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凉水冲手腕能降体温 火热夏日避暑秘诀

来源:网络

进入六月,天气更加炎热,暴露在空气中的肌肤像是就要烧着了,对于抵抗力差或者常在室外工作的人们就很容易中暑。下面为您总结夏季避暑15条小提示和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帮您度过一个健康清爽的夏日。

15个避暑小提示:

夏日避暑多喝水

1、多喝水

在炎热的天气里,你或许想要一杯冰镇啤酒。最好少喝酒,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此外,咖啡或是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尽量少喝,它们都会增加体内的代谢热量。

2、使用冰袋

可以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无需冰箱冷冻就有降温效果。

3、少吃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4、吃辛辣食物

吃辛辣食物有助于降低体温

虽然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的确难以想象,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5、温水冲澡

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虽说冲凉水澡让你听起来很诱人,但是你的身体会在凉水澡后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弥补冲澡时失去的热量。

6、女性选用芦荟产品

用冰凉的芦荟油代替保湿霜,早晚使用能够起到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

7、放慢动作

避免剧烈活动

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上7点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

8、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9、自制降温用品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个塑料袋装上,开始感觉热的时候用它们擦擦脸,你会备感凉快。

10、注意防晒

夏日注意防晒

尽量打开时间差进行户外活动。例如:11:00—12:00,还有13:00—14:00,这段时间最好躲在室内,不要进行与阳光的亲密接触哦,因为这段时间中,是每一天紫外线放射的最强时期。

11、喝绿豆汤

绿豆是很好的降暑美味,它能够让你的头脑清醒,闲暇的时候熬些绿豆水、绿豆粥来饮用,对于祛暑有很大的帮助。

12、携带遮阳伞

好的遮阳伞能够阻挡极大部分的紫外线,还能保证皮肤不被紫外线灼伤。

13、喝菊花茶

菊花茶能够降温清脑

专业人士称菊花茶能够降温清脑。

14、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合成纤维衣料容易锁住热量,而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15、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因为那里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中暑后在饮食上的四大禁忌

中暑后在饮食上的四大禁忌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避暑食谱

避暑食谱

最佳调味品:食醋。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既解渴又解乏。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