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胡吃海喝乐翻天 打响春节健康保胃战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胡吃海喝乐翻天 打响春节健康保胃战

第二章:春节护胃 饮食坚守“八分”原则

第三章:巧喝4款粥 缓解春节肠胃压力

春节就快到了,最近很多人都不停的赴各种场合的宴席,什么公司聚餐啦、朋友相会等等,连春节在内最起码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是胡吃海喝!春节前后正是胃病高发时期,面对胡吃海喝的情况有什么保胃措施呢?养胃有什么好的养胃食谱呢?

胡吃海喝乐翻天 打响春节健康保胃战

春节眼看就要来了,各种吃喝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答谢会、团拜会、部门公司聚餐,这方吃罢那方吃!据专家介绍,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胃病的多发期,究其原因,都和胡吃海喝,不节制,不会吃有关。那么春节我们怎么吃?怎么养胃呢?

保健篇:春节4招全面护理肠胃

1、首先要注意饮食,掌握好一个量和度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春节是一年里最大的一个节日,在那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大鱼大肉。但是大家千万不能被春节时这样满桌可口的菜肴给迷惑了,要知道适量、适度对于肠胃才是最好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春节黄金周期间,亲朋好友的相聚比较多,容易让生活变得没有规律,这对每个人的胃肠都是一种莫名的伤害。因此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3、对于外出的朋友,合理的行程也很重要

一定要时时注意不同地方温差的变化,好好保护自己的胃。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告诉大家,如果晚上洗个热水澡,加快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洗去假期多日活动所带来的疲乏。

4、如果出现胃酸过多的症状,也不要过分惊慌

你可以选用一些适当的药物,如果没有好转去医院就诊是必不可少的。

疾病篇:老胃病过节勿忘少吃多餐

对于已经患有胃病的朋友春节尤其需要注意,不能因为过节而放纵自己,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有胃病光治不养永远也治不好。正在服药的胃病患者除遵医嘱按时服药外,春节期间也不能忘了养胃。

1、胃溃疡患者要少量多餐

春节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每天可安排5-6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食物宜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对胃有保护作用的食物。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忌食煎炸食物。同时忌食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2、浅表性胃炎患者少吃多餐

浅表性胃炎患者除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外,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食物。烹调方法仍然是宜蒸、熬、煮、氽、烩等,忌煎、炸、烧、生拌。可适当进食一些奶油和黄油,以抑制胃酸分泌。浅表性胃炎一样要少吃粗纤维多的蔬菜,忌咖啡、浓茶、烈酒、辣、酸、芥末及过甜的食物。

3、萎缩性胃炎患者少量多餐

萎缩性胃炎患者一样建议少量多餐,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帮助消化。宜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对于所有的胃病患者,都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了,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同时加强维生素的补充,多吃富含维C的蔬菜和水果。

急救篇:旅途中突发胃痛按内关穴缓解

坐火车,或者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胃疼,或心脏疼痛,当时也没有药,教您一招,可以马上按压两侧的内关穴,一定要用力。

取穴: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把手掌向上平放,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腕横纹上,这三个手指的两根筋中间为内关穴。

方法:可以请别人来,也可以自己按压。按的时候要使劲,使劲按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有一些敏感的人甚至可以感觉到心脏立刻就有感觉,疼痛就可以得到缓解。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如果心脏不舒服,内关穴是急救穴,可以按着内关穴拨打120急救。

提醒:如果按压内关穴后还是没有缓解,一定要紧急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春节护胃 饮食坚守“八分”原则

春节期间,工作聚餐、走亲访友又必不可缺,这让本已足够的饮食又增加了几分,使得很多人在节日期间引发由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

食但至八分

饮食要科学,第一要素就是不要吃得太饱,尤其是晚餐。

一般而言,七分、八分饱完全能够维持人们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需要。

1、吃得太多,会增加胃的负担

胃是人体重要的支持器官,中医誉为后天之本,没有胃的正常工作,就不能容纳营养物质,输送营养精微,经常处于过饱状态,会造成胃的许多慢性病变。

2、吃得太多还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过多的应酬、家宴等,人们容易进食过多的脂肪、糖、蛋白质等,冬天休假大多数人又不愿意参加运动,就会造成代谢紊乱综合征血脂增高、血糖异常,尿酸也会升高。

3、过饱饮食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患者,在治疗用药的同时,必须注意养胃,养胃就是要吃得少一点,容易消化一点,且不要用刺激的食物伤害胃黏膜。

必须确保大米、面粉等用量,不能用零食代替。配用粗粮,如大麦、荞麦、玉米、高粱等等。同时,切记睡前勿进食。

海鲜应该尽量熟用,不要生吃,生吃过多,稍有不甚,会感染少见的寄生虫病,危害很大。

饮以茶代酒

人们常说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这句话是有条件限制的。

对于年龄不大,动脉硬化不明显,消化道、心血管、呼吸系统还比较正常的人,每天喝100毫升黄酒或葡萄酒才能活血通脉。

对于有脂肪肝的人则不应该喝酒,否则易造成肝硬化。年龄大的人更会加重动脉硬化等。

酒精含量高的白酒更应避免。长期饮酒,尤其是喝烈性酒,对胃刺激较大,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

春节期间,不要贪杯,可以茶代酒。天冷了,多饮些铁观音、普洱茶等,会对身体有所帮助。

但是,茶不能太浓,过浓反而导致胃的不适。高尿酸血症的人,尿酸较高,茶中过多的鞣酸与尿中的尿酸结合,易造成尿路结石。

睡眠不好的,睡前也最好不要喝浓茶。

果择而选之

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糖、有机酸等,对于人体的代谢很有帮助,我们须每天吃水果。春节期间,亦是如此。

对于水果的食用,不能千篇一律,不要完全根据个人爱好选择。

简单地说,水果有温、凉属性。橘子性温,多吃了会上火;生梨性寒凉,多吃会伤脾胃;苹果多含鞣酸,多吃了会便秘。

草莓、杏子等含草酸、金鸡钠酸等,代谢后形成过多的酸性物质,甚至引起酸中毒。柿子吃多了会造成肠液减少,引起大便干结。

在炒货类食品中,瓜子、花生、栗子等炒货,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种微量元素,少量食用对防止高血脂、动脉硬化有一定好处。

但是其热量大,不能吃太多。瓜子吃多了会上火,引起口腔溃疡。栗子多吃了,还会引起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肠道功能不好,多吃了这些坚果类干货则容易腹泻。

平衡饮食食谱

主食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等,每两天食用50克以上高粱、荞麦、红薯、芋艿等粗粮。

蔬菜300~500克,主要是青菜、大白菜、芹菜、黄瓜等,其中冬瓜、萝卜有祛湿降浊作用,多食用,有利于春节期间的消食。

水果200~400克,苹果、香蕉、西瓜等都可以吃,但须注意体质的针对性。

鱼、虾类50~100克,最好吃淡水鱼、深海鱼、河虾。

禽兽肉50~75克,以牛肉、鸭肉、鸽子肉等为好。

蛋类25~50克。

奶类300克。

豆制品30~50克。

烹调用油少于30克,盐少于6克。

少量吃些瓜子、花生等坚果类干货,多饮水,多注意运动。

巧喝4款粥 缓解春节肠胃压力

春节自然免不了大鱼大肉,可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就会增加人的肠胃负担。另外,在寒冷的冬季,身体进入“能源危机”时期,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能量消耗、基础代谢都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国古代医学认为,食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因此,在春节期间,喝粥可以帮助人缓解肠胃压力,同时还能滋补身体。

大米决明子粥

原料: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

制法: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黄,取出待冷却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熟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

适用:适合春节期间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玩游戏,久坐不动人群。

用法:每日1次,连服2周。

榛子枸杞子粥

原料:榛子仁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榛子仁捣碎,然后与枸杞子一同加水煎汁,去渣后与粳米一同用文火熬成粥即成。

功效:养肝益肾,明目丰肌。

用法: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食。

适用:长期缺乏运动者。

黑芝麻糙米粥

原料:糙米 1杯,黑芝麻 2大匙,白砂糖适量。

制法:糙米洗净沥干;锅中加14杯水煮开,放入糙米搅拌一下,待煮滚后改中小火熬煮45分钟,放入黑芝麻;续煮5分钟,加白砂糖煮溶即成。

功效:帮助排除宿便,轻盈体态又不失营养。

适用:如果天天坐着打麻将,不妨晚餐时尝试一下。

胡桃姜汁红枣粥

原料:糯米200克,胡桃仁100克,姜75克,红枣10颗,红糖1大匙。

制法:红枣、胡桃仁洗净;姜去皮,磨成姜汁备用。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3杯水煮开,加入所有材料煮30分钟至软烂,再加入红糖煮匀即可。红糖本身具有滋养的作用,与姜一起煮更具活血暖身的功效,最好不要以其他糖取代,否则会减轻药粥的功效。

功效:胡桃仁含有丰富的铁及维生素E,搭配姜与红枣更有补气、养血、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色红润的功效。

适用:坚持穿少,展现魅力的女性,如果已经受寒更要尝试此粥。

注意:煮药粥,毕竟是用中药同谷米同煮的,所以,应选用砂锅为好;如果没有砂锅,也可用搪瓷容器代替,一般不用铁锅、铜锅、铝锅。按照中医传统习惯,煎熬中药最好是用砂锅,因为砂锅煎熬中药,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来,并可避免因用铁锅煎熬所引起的一些不良的化学反应。

结语:春节期间家人、朋友相聚一堂不免会吃多喝多,但一定不要忽视对胃的保养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