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用药须知 膏方不能滥用

来源:网络

膏方曾在我国江苏、浙江两省比较盛行,最近几年“膏方热”已席卷大江南北。服膏方者应以治未病思想作指导,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种健康理念,预防观点应当发扬光大,为增进民众健康长寿服务。然而目前,有些地区个别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分夸大膏方效果,误导大众服用膏方。膏方并非人人适宜,必须合理使用,防止滥用。

服用膏方“四宜三不宜”

膏方是药,不是一般的营养品、滋补品,不是人人都可服用的。膏方既有适宜人群,也有必须慎服、禁服的不适宜人群。适宜人群有如下四类:

一是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趋向衰退,精力不足、体力不支,需要补虚扶正,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二是亚健康人群,表现为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减退,精神体力不佳,由于劳累,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失眠健忘。

三是慢性病患者,病情已趋稳定,因病虚弱,需巩固疗效、增强体质。

四是大病之后,如肿瘤,正处于恢复期,需要调理、帮助恢复身心健康的人。

以上人群为了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可在冬季进补季节,采用边进补边治疗的办法服用膏方。

那哪些人不能服用膏方呢?一是急性病期的患者。急性病变化多端,用药要紧跟病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膏方是相对固定的,没有以不变应万变而通治百病的功能。服用膏方不能刻舟求剑,不然必食恶果。二是慢病不稳定期的患者。虽为慢性病,病情尚未处于相对稳定期,变化较多,需及时调整处方的,也不宜用膏方。三是诊断不明者。疾病诊断未明确,治疗方向难确定,中医治则治法可能有变化,也不宜用膏方。而从季节来说,只有冬季可用膏方。

“虚用实不用,寒用热不用”

开膏方有原则,医生必须根据服用者具体病情辨证开方,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如性别、年龄、体形、体质强弱。特别是基础疾病等,要辨明阴阳寒热虚实。虚证用,实证不用;寒证用,热证不用。

此外还要进一步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从食物讲,阴虚吃鳖肉、鸭肉、田鸡肉、蛤蜊肉,阳虚吃羊肉、狗肉、鹿肉。其是要坚持“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膏方只适宜于虚寒病证,不适宜于实热症证。如肝胆湿热之两胁不舒,口苦尿黄、便秘、舌苔黄腻,就不适宜用膏方。

膏方是药,专供防病治病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基础疾病不同,要辨证论治,所开膏方要因人而异、药证相符、药病相符,不能千人一方,或开大同小异的膏方。开膏方的大夫临床经验、医疗水平要相对高一些。对病情要有预见性,要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张膏方在南方要服1~2个月,在北方要服2~3个月。在1~3个月的时间里,膏方是固定的,预计病情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能出现病变药不变的意外情况。病变了,膏方就不适用了,停服后,既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又造成中药资源的浪费。

服用时间不宜早于立冬

膏方只适用于冬季,春、夏、秋三季都不适宜。有人提出“补冬不如补霜降”是不对的。今年霜降是10月24日,天气还不冷,不能服用温补药。霜降在立冬前半个月,从节气看霜降还是秋天,未进入冬天。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是潜藏的季节。过去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不养精蓄锐、增强体质,来年春天体虚了,免疫功能下降了,易得温病(传染病)。

北方地区冬季来临早,服膏方的时间可适当提早。一般可以从立冬开始,今年立冬是11月8日,到来年春节前约3个月。膏方可先开1个半月,待快服完了再开1个半月。分两次开更符合病情需要。病情变方亦变,以适应临床需要。又有利于膏体保管储藏,防止发霉变质。南方冬季来得晚,一般可从冬至开始,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到春节前约2个月。膏方可一次开,也可分2次开,随着病情的变化,膏方可作适当的调整,药证相符,药能对病,这样效果更好,以免病情变了,膏方不适用了造成浪费。

不要追求名贵药材

膏方对中药饮片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好的中药饮片,肯定熬不出好的膏方来。膏方熬制的工艺也有科学要求,处方不同,熬制工艺也不完全相同,可能同中有异,具体膏方要作具体调整,否则难以保证质量标准。包装贮存也要讲究,装膏的瓶子以口径大、直壁浅,容量以400~600克一瓶,供10~15天服用为好。容量太大,服用次数过多,膏体容易污染,为霉变提供了可能性。为防止霉变,最好放冰箱冷藏室保存。

消费者服用膏方,不应要求医师开冬虫夏草、西洋参等名贵药材,不管病证是否需要,盲目追求名贵药、稀缺药是不对的。什么是好药,对证对病就是好药。而也有个别坐堂医生为求经济利益,乱开名贵药,开大方获取提成,这是医德缺失的表现。一张膏方只能针对一个具体人,不能“一人开方,全家共享”。一个家庭的各成员性别、年龄不同,体质强弱有别,情志(七情六欲)以及基础疾病上都有差异,若共用一方,显然不合适,不能真正起到进补或防病治病的作用。健康人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不需服膏方。任意服用膏方可能产生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有可能招来疾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