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如何洗手才更健康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手上细菌40万 如何洗手更健康

第二章:怎样洗手才能洗干净

如果问一个人你会洗手吗,相信换来的肯定是一记白眼,可是就是这么普通一件事,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好!能真正会洗手的人只有不到4%!

手上细菌40万 如何洗手更健康

你是如何洗手的?随便用水冲冲还是用香皂或洗手液认真搓揉?可别小看了洗手这件生活小事,它可是蕴藏着健康大学问呢!把手洗干净了,减少病菌的一个来源,我们的健康也就更有保证啦!

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有40多万个细菌,而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病菌,减少经手传播疾病的机会。那么,在洗手这个小习惯中,到底蕴藏着什么学问呢?

如何选择使用手卫生产品?

★当手部沾有肉眼可见的或蛋白似的脏物、血液、其他液体时或使用厕所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如手部无肉眼可见的脏物,可直接用乙醇类消毒剂来进行手部消毒。

★当使用乙醇类消毒剂时,不要同时使用抗菌肥皂。需注意的是,在服用药物和准备食物时,一定要养成先用肥皂、水洗手或用消毒剂擦手的习惯。

如何选择手卫生产品?

肥皂:机械性去污的手卫生产品主要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基础的肥皂。表面活性剂可以去除手上的液体、污物及各种生物体。目前市场上的肥皂有固体、纸状和液态皂液等多种产品。其中普通肥皂可轻松去除手上的多数暂居菌落,但抗菌作用较小。在抗菌肥皂中,则添加了抗菌成分,能收到抑菌效果。

手消毒液:化学性去污的手卫生产品以手消毒液为主。手消毒液包括乙醇、洗必泰、碘伏等,其抗菌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我们常用的多为含有乙醇、丙醇和异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速干手消毒液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有水剂、凝胶和泡沫型,也称为免洗手消毒剂。使用后可快速干燥,不需要使用水冲洗。70%的乙醇等和含有保湿剂的62%的乙醇泡沫产品能有效减少手上的甲肝病毒等微生物,但缺乏良好的清洁效果。

洗手也分类!

洗手是指用普通肥皂(皂液)或抗菌皂液按照“六步法”揉搓40~60秒后用流动水冲洗,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的过程。

机械性去污洗手:单纯用肥皂或清洁剂洗手,可使皮肤表面脂肪乳化并使微生物悬浮于表面,再用水将它们冲洗掉。

化学性去污洗手:若用含有消毒剂的手卫生产品洗手,则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洗手的误区与盲区

洗手为何要适度?

手部皮肤上的细菌分为常居菌和暂居菌:常居菌是指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洗清除,如板状杆菌类、不动杆菌属等。此类细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还能对抗外来微生物和在微生态中与致病菌竞争营养。

暂居菌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此类细菌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即可获得,能随时通过手传播,与感染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通过洗手可以降低常驻菌的数量和杀灭暂居菌。但洗手也要适度,以便在保护皮肤常驻菌和杀灭暂居菌两个目标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洗手时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水?

水温应在20~25℃。不应使用预先用热水器加热至37℃的水,因为这种水通常容易被铜绿假单胞杆菌等污染。如需要用温水洗手,应在使用前用热水和凉水混合。尤其需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非流动水是细菌繁殖的温床,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不但不能减少手上的细菌量,甚至能传播致病微生物。

手卫生产品应如何存放?

固体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潮湿的肥皂可为不少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最好用线绳将肥皂悬挂起来或应用多孔的皂盒并悬隔起来以避免存水。而我们家庭使用的皂液多放置于重复使用的皂液密闭容器中。最好不要在未用完的皂液中添加新的皂液,每次用完后应对容器加以彻底清洁再添加。

怎样洗手才能洗干净

文明人都知道要讲卫生,讲卫生离不开最基本的动作——洗手。究竟什么时候该洗手?最短要多久才能洗干净?洗手液、肥皂还是湿纸巾,能达到最佳的洗手效果呢?

现象一:洗手超过10秒,没有一人

大家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大多只是“在水龙头下冲冲”或是“把肥皂泡冲干净”就好了。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洗手时间不重要。有人还认为,洗太久或是洗太多次,会被人笑话“有洁癖”。

记者又来到禾祥西路的麦当劳餐厅门口观察,进入餐厅的13位用餐者,餐前洗手的只有8个,5人直接点餐,用摸过钞票的手直接拿着汉堡吃。有位受访的男市民还笑着说,除了便后,吃饭前几乎没洗过手,“我身体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所有受访市民中,坚持洗手超过10秒的,没有一位。

不过,洗手意识在学生中普及较好,尤其是在小学和幼儿园。多数孩子都了解“如何正确洗手”,甚至还能对记者示范正确的洗手动作。在厦门市实验小学,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认真地将双手搓洗半分钟以上。一位叫小浩的小学生还提醒记者:“擦了肥皂的手,要在水龙头下冲洗半分钟左右才干净。”

医生建议:控制在30秒以上

市中山医院院感科主任岳蓓说,洗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秒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清洁效果。

她提醒市民,洗手次数过多,也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手部若有裂口,肥皂的皂液会浸透到裂口里,造成细菌感染。用肥皂洗手,反复洗2-3遍,清洁效果最好,“多擦一遍肥皂,细菌就能少很多。”

现象二:脸盆洗手

小明今年5岁,幼儿园老师天天教他们回家要记得洗手,他洗得的确勤快。可是他个子矮,垫了小凳子也够不着水龙头,奶奶看他辛苦,就买了个小脸盆。他回家就用小脸盆给他装水洗手。

医生建议:在流水中进行

市中山医院院感科主任岳蓓说,这种方法看着干净,实际手等于没洗过。

洗手时,盆里的水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还是脏的,一样达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还有的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了。洗手最好在流水中进行,水龙头在上,手在下,双手下垂,让水顺手指冲下,让污垢随着水流冲走,而又不会再次弄到手上。

现象三:用洗手液或湿纸巾代替

在市实验小学,每个洗手池边都有网兜装着肥皂,据说这样做,能避免肥皂泡在水中沾染细菌,也避免学生交叉感染。

记者发现,医院、麦当劳等公共场所大多提供洗手液等清洁产品,但也有市民更喜欢用一次性湿纸巾、免洗洗手液等其他清洁产品。

白领张小姐说:“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动不动就洗手,一次性湿纸巾擦一擦也是一样的。”蓝先生说,每种湿纸巾的包装上都写着“清洁除菌”,用起来觉得比单纯用清水洗手还要踏实。

医生建议:用肥皂最干净

市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连晃说,湿纸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同时,免洗洗手液中含有化学成分,最好还是用肥皂。

连晃尤其不主张低龄学生用洗手液洗手,一方面,市场上的洗手液能否真正起到杀菌作用还值得怀疑;此外,低龄学生的皮肤比较娇嫩,而一般洗手液都是偏碱性的,对他们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再者,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也不宜用洗手液洗手。他告诫,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洗手液质量良莠不齐,选购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除菌”标志。

他还说,卫生间里的烘干机是大量细菌滋生的温床,最好少用。烘干机长期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有利于细菌的存活。洗净的双手在吹风的同时,也会被附着在烘干机内部以及出风口处的细菌所污染。如果人们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就会将病菌带入体内,从而造成眼部或呼吸道感染。最好是用干净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结语:看了上面的文章吓坏了吧,小小的手掌上居然能有这么多的细菌,而我们还经常用来它拿食物吃,用它擦眼睛!从现在开始赶紧学着好好洗手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