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伤口总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

来源:网络

受到轻微外伤时,皮肤出现损伤后,不一会就自然止血了,如果受伤比较严重,伤口出血比较多,可以压迫止血,过一阵伤口也会慢慢愈合。但是,有些人的伤口总是不愈合或者愈合慢,这是什么情况?该如何解决?

如果伤口总是不愈合,考虑以下原因:

第一,伤口感染了。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常见因素,一旦伤口感染,伤口不仅可能不愈合,而且伤口还可能会出现溃烂、化脓等表现,严重情况下会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健康。对于化脓性伤口感染的情况,建议静脉点滴或者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伤口可以考虑使用活血生肌膏贴等药物。

第二,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伤口的愈合相对比较慢。因为血液中葡萄糖高会自然而然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另外,血糖高也会影响凝血功能,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好血糖。

第三,营养不良延缓伤口愈合,如果手术后不注意营养补充,身体内缺少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会减慢新生血管形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导致伤口不愈合或者愈合缓慢。因此,手术后应该适当多吃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鸽子、鱼、蛋类等。

第四,凝血常规异常或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伤口不愈合,伤口的愈合首先是止血,如果体内凝血机制出现问题,伤口长期不能有效止血就难以自然结痂愈合,容易迁延不愈,也会导致感染。此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补锌有利于伤口愈合

锌是新陈代谢所需多种酶的激活因子,参与人体脂肪、蛋白质及核糖核酸的合成与代谢。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和创伤的刺激,人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将显着加快,导致了锌的消耗增加,幅度与手术的大小成正比。

锌有利于表皮细胞的分裂生长,加快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强肌肉产生胶原纤维的能力,从而提高血清中锌的浓度使伤口愈合得更快、更好,同时还有利于感染的预防控制。

补锌的主要方法是进食富含锌的食物。富含锌的食物有:深海鱼和紫菜等海产品,牛肉、猪肝、猪肾等,核桃、花生等坚果,以及豆类食品如黄豆、蚕豆等。进行大手术的病人光靠食物补锌是不够的,可补充一定量的锌制剂,既能补锌促进伤口愈合也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1.洗伤口时,患者应尽量保持松弛状态,分散其注意力;

2.伤口有疼痛者,可于清洁伤口前服用止痛药或喷止痛散;

3.伤口有脓液者,用两个棉球尽量将之挤压干净;

4.伤口有出血者,可在出血处稍施压力,以助止血;

5.溃烂性伤口有恶臭,表示有坏死组织,例如组织有腐肉,可先用自来水高压冲洗,在清洁伤口,尽量将腐肉清除,再覆盖活性炭敷料,以助吸收臭味;

6.若伤口内有隧道或瘘管,应以纱巾填塞,以助引出渗液;

7.当伤口渐趋愈合时,可见皮肤之外皮增生,此时应用脂质水胶敷料,以防除去敷料时,妨碍皮肤愈合。

伤口处理原则

各种外伤,常常引起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严重时甚至断肢。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

人体一旦遭受创伤,如果处理伤口不及时,便容易使伤口感染。

处理伤口的原则为:

1、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

2、包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当。

伤口处理步骤

1、清洁伤口:流动的生理盐水下冲洗伤口。用干净的布蘸着肥皂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注意别把肥皂弄到伤口里,会刺痛皮肤。然后再使用纱布或是镊子把伤口里脏东西清洁干净。

2、止血:不要认为流血是坏事,它可以帮助清洁伤口。小一点的伤口很快会自动止血。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块干净的布附在一个硬一些的物体上压迫创口。如果伤口在四肢上,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使它相对高于心脏,血会慢慢止住。

3、止血困难,使用绷带:用硬物压迫超过10分钟,仍未止血的话,就应该使用绷带。绷带可以帮助没有闭合的伤口复原。如果伤口处容易被弄脏,或随时容易被摩擦,可以使用医用绷带和胶布包扎伤口。但切记要每天更换纱布,并保持干燥、清洁。如果伤口很深,无法将边缘复原,需要缝合,以免感染。

4、处理血痂:对于血痂,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伤口结痂可以防止脏东西的污染,尽力让孩子不要把血痂扣下来。伤口痊愈的时候血痂会自动剥落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