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碘盐能抗核辐射么 理智科学对待谣盐之慌

来源:网络

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核反应堆近日爆炸并有放射物质外泄。核电站以南的部分地区辐射值是正常时期10倍至100倍。关于核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及各种预防手段成为我国民众目前尤为关注的问题。这两天更有地区出现盲目抢购碘盐等状况。碘盐到底能否防辐射,人能否过量摄入碘盐。今天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理性的看待这场谣盐之慌。

国家干预抢盐行为

2011年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近日,部分地方受谣言影响,引发食用盐集中购买现象,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群众反映强烈。为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维护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立即行动,开展市场价格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稳定价格;加强宣传,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和传言。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

核辐射究竟离中国有多远?

3月16日,本报记者对国家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柴国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王仲文、解放军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陈虎等专家进行专访。他们指出,首先,日本将核辐射的避难半径设为30公里,意味着在这之外,都不会对居民产生太大影响。我国离日本有1000多公里,目前属于安全距离。其次,未来核辐射是否会影响我国,起关键作用的是风向和风力。目前日本的风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刮,而我国位于日本西侧,中间还隔着朝鲜半岛,所以短期内放射性物质不会扩散到中国来。第三,即使风向改变,放射性物质向中国转移,大约会在2天左右到达。在这个过程中,其逐渐沉降、稀释,浓度变低,不会对中国人健康有明显影响。第四,就算发生最坏的状况,即反应堆芯爆炸,其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也仅为30—50公里,几乎不可能扩大到我国。

据了解,日本东京的辐射量已达22倍多,听上去吓人,其实这只代表环境的指标上去了,给人造成的损伤还差一大截。国际标准是,只要辐射量在100毫希以下,对身体没任何危害。举个例子,现在站在东京街头十几个小时,还没有拍一次X光片的辐射量大。

碘盐并不能防辐射

现在大家疯抢碘盐的最大原因是认为吃碘盐可以防辐射。食盐中的确是含有碘,可是含碘量足以抗辐射么?

1.碘防辐射的机理是迅速充满甲状腺,以免放射性碘被摄取,正确的方法是在可能受到大剂量放射性碘辐射之前或受辐射后立即服较大剂量碘化钾,提前服用不能预防。

2.碘盐中大量盐,碘化钾很少,起不到迅速充满甲状腺的作用。

3.我们国家离日本很远,即使飘一些过来,也很低剂量。

4.日本的核事故不知怎么发展,如果大家长期吃碘盐,可引起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盐过多对高血压等疾病不利。

5.核事故中危害更大的同位素Cs 用碘不能预防。

盲目过量吃碘盐对身体有害无益

昨日有媒体报道,浙江慈溪市一男性市民为“防辐射”过量食用碘盐死亡。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邹和群教授表示,正常人每天吃5克盐是健康的标准,但现在不少人每天摄入10克盐,长期大量吃盐会导致高血压、脑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邹和群说:“尤其是本身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的患者,一天只能摄入1.5克的盐,如果连续几天,每天食用超过10克的盐就会导致死亡。”

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摄入过量碘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减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随碘摄入量的增加而显着增高。还。目前多数报道显示,碘过量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另外,急性碘中毒会导致腹部绞痛、腹泻并便血、胃十二指肠溃疡、脸部和颈部水肿、溶血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肝脂肪变性和肾衰竭等。

小编提示:

从目前官方发布的监测结果看,空气环境并没有异常,根本不需要过于紧张。即便空气监测有变化,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也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另外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的吃碘盐会对身体有害无益。现在我们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信息,避免过度恐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