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国人一年吃掉上亿盒止痛药 乱服药更受伤

来源:网络

头痛、牙痛、腰腿痛、感冒后全身肌肉酸痛……当疼痛难忍时,只要服下一片小小的止痛药,就会在一两个小时内,让身体变得轻松起来。止痛药自发明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据统计,全球每天约有超过3000万各类骨关节疼痛的病人在服用止痛药。

在国内,止痛药的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物,排名第二。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它能迅速、快捷地缓解疼痛,却很少了解它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

非处方止痛药销量惊人

非处方止痛药销量惊人

在北京工作的李小姐有着近二十年的痛经史,每个月痛的最厉害的一两天,她总是喝红糖水缓解疼痛或请假在家忍着。直到有一天她偶尔吃了一粒止痛药,一小时后疼痛完全消失,能正常上班的状态让她兴奋不已。自那以后,她每个月都会在最痛的时候吃一两粒止痛药,到现在已经整整16年。她从没因为痛经去医院检查过,止痛药都是自己购买的,甚至从没看过它的说明书。对于副作用,她觉得“应该影响不大”,因为“不吃实在太难受了,去医院看又太麻烦。”

像李小姐这样不经过医生诊断,自行购买止痛药的人不在少数。调查显示,在参与的8764人中,有81.32%的人“家里常备有1-2种止痛药”;75.61%的人“自己到药店购买和服用过止痛药”。自己服用止痛药原因最多的前三项是“头痛、牙痛和痛经”,分别占到了28%。

而在“世界疼痛日”期间公布的、亚洲一项首个针对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用药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在自行使用止痛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出现疼痛、感冒等不适症状时会自行买药治疗,最常买的药物就是止痛药。

在中国,止痛药销量最多的城市前五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和济南。仅济南一个城市,每个月就要销售两万多盒止痛药。粗略推算,全国每年在零售药店销售的止痛药就有上亿盒。

国人对疼痛有四大误区

国人对疼痛有四大误区

10月26日下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疼痛科,短短的三个小时里,就有近十人因为各种疼痛问题前来就诊,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一些人走进诊室的第一句话是:“医生,给我打一针吧,用最快最好的药。”正在坐诊的赵英说:“这种情况在门诊太常见了,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疼痛的折磨,常常要求用效果最好、止疼最快的药,或者要求我多开几种药,在效果不好时一起吃。”

中国人在对待疼痛以及服用止痛药这一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4个误区:

误区一,疼痛不是病,能忍则忍。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人的忍耐能力很强。临床上经常见到疼了几十年,到最后实在无法忍受才来就医的病人。大多数人觉得小的疼痛忍忍也就过去了,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

误区二,不管什么疼痛都吃止痛药。认为只要吃了止痛片就不疼了,不会自己区分疼痛类型,更不会去医院向医生求助。

误区三,认为口服止痛药效果最好,盲目自行用药。

误区四,不看说明书随意吃。很多人买了止痛药后基本不看说明书,觉得疼痛厉害了就多吃,疼痛缓解了就少吃,对药品的禁忌症、剂量和方法都不是很了解。

乱吃止痛药存在的潜在危险,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首先是对胃肠道的刺激。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严重的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如在吃钙片时同时服用止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会大大增加。

其次是导致肾脏损伤。由于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第三,引发血液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止痛药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第四,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声明,称非甾体消炎药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第五,产生心理依赖。长期服用难免会对止痛药产生心理依赖,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导致“越吃剂量越大”、“药不离身”等现象。

吃药前要先辨明病因

吃药前要先辨明病因

生活中常见的疼痛该怎样应对?能否自己购买、服用止痛药,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能辨明病因。

对骨关节疾病、类风湿性骨关节病等已知原因引起的疼痛,可以按照医生要求自行购买服用止痛药。前提是慢性疼痛已经长期存在,而且和确诊时性质相同。如果疼痛突然加重或有不同以往的新疼痛出现,需要再去医院就诊。

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剧烈疼痛,特别是头痛、胸痛、胃疼、腹部疼痛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千万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延误病情。止痛药可能会缓解疼痛的症状,但并没有解决病因,实际上病情还在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胃疼等内脏部位疼痛最好不要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对于轻微的头痛、牙痛、感冒全身酸痛等,明确原因后,可以自己购买相应的解热镇痛药。但如果连续服用三天后,没有有效地缓解疼痛,就一定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像李小姐这样长期服用止痛药缓解痛经的患者,一个月偶尔吃一两颗一般不会有副作用。自行服用止痛药一定要按照轻度-中度-重度“阶梯式”服药,不可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剂量,也不可自行增加次数。如果患者肥胖超重,或疼痛表现特别严重的,需要去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