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科学养生 把握冬季进补的度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 冬令进补因人而异

第二章 进补当心变“祸补”

第三章 食补的注意事项

冬季已至,这个季节的养生主要是进补,也就是中医养生中说的“冬藏”。不过冬令进补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进补的程度也不一样。要当心进步过度。不但造成浪费还会伤身。因此,注意几点食补的要求也很重要。

冬令进补因人而异

最近,气温骤降,立冬已过,在立冬至冬至之间,我们到底该如何养生?对此,专家提醒,很多健康畅销书里不少观点新颖、通俗、实用,但有部分观点我们还应因人而异,切忌盲目照搬。

昨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萝卜炖羊肉成了许多讲究立冬进补的长沙人餐桌上的主菜,不少餐饮店适时地推出了以羊肉、狗肉、驴肉火锅为主打的冬季菜单,超市更是设置了“冬令进补”专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顾。都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可中医专家却表示不分身体状况盲目进食补品的做法并不可取。

之所以有立冬进补这一说法,是因为立冬后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寒冷,通过食补为人体补充能量符合中医所说“因时”进补的原则,但以进食肉类为主的冬季食补并不适合所有人。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第八医院)中医内科主任蔡植说,类似萝卜炖羊肉、羊肉火锅之类的温补食品适合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和儿童食用,但对于湿热体质、肝火旺体质以及痰湿体质的成年人来说,多吃肉类,特别是躁热的狗肉可能出现流鼻血、口舌生疮、烦躁等症状,“三高”人群还会出现血压、血糖升高等不适症状。此外,胆囊炎患者也不宜多吃。

一到冬天,很多家庭都会拿出珍藏的人参、鹿茸等大补元气的药材和肉类一起煮,许多火锅汤料中也会加入药材,食补药补一起上,事实上对于健康人来说食补好于药补。

湖南省中医院内科副教授朱斌顺说,长江以南冬季气温比北方温和,进补应以平补为主,主要有两类食物:一类是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等;一种是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以及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枸杞子。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进补的程度也不一样。要当心“进补”变“祸补”。不但造成浪费还会伤身。

一、“冬藏”理念巧运动

错误观点:天冷了,要开始坚持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避免秋冬生病;

纠正误区: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再大汗淋漓了。“运动”是不少健康书中倡导的生活理念。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今,晨跑、瑜伽等诸多颇为时尚的运动项目早已成为白领人群“健康菜单”中的“主菜”。不过,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

冬天应提倡多运动,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从而进入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经常锻炼确实能提高抵御各种疾病入侵的能力,但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不少人在健康房猛练器械,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脱下外套散热,再继续运动,最后到淋浴房冲凉。还有部分运动狂热者,入冬后依然每天一大早身穿薄薄的单衣在瑟瑟寒风中活动,但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把握好度,避免原本出于好意的锻炼成为疾病祸害。他推荐太极拳、游泳等中轻强度运动更适合冬季。像太极拳方便易学,对运动场地要求也不高,适合大众。而游泳因在水中锻炼,无关节损伤,非常健康。但要提醒的是,游泳上岸后要当心吹风、受凉、感冒。仁济医院丁忱欢医师提醒,锻炼时适时补充水分,多饮白开水,人体才不因锻炼多汗脱水生燥。另外,力戒空腹锻炼,以避免头昏乏力、昏厥等低血糖反应。

二、应酬族年底每顿不要吃饱

错误观点:工作忙碌,频发健康问题。睡眠不好,脸色苍白,体形臃肿,体力愈来愈差,只要靠进补调养,就能解决问题;

纠正误区:解决疲劳之道在于把不足的睡眠时间补回来,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而是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体外。

因为高压、忙碌的工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精神和体力都不支,还经常担心自己得病,使健康成为最没信心的一环。最近又到年底应酬之际,从事销售、市场方面的“应酬族”成为各类美食场所常客,有些人甚至还要无奈一晚上赶上两场,带着还未完全消化的前一顿赶到下一顿继续开战,结果一顿没吃好,还要累着赶吃第二顿,饱食终餐的状态更让“应酬族”疲劳不堪。应酬桌上劝酒更是司空见惯,你来我往煞是热闹。

给年底“应酬族”一句话:经常有应酬、有饭局的人建议每顿都不要吃饱。这对于不得不赶场应酬饭局的人来说,绝对是个于己有利的餐桌小窍门。此外,饮酒过度、贪杯助兴还有害肝脏。据临床门诊上反映,现在患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越来越多。他提倡,年底应酬桌上喝酒助兴热闹了气氛,但盲目劝酒可能因此有害健康,尤其是累及肝脏。

三、三高人群进补当心变“祸补”

错误观点:很多人以为进入立冬以后就可以“大补”,只要注重进补,就能缓解疲劳状态,有益身体健康;

纠正误区:进补还需因人而异,在进补前,未能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可能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对三高人群而言,使“进补”变“祸补”。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民间历来有入冬进补的说法,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因为今年立冬不太冷,且过年早,整个冬天就相当短,不少市民在刚进入立冬以后,就开始着手忙于准备进补,市场上的一些食补书也成为首选。哪些食谱适合、哪些不适合,还需因人而异。如果市民在进补前对自己身体状况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可能导致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等。

针对今年冬天短,进补是否一定要等到冬至才能开始,提前进补未尝不可,但要注意不能过渡。尤其“三高”人群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龙华医院金志刚教授还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等,应暂停服用补膏,以免“进补”变“祸补”。很多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病患者要求膏方进补,但因其存在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施治膏方时更应谨慎。

四、小心咳嗽、鼻炎悄然袭来

错误观点:最近正逢季节转换,早晚温差大,感冒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开始活跃;

纠正误区:除了感冒、发热外,频繁进出空调房,特别是遭遇冷空气刺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因此引发,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鼻子惹祸,也可能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最近早晚温差大,有些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接踵而来。还有一部分人在未进入空调房前一切正常,一进暖气房后就出现上述症状。因为鼻子惹祸,影响工作状态。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冯云海教授说,这很有可能是鼻炎症状。一些患者往往由于不知道或不重视鼻炎,错误自行使用感冒退烧药来暂时应付,结果昏昏沉沉,一整天精神状况不佳。专家提醒,如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若自行解决,可能走入另一个误区。

冷空气刺激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冬季清晨出门要穿暖和、戴口罩。情绪激动、大哭大闹也可能诱发咳嗽发作,因此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家里不要养宠物、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螨、油烟、油漆等,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被褥要常晾晒。

五、专家建议:食补多吃“白色食物”

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无可厚非,但如果盲目照健康书按部就班也可能出错。一些健康书里的内容确实非常实用,且操作简便。但如果自行操作出错,可能问题多多。就拿结合中医传统理论的穴位按摩来说,常受读者喜爱,但万一不做仔细研究,穴位按摩错误,忙碌半天不仅无效,按摩错了还可能损害健康,责任又该谁负?此外,不能因人而异的食补也弊端多多。只有个性化、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才是上上策。

在立冬至冬至,饮食该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炒,多进果蔬,力戒温燥、辛辣刺激之物。可清炖、清蒸之品常吃,旺火爆炒之物尽量疏远,冰糖、蜂蜜因人而异,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最好餐餐佐食,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为清凉滋润佳品,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多吃白色食物,比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还可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不吃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食补的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进补”变“祸补”就要做到以下食补的注意事项。

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机体在冬天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3)补充必要的蛋氨酸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4)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5)适量补充矿物质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6)注重热食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应以热饭热菜用餐并趁热而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热菜汤,这样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

结语:我们的本意是为了让身体更好地得到补充才去进补的,如果不把握好进补的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了解以上介绍的注意点,并运用到生活当中,才能得到更好地补身效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