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中国拟禁25类食品添香 含乳饮料或成漏网鱼

来源:网络

卫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拟禁止包括纯乳、原味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在内的25类食品添加香精、香料,此事立刻引发全民关注。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市面流行的口味香浓的牛奶都是由乳化剂、增稠剂、香精、香料调配而成,而在乳品普遍依赖“调料”的背后,还隐伏着工艺谜云。

调查

以“饮料”之名,乳酸饮料绕开管制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市内多个超市发现,随手拿起一罐婴儿奶粉都可在配料表中看到“乙基香兰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香精素名词也不时出现在部分乳制品的配料列表中。

据现场观察,在售乳品中标明添加物种类最多的当属含乳类饮料。一款250毫升装的“X酸乳”里添加剂多达14种:羚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结冷胶、海藻酸丙二醇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阿斯巴甜、安赛蜜……

然而,由于本轮“禁香”涉及的乳品仅包括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稀奶油、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法规有明确规定者除外),现行产品分类将含乳饮料归为“饮料”,它们或将绕过此次卫生部计划的“禁香”规定。

国内着名乳业专家、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介绍:“乳酸饮料等含乳类饮料一面对消费者宣传是奶,但面对乳业监管法规的时候又总以自己属于饮料来绕开管制,往往不遵从乳业的标准。而乳酸饮料正是近四五年来发展最快的乳品种类,目前在整体液态奶消费当中占到25%—30%。实在不该让这么大一块成为漏网之鱼,并且乳饮料是添香的‘重灾区’,理应纳入禁止范围。”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九成市民都认为乳酸饮料属于液态奶的一种,应该同样禁止添加香精、香料。

反思

为何“添香”?香精业利润半数来自奶业

一位在乳品加工行业干了23年的资深行家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的UHT(常温)奶的生产加工,都是遵循“浓稠靠乳化”、“香味靠调香”这一原则进行组织生产,不加任何成分的纯UHT奶已难得一见。生产厂家通常所使用的香精是一种“纯牛奶香精”,这种香精在全国过百家香精公司中都随时随手可购得,十分好卖。

记者在网上搜索到许多销售纯牛奶香精的网站。一家深圳的香精生产企业人员透露,客户遍布全国。据估计,我国香精香料行业利润的一半,来自于奶业。

王丁棉称,国内所产的大部分牛奶,奶中的香浓都是通过人工调香方式调配出来的。牛奶的“香”,是用“纯牛奶香精”调;牛奶的“浓”,一般都是通过添加增稠剂调配而成的。“企业都误导消费者,越香浓的奶越好,接着又迎合大众口味把奶越调越香,越调越浓。而因为香精不是产品的主要成分,许多企业就钻空子不作标明,或是明明用了三四种却只标1种,蒙蔽消费者。”

广州本地的畜牧动物营养专家林树斌表示,依照生鲜乳国标的定义,纯乳里面就是什么都不能添加的,加了就不再是纯乳,特别提出不得添加香精、香料其实有点“画蛇添足”。

值得深思的是,明知添加剂多了会增大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企业为什么还趋之若鹜?一家大型食品添加剂生产商告诉记者,产品要追求口感,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它就是让产品好看、好吃、好卖,对食品加工企业不可或缺。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