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8杯水不可靠 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饮水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8杯水不可靠 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饮水

第二章:盘点喝水中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很多人都听说过“8杯水”理论,即一天喝8杯水即能美肤又能养生,那么这个理论真的科学吗?人每天究竟要怎么喝水才健康呢?

8杯水不可靠 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饮水

说到喝水,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该喝多少?什么时候喝?怎么喝?喝水的诀窍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让专家来告诉你,怎样科学和正确地喝水吧!

一、“晚上不能喝水”的说法并不科学

谈到在是否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的问题,国家营养师郑育龙(微博)表示这种说法是并不科学的。需知,人体喝水是一整天的事情,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喝水,不能固定于某一时刻喝水,也没有早上喝水好晚上喝水就不好的道理。实际上,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上,反而推荐人们在睡前要喝一杯水。但是这杯水的量需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为50-200ml,因为喝多了可能导致半夜起夜,反而影响睡眠质量。之所以推荐晚上睡前喝水,那是由于人在睡眠状态下,血液的粘稠度会上升,而睡前适当喝水,能够起到稀释血液浓度的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脂、高血栓等疾病。

二、每天必须喝水2000ml吗?

面对网络上密密麻麻的各种喝水秘籍高招,网友们唯一的感受便是晕头转向。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我们该信哪一种呢?比如喝水,有人斩钉截铁地表示人必须每天喝2000ml以上才可以,也有人出来呼吁喝太多水会导致身体浮肿,不用喝那么多也没关系。郑老师对此这样解释:“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应该摄入至少1200ml的水,但这1200ml不能分一次两次喝完,而是分为全天各个时段摄入,每次100-200ml不等。除此之外,饮水量还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环境、气候、运动量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夏季在户外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较多,饮水量至少应该达到2000-3000ml,而冬天出汗量少,1200-1500ml就足够了。”

除了强调正常人在季节不同运动量不同时该摄入的水量,郑老师专门提到了一些疾病患者的饮水量。他表示,对于一些患有结石、痛风、高血脂的患者来说,不管是什么季节、出汗量大不大,每天都至少需要摄入2000ml以上的水,才会对病情好转更有帮助。但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疾病患者,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一次性将水喝完,而是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分为全天候各个时段摄入。

三、运动前喝水还是运动后喝水?

不少人其实对运动前后喝水的问题相当纠结。有人认为,运动前喝水不利于运动过程中的发挥,也有人认为,运动后马上喝水容易造成猝死或者其他的身体问题,那么运动前后,究竟该如何喝水?对此郑老师表示还是要遵循饮水原则,即少量多次。运动前可以喝水,但最好就一两口;而运动后因运动过程中大量失水,则更应该补水,但一次的量应控制在300ml以下;运动过程中的补水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我们在观看网球赛或者足球赛时不难发现,运动员每次休息必定会到休息区去喝两口水,或者吃一两只香蕉进行能量的补给。但不知道你是否有仔细观察到,运动员每一次补水,必定不会是一整瓶水灌下肚,而是喝两三口就能够满足。郑老师表示,运动中进行补水时,需要注意根据运动强度的大小的不同,分5分钟~10分钟一次不等进行补水,每次补水量一般为100~200ml,切忌每次补水的量过大,也不赞同补水频度过高。

健康提示:

虽说喝水对身体好,但是各位网友也要知道“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真正含义。我们每天应该摄入的水量为1200~2000ml,但是这个数据是基于每个人的真实健康状况、所处环境、进行工作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的。还是一句老话,网友们在接受营养知识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具体情况的具体判断,而不应该生搬硬套网络上得来的理论知识。同时在喝水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少量多次。相信掌握了自身健康状况和遵循正确喝水原则的你,一定能够科学喝水,喝出健康来!

盘点喝水中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地球70%的表面和人体70%的成分,都由水组成。这个惊人的重合充分说明了,水对人类有多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为吃一顿饭绞尽脑汁,却不会为喝一杯水煞费心思。大多数人觉得,喝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拿起杯子“咕嘟咕嘟”一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吗?其实,喝水的学问远不止这些。喝水的时间、量的多少,都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近期,美国“梅奥诊所网”就撰文,揭露了11个喝水中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保健水应该怎么喝

肥胖:餐前餐后喝杯水

人体内的很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水”里进行。有了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身体的代谢机制正常运转。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一小杯水,增加饱腹感;饭后半小时,再喝一小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助于保持身材。

感冒:喝更多的水

《纽约时报》2011年1月21日撰文指出,感冒时多喝些水或纯果汁,对于疾病康复很有帮助,因为有助于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让人感觉呼吸舒畅。此外,如果发烧了,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要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多喝水不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调节,促使体内病菌迅速排出。

便秘:大口喝水

便秘的成因简单地讲有两条:一是体内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肠道等器官没有了排泄力。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告诉记者,中医认为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人体缺少津液,大口喝水能起到迅速补充津液的作用,从而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建议,便秘的人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些膳食纤维效果更佳,所以最好每天喝一杯高纤蔬菜汁。

呕吐:喝点淡盐水

呕吐是人体吃了不洁食物后,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为避免严重呕吐或腹泻后引起的脱水症状,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来补充体力,缓解虚弱状态。

上班族需要四种水

排毒:清晨一杯水

很多人都知道早晨喝杯水对身体有好处。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剂”。此时的细胞像一个干燥的海绵,会捕捉喝进的水,并在40分钟左右排出。这是个重要的排毒过程。淡盐水、蜂蜜水、白开水都非常适合早上喝。姜良铎提醒,早上别喝太凉或太热的水,温度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烦躁:多多喝水

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活激素”,而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如果辅助体力劳动,肾上腺素会同汗水一起排出,或者大哭一场,它也会随着泪水排出。

减压:做决定前喝杯水

英国东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喝杯水,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使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更出色。而对于上班族,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决定之前喝杯水,可以帮助头脑变得清晰。

不渴:也得喝水

香港卫生署曾做过一项调查,有1/3成年人每天喝水少于6杯。上班族工作忙碌,常常半天也顾不上喝一口水。美国“水健康”网站指出,当人们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因此,上班族应该形成良好的喝水和排尿习惯,每1小时喝一次水,每2—3小时排尿一次。

老人的水要小口喝

睡前:抿上两口水

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老人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但要注意,睡前喝水不能过多,老年人有起夜的习惯,如果因喝水而造成睡眠不好,反而得不偿失。

洗澡后:慢慢喝水

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会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说,老年人体质较弱,心脏承受能力没有年轻人强。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水应特别小心。最好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否则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运动后:跟着心跳喝

老人在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如果立即大量饮水,水分积聚在胃肠道里,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喝水时,尽量保持速度平缓,喝水的频率最好与心跳频率接近,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

结语:因此可见,喝水要因人而宜,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都有自己的饮水方式!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