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灯用小柱”养生原则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光养生”助你调理体质抗衰老

第二章:揭秘古人“灯用小炷”养生原则

第三章:如何做好科学养生

养生,并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需要做的,而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需要养生。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想要“长生不老”,那就需要从年轻时候开始养生。

“光养生”助你调理体质抗衰老

阳光对健康所起的作用,可不止是晒晒那么单一。俄罗斯着名生物学家提出了一种借光养生的方法,即不同季节,要按不同的光照特点来选择食物。甚至按照不同的色彩,来利用灯光等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光养生法。

在深秋或冬末春初之际,人们总喜欢到室外活动活动,晒晒太阳,让金灿灿的阳光照一照,这样,不仅能迅速消除身上的寒意,而且还会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与空气和水一样,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着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所说,阳光早已被视为人类生存的四大源泉之一。只要正确运用,它就不仅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照明,还可以起到防病或缓解不良情绪的作用。有人将光线的这种应用称为“光养生”。

阳光不足 精神不爽

阳光缺乏,会造成人体机能的紊乱,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在冬季阳光照射时间较短的加拿大,每年都有许多人患病,它使人表现出烦躁、忧虑、嗜睡、关节疼痛、胃口激增、性欲减退,妇女比男子表现更为突出。为了躲避这个可怕季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加拿大人飞往赤道地带过冬。

在冬季和阴雨连绵的季节里,人们都会产生身体不如夏季或晴天舒展、精神不如夏季或晴天好的感觉,这都是太阳照射不足的原因所导致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Z的研究后指出,造成这种季节性病态反应的直接原因,是人体的松果腺素分泌失调;而松果腺素的分泌,是受阳光照射程度支配的。换句话说,充足的阳光,是保持人们精神向上、情绪正常的特效良药。

我国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适中,太阳赐予人类的恩惠我们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享受。在正常状态下生活的人,一般不会因太阳照射缺乏而致病的,不必杞人忧天。没有太阳光不行,阳光照射过量也不行,对“宝”,也是要合理利用的。

晒对太阳 可防治疾病

阳光不足可以致病,阳光照射可以治病。其中,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日光浴。

公元前2世纪,我们的先人们就使用了这个方法,民谚所反映的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阳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科学思想。

近代,人们还模仿太阳的光谱和光波,制成红外线治疗机、紫外线灭菌灯等,成功把它应用于医疗,服务于人类健康。在不少国家,矿工每天都要定时接受人造阳光的照射,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也必须进行“晒太阳”的项目。

美国的罗森梭教授经过长期研究,用延长日照时间、采取模拟阳光的方法治疗“季节性感情失调症”,据说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有意识地晒太阳,特别是在夜长天短的冬季尤有必要。

同时,要充分利用太阳的消毒灭菌作用,经常晒晒被褥、衣服和生活用具,以消灭可能危害于人身的多种致病因子。

晒太阳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每次20~30分钟就差不多了。

按照人群 晒对太阳

2010年度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骨密度降低在全国城市居民高发疾病顺位中,女性排第五。

在专家看来,女性骨密度降低,晒太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晒太阳也有很多讲究。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不同季节,阳光的照射强度也不同,因此时间、方法也应有所分别。

针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正确的晒太阳方式是: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每天晒1—2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人新陈代谢能力较强,钙质流失较快,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所以应尽量多晒太阳。

揭秘古人“灯用小炷”养生原则

油灯用大炷燃点,很快就会油尽灯灭,要是用小炷,就会使油灯久燃不灭。隋唐时期着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提出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这一养生主张就是“灯用小炷”的思想。

孙思邈活了102岁,是我国古代为数极少的高寿者。那么,遵循“灯用小炷”的养生原则,一般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运动不过度。

运动过度会加速身体能量的损耗,因为机体的快速磨损将会出现健康透支,继而缩短寿命。

国外有一家保险公司对1000名过早亡故的体育运动员和1000名平常体育锻炼者进行对比调查,发现体育运动员比普通体育锻炼者的平均寿命缩短5岁。这是因为体育运动员为了争夺锦标而“大炷点灯”,使机体出现了健康透支的缘故。

工作不过劳。

人体忍耐疲劳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过度劳累,就会使身体发生健康障碍。

体力劳动者过度劳累会伤筋劳骨,损脏折腑 脑力劳动者过度劳累会伤精损神,使内分泌失调,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

值得一提的是,体力劳动者感觉劳累时会自动停下来歇一歇,而脑力劳动者却常常连轴运转而不知停歇,结果脑力劳动者因为“大炷点灯”最易出现机体劳损。

近年对知识分子进行寿命调查,发现英年早逝者中,专家、学者及教授等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最高。

着名作家路遥,就是因为“用生命写作”,不知疲倦地“灯用大炷”而出现健康透支,结果只活了42岁。

玩乐不过节。

玩乐不节制同样是“大炷点灯”,会伤身折寿。

因为,人的精神和耐力是有限度、有节律的,而一旦超负荷玩乐,同样会引起体能和精神透支。

比如打麻将,通宵达旦、夜不安寝,结果致使精神紧张、亢奋无度、精疲力竭,它不但影响大脑的正常休息,而且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使心脏搏动节律紊乱、血压升降无序,常此以往地“灯用大炷”,将会提前燃尽体内“灯油”。

饮食不过量。

俗话说 少吃多滋味,多食坏肚皮。人体好比机器,适量吞吐才是符合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的。

而过量吞进,也是“大炷点灯”,不但体内消化器官无法承受,即使消化了,吸收系统也难以接纳,怎么办?只得囤积,以致出现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症等疾病。这样,还能健康长寿吗

情绪不过激。

从科学的观点解释,人的情绪有一个上下有限度的波动范围,倘若情绪波动曲线超越了上下限度,就会发生悲剧。

尤其是,人生在世,碧落而黄泉,云端而深渊,大起大落、忽沉忽浮在所难免。

因此,无论是遇到喜事还是悲事,都要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乐极,也不要悲极,只有防止情绪出现大喜大悲,遏制“灯用大炷”式的情绪过激现象,才能安全度过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生命危机,进而使自己延年益寿。

如何做好科学养生

注意一: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

《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

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

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

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注意二: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

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注意三: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

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

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

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注意四:服药饵

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

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

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

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结语:衰老,是每个人一生必经的过程。但是,我们也要乘年纪的时候多多保养,这样才能活的久,这样才算是“长生不老”。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