还可以加用生物反馈疗法来辅助便秘治疗。由于生物反馈治疗需要患者连续几次学习如何调控身体功能和进行训练,所以对积极性较高的年长儿童和青少年更适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