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长假出游意外在所难免 这些急救常识准保用得着

来源:网络

长假出游必须知道的急救知识有哪些?每逢长假,人们都喜欢外出游玩。但到了陌生的地方,出现意外的情况不可不防。所以我们要知道旅游中的突发情况怎么处理。那么,长假出游必须知道的急救知识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食物中毒:随身携带胃肠道药物

一旦怀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在上吐下泻之后及时喝水,以免缺水导致休克。要提醒的是,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即便年轻体力好,也一定要终止旅游,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

旅游在外,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是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地吃东西不洁,导致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所以随身备上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

烫伤:小面积烫伤马上清水冲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广州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教官王西富介绍,小面积烫伤,首先马上到水龙头下面冲洗,持续20-30分钟至疼痛明显缓解为止。然后再考虑脱掉(最好是剪开)烫伤处衣物或袜子。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必要时就医处理。冷水冲洗的好处:带走热量避免继续损伤、止痛、减轻肿胀渗出、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王西富提醒说,千万不要涂抹酱油、麻油、花生油、牙膏、白糖、面粉、盐等,也不要使用冰水浸泡,这样可能雪上加霜,进一步损伤烫伤部位。更不要迷信各类神奇的烫伤药膏。

虫咬、蜂蜇:牙膏、苏打粉、醋涂抹只是心理安慰

登山前,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这是防止蜂蜇、虫咬的最好办法。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可以涂点氨水或肥皂水,因为大部分蚊虫所带的毒素都呈酸性,用碱性物质一中和便能解毒,但被蜜蜂、马蜂蜇过,得另行处理。

在户外山林之间游玩,马蜂或者蜜蜂蜇伤是比较常见的事。王西富指出,大多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属于轻症。部分大面积蜇伤、毒素量多或者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王西富介绍,蜂蜇伤常用现场急救措施,首先是想办法立刻脱离蜂群;其次可利用随身带的银行卡刮除毒刺(蜜蜂蜇伤会留刺。而马蜂或黄蜂蜇伤不会留刺且可以多次蜇人);接着用清水局部冲洗;有条件最好冰敷,这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出游带了抗过敏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和抗生素软膏,这两样此时也能派上用场,局部涂抹可防止局部感染。必要时可以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至于民间流传的使用蜂蜜、牙膏、苏打粉、醋、洋葱,以及人奶母乳等涂抹方法,在王西富看来,这些最终效果可能仅仅是安慰作用。蜜蜂蜇伤属于弱酸性毒素,马蜂蜇伤属于弱碱性毒素,从而可以分别使用弱碱或弱酸来中和毒素,这就是所谓的酸碱中和理论。前述民间流传的那些方法正基于此,但这一理论目前实际并没有确切有效证据。

此外,马蜂重度蜇伤是临床凶险急症,即使将患者送到医院,专业医生会给予综合救治措施,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对症治疗。

扭伤:马上冰敷、慎用活血化瘀药

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如果周围有冰水或冰袋,赶紧敷在患处2—3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以消肿止痛,如没有冰块,也可用冷水冲洗。要注意的是,不要马上用所谓活血化瘀药,扭伤其实是内出血,在经过紧急处理后,最好进行加压包扎,做法是用干净的绷带、毛巾压在患处,然后抬高患肢,比如平躺时,给脚下垫个高枕头等,以消除肿胀。

醉酒:轻度多饮水、吃水果,重度及时送医院别耽搁

长假聚会出游,饮酒很长见,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莫贪杯中物,防患于未然是最佳的选择。王西富介绍,如何评估醉酒者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照护方式,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常识。“十一”旅游注意事项饮食问题

提醒一:点菜前请仔细查看菜单上标注的价格,并问清每道菜的原材料和做法,了解清楚是否另需支付加工费等。

提醒二:就餐过程中,如果口腔被饭菜中的异物划伤、牙齿被硌掉时,应及时保存好异物、碎牙,游客应当场向经营者声明,还可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和摄像机留证,尽可能要求其书面承认发生损害的事实。

提醒三:就餐完毕后,一定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

提醒四:如果就餐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要及时就医,及时与经营者联系,注意保存好病历本、就医发票、药费明细单,并保留好因就医而发生的所有费用票据,如出租车票等,否则到法院打官司时就很难证明自己受到的实际损失。

住宿方面

提醒一:贵重物品如果不方便随身携带的,可寄存起来交由酒店保管,不管酒店提供的这种服务是否收费,均对游客的财物具有保管义务,造成丢失或损坏均应赔偿。

提醒二:如果放在房间内的物品丢失,游客首先应注意保留现场,及时报警,对丢失物品进行备案。

游玩方面

提醒一:在前往景区前,最好了解清楚各项注意事项和景区管理处的投诉电话,如果在游玩时发生纠纷,尽量避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最好拨打投诉电话或110处理。

提醒二:不慎损害了景区或者商家的设施、物品等,如果认为对方提出的赔偿数额过高,有讹人嫌疑,可找景区管理处或报警处理。

出行方面

提醒一:游客应尽量乘坐正规出租车或公共交通。

提醒二:搭乘“顺风车”遇事故受伤时,如果对方车辆负事故责任,游客可直接向对方索赔,如果是“顺风车”全责,则可向“顺风车”司机或车主索赔。

购物方面

提醒一:如有被要求强行购物现象,消费者可拒绝购物,视情况决定是否购买或者报警。

提醒二:如购买金银珠宝首饰、名人字画等一定要进行鉴别真伪后再购买,并一定要保留发票,以防万一。

提醒三:如果是购买了假冒伪劣食品,消费者可向商家提出10倍赔偿要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