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健康与生活 解读国人为什么一定要穿秋裤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健康与生活 解读国人为什么一定要穿秋裤

第二章:冬季不做冻美人 衣食住行全面保暖

第三章:专家支招 教你六个防寒小窍门

秋裤穿还是不穿,这是个问题。很多爱美的MM到了冬天情愿忍受“美丽冻人”的痛苦,也不要在身上加一条秋裤,而这样却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穿秋裤呢?冬季养生有什么保暖妙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健康与生活都有哪些冬季保暖方法吧!

健康与生活 解读国人为什么一定要穿秋裤

“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1953年,苏联遗传学家李森科对斯大林说这句话的时候,数以亿计的秋裤没有经过任何论证,正源源不断地在中国强制推广。在西方,辫子(Chinese pig tail)、小脚(Chinese hoof)和秋裤(Chinese legging)是公认的中国三大陋习象征。放眼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的人民穿着秋裤:中国和北朝鲜。

细数不穿秋裤的4大悲剧结果:

1、关节炎

不穿秋裤,受到伤害最大的是膝关节。因为膝关节的皮下脂肪组织比较少,缺乏一道天然的保护层,就更容易受寒冷的影响。

易发指数:★★☆☆☆

危害指数:★★★☆☆

措施:保暖要从腿脚开始,长到脚踝的羽绒服则是室外最强大保暖服装,至于鞋子嘛,你不知道当下流行UGG吗?光脚伸进羊毛里,简直可以去街头卖报!至于成箱团购暖宝宝,如子弹夹一样贴满了腰有用吗?中医有句话,叫做“寒邪是阴,易袭下位”。下肢是女性的薄弱环节,暖宝宝的供热范围局限于腰部周围,对于下肢保暖来说作用很有限。

2、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性脂膜炎是一种因寒冷引发的皮肤病,算是冻疮的表亲。在凉气刺激皮肤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表皮血流不畅,保暖不好但脂肪较厚的大腿等部位,就容易出现紫红色的、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它发起威来也是很可怕的,会痛会痒甚至还会溃破,红肿部位严重时会发生溃烂,甚至留下难看的疤痕。引起诸多不便。

易发指数:★★☆☆☆

危害指数:★★☆☆☆

措施:预防寒冷性脂膜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暖,并补充高热量、多维生素的食物。即使患了寒冷性脂膜炎也不用太担心,只要适当增添衣裤,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外敷,数周之内便可自愈。

3、坏脸色与大肚子

中医说作为一个女人,如果不是让自己身处一个温暖的环境里,就多少会影响血气运行,而血气是好面色之本。至于贪凉贪靓,都会让自己有一个大肚子:子宫是全然不能受凉的部位,无论你是喝冰咖啡,还是穿低腰裤,当腹部感觉寒冷的时候,脂肪就会囤积在子宫周围保暖,那么,别以为是自己每天坐着才出一个大肚子的,其实那是被冷出来的!

易发指数:★★★☆☆

危害指数:★★☆☆☆

措施:从立冬开始就戒了凉水、冰咖啡,改喝热性的红茶和普洱,超市里卖的益母红糖,简直让人热血沸腾啊——它居然加了胡椒!不过真是保暖养颜必备女性圣物啊。其他的,几乎所有的红色食物都可以起到温暖效果——枸杞、红枣、核桃、芝麻……冬天吃阿胶的好处就是春天的时候会有血色很好的脸色。

4、生殖疾病

对男性来说,寒气会使前列腺敏感地带发生腺体收缩,造成慢性充血,加剧前列腺液的滞留,导致尿频等症状。对女性来说,危害更严重,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情趣。

易发指数:★☆☆☆☆

危害指数:★★★★☆

措施:调养宫寒,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在饮食上,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多吃温阳的食物,例如羊肉、韭菜、核桃、桂圆、枣、花生等。再则,宫寒的人要多运动。虽然宫寒的人偏于安静沉稳,运动多了易感疲劳,但“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

番外话:秋裤是怎么来的?

话说在秋裤发明之前,全世界的人类哪怕在三九严冬,也只穿一条单裤。古代的中国人与日本人都也都穿着单层布的汉服与和服,赤足踏着木屐行走于雪地中。由此可见,即使在最寒冷的天气下,人类的双腿也不需要一层以上的布包裹,这是从猿到人几百万年的进化历史决定的自然规律。

1945年,苏联领导人一直担心中国有朝一日强大起来会收复外兴安岭、西伯利亚和外蒙等地区。斯大林命令,必须找到一种办法,使中国永远地失去苏联远东地区。1952年,苏联杰出的遗传学家李森科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叩响了斯大林的办公室门,献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计策:让中国人穿上秋裤,永远失去在苏联远东地区生存的能力。

于是乎在秋裤的“溺爱”下,人体骨盆肌肉弱化,受损后恢复变慢,造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产后坐月子现象。秋裤能使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退化,导致足球水平的落后。而北朝鲜由于物资短缺,布料不足,秋裤比中国的单薄许多,反而使北朝鲜的足球水平高于中国。秋裤的一些长效、隐性的负面作用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导致腿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静脉曲张,以及造成O形、X形腿等。这些不易察觉的效果累加起来,终于使中国人民不再适合在外兴安岭、西伯利亚和外蒙等地区生存。1953年,斯大林不放心地询问李森科,对秋裤的效果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时,李森科自信地说:“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而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穿了58年秋裤。

外国人的耐寒能力是如何炼出来的?

而如果不穿秋裤,为了耐寒,我们必须紧急对我们的腿部抗寒性进行与秋裤保暖效果相反的受寒锻炼。腿部热量是由肌肉中的线粒体产生的,而线粒体能量转换的效率决定了腿部抗寒的特性。决定线粒体能量转换效率的基因坐落在线粒体自带的DNA中,而不在人的细胞核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由于下一代的线粒体100%遗传自母亲,而父亲的线粒体不能传给后代,这种独特的母系遗传决定了只有该民族的女性进行受寒锻炼才能对下一代的基因产生影响。

日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日本人主动对本民族的女性从小就开始进行受寒锻炼,以提高整个民族的耐寒性和体质。日本的女孩一直光腿穿短裙,哪怕是在三九严冬、冰天雪地里。被锻炼出来的抗寒基因通过日本的一代又一代伟大母亲传给孩子,现在日本的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已经高度发达,一个副产物就是日本足球水平的突飞猛进。

在中国妈妈辈的观念里,“冻着”总要出事,但“捂着”却肯定没大错,所以饭要吃热的,茶要喝烫的,坐月子千万不能受风,天冷了得多穿一点,秋裤不行还有毛裤、棉裤,总之要自己从里到外暖一些。为了年轻时时尚风光,不注意腿部保暖,老了可是要受罪的。

冬季不做冻美人 衣食住行全面保暖

冬季最怕冷的人群要属女性了,因为女性的血管要比男性血管要细,经过的血液量相对较少,加之本身的体制比男性差,女性就更需要保暖了。身体暖和,新陈代谢就会提升,免疫调节能力也会好起来。

衣——四肢背部 重点保暖

保暖不必全身都穿得严严实实,只要重点部位暖了,全身也会跟着暖。

首先,手脚四肢要暖。很多人明明身上的衣服穿得够多,可手脚就是暖不起来。手脚容易冰冷的人,外出时不妨戴手套穿厚袜御寒。手脚冰冷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平时还可以多泡泡脚,改善血液循环。

其次,背部要特别注意保暖。人体躯干的正面比较不怕冷,易受寒的其实是背部。

掌握两大保暖重点部位后,就可以按需采取保暖措施,例如过敏气喘的人不妨围上围巾保护气管,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风过的人应戴顶帽子,以免脑部血管瞬间收缩引起危险。

衣服材质方面,羊毛保暖效果最佳。空气传导热能的速度比水慢,如果织物中的水分少、空气多,吸湿排湿性强,就有助于保暖。

在天然材料中,只有羊毛具有吸湿发热的功效,再加上纤维卷曲、孔隙多,保暖性高。冬天可穿羊毛内衣或背心保暖。但由于天然材料价格贵,市面上销售的多是人造纤维制品。例如保暖内衣,大部分添加了有发热作用的远红外线陶瓷粉成分,及具有吸水性的天丝棉、莫代尔纤维等。

由于发热效果的好坏难以用肉眼判断,在购买前,要先摸摸看布料是否舒适,触感越接近天然材质越好。

食——海带紫菜 要多吃

穿对衣服,可以保暖。而吃对食物也可以让你由内而外暖和起来。

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是御寒首选,到了冬天,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本来就会比较多,本能会驱使我们去吃热量较高的食物来帮助身体产热,所以冬天多吃一点没有关系。

光是摄取糖类、蛋白质和脂质还不够,B族维生素以及镁、锌、铁等矿物质,都是人体产热不可或缺的。冬天不妨适当多吃些瘦猪肉、深绿色蔬菜、全谷类食物、海鲜等。另外,甲状腺激素可以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让体内不会储存过多热量。

冬天可以多吃海带、紫菜补充碘,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咖喱等,也可以刺激身体发热。

冬天容易肚子饿,一不小心就吃太多。吃饭要细嚼慢咽,一餐最好吃20—30分钟,可以选择需要多咀嚼、热量低的食物,例如竹笋、茭白等。

住——保暖通风两不误

冬天,门窗是室内热量损耗最大的地方,因此,不开启的门窗宜用布条或胶带封好,但不能把整个房间全部封闭起来,要处理好保暖与通风的关系。

许多家庭的暖气比较足,或把空调温度调得过高,如果室内不通风,很容易引起胸闷、头晕等不适。最适合人的外界环境温度是18—25摄氏度,室内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最好。

建议在白天天气好时打开门窗,让阳光射进室内,调节室温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避免引起呼吸道疾病等不适。

许多人睡觉时会使用热水袋取暖,但要注意安全。热水袋不要紧贴身体放,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冬季保暖最好避免使用无法控制温度的保暖器具。

行——散步按摩 身体不冷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因为懒,才会让人越来越怕冷。

多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身体就不会怕冷了。建议每天散步,搭配深呼吸与提肛动作。

不过,冬天韧带的弹性与关节的灵活度都会降低,容易受伤,运动前必须热身;运动后则要赶快把汗水擦干、穿上外套,以免寒气顺着张大的毛孔入侵体内。

除了运动,按摩也可以达到全身暖和的功效。可以把双手搓热,每天花5—10分钟按摩背后的命门穴、肾俞穴、关元。

专家支招 教你六个防寒小窍门

1.头戴帽,不易寒

专家说,头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头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头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头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头皮,加快血液循环,也能保持头部暖和。

2.保暖先暖脚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专家说,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

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3.衣服不能太紧

“很多人认为,衣服裹得越紧越暖和,其实不然。”专家说,衣服太紧太厚,不但会限制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血液循环。

所以冬季穿衣感觉温暖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老人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年轻人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低,应以保暖为主,但切忌捂得过厚、出汗。

4.戴围巾别捂嘴

据美国媒体报道,围巾可不能当口罩用,但很多人戴围巾时,却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童朝辉说,这种做法对健康很不利。

因为围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就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5.室温不要太高

冬天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出一进很容易受凉。童朝辉说,冬天室温应该稍凉一些,温度保持在18℃—20℃为宜。如果能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一下室内湿度就更好了。

6.门窗不应太封闭

专家说,冬季室内要多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结语:冬季还是应该以保暖为主,虽然适当的“冻”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不过天寒地冻时保暖才是王道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