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日本核泄漏敲响防辐射警钟

来源:网络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也牵动了人们的心。而在3月13日传出了核电厂爆炸的消息。这时,事态进一布恶化。核辐射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心上。其实,防辐射的工作,必须从日常坐起,才能真正免受辐射的危害!

辐射是什么?很多人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辐射对于我们来说,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很容易就被忽视。但其实,辐射无时无刻不存在,换个说法就是,我们是时刻遭受被辐射的威胁!

必须知道,在大自然里就存在着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在绝对温度零摄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而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辐射:有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核电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大理石地板砖,从医院的X光机到阳光里的紫外线,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台广播台的信号塔,辐射无所不在,到处都是可能成为人们畏惧辐射的对象。

各种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它们的种类很多,其中就数α射线和β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差,而X射线和γ射线的穿透力极强,所以平时在医学上用于透视的X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就是利用它们的这个特性,这种射线对于人体的伤害能力也是较大的。电离辐射一旦在人体组织内释放能量,将会导致细胞死亡或损伤。

电离辐射还可引起放射病,使人体内器官、系统发生病变。特别会引起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核事故中遭受的辐射一般是急性辐射。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例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特别注意,孕妇在怀孕期间遭受辐射,可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或畸形。

TIpS:科学“防”辐射

现在,网上流传很多防辐射的“秘笈”。例如,仙人掌防辐射、喝绿茶的、吃螺旋桨、戴水晶等等。其实很多都是骗人的,甚至坊间在出售的防辐射服、手机或者电脑屏幕防辐射贴等都极有可能是完全无防辐射功效的。最好的防辐射方法是不要去接触放射性物质,不要照太多医疗射线。并且尽量接触过着远离辐射源。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其中最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就是太阳光,其中我们平时唯恐避之不及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作用,但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损伤,表现为晒伤、色素沉积。

还有就是超声波。超声波是很高频率的声波,单靠人耳是听不到的,它对我们的生活存在着正面的意义,超声波可以形成超声波影像,作为诊断疾病之用。但是,低剂量的超声波仍然有潜在的致癌危险,而大剂量的超声波甚至会引起爆炸。

电磁辐射属于危害较小的非电离辐射。它直接来自在我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家用电器。

其中不得不提显像管电视机的辐射。一般,人们认为电视的辐射来自荧光屏,但是研究发现,电视机正面的辐射较小,反而是电视机后面的辐射值较大,甚至隔着木板、玻璃、0.1米厚的墙,辐射值仍较大。所以,专家提醒,床不要放在电视机的后面。

TIpS:多吃水果能减轻辐射损伤

新鲜的蔬菜水果能减少辐射损伤的秘密在于富含的化学物质槲皮素,它可有效抵消辐射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起到防辐射的作用。特别是芒果、苹果、葡萄、樱桃、梨、茶叶、洋葱、胡萝卜以及红酒一类食物,含有较丰富的槲皮素。

核辐射

日本的核电站爆炸事件,让人一听就很害怕。毕竟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后遗症的一些资料报道。人们很清楚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那么,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真的危害那么大吗?

我们所说的核辐射,是指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会遇到聚变反应,裂变反应产生的射线一般也只有在核电站里才有。

但是,我们其实是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因为我们体内就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市面上出售的所谓的“防辐射服”并不能防范这些辐射,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正常情况下,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而且一般而言核电站有专门的防护措施,所以它的辐射量甚至比自然环境还要小。但是,一旦发生事故,例如爆炸或者核物质外泄,便有一定的可能性破坏人体内分子的化学键,造成分子的性质改变。以致人体内的细胞受损或者死亡。

TIpS:发生核物质扩散时的简易自救

一旦确认有核泄漏的发生,要尽量不要外出,并关好门窗,听取广播过着新闻通知,及时服用预防药物。在逼不得已要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穿好浅色长袖衣裤,尽量不要裸露肌肤。避免站在下风向,不在露天的地方吃东西。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