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糖友养生保健 衣食住行四方面守护你健康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糖友养生保健 衣食住行四方面守护你健康

第二章:“抗糖”取点儿“外国经”

第三章:糖尿病与冠心病如影相随

在国外,人们把糖尿病称为“沉默的杀手”,一旦患上糖尿病各种健康烦恼就是接踵而至,因此在生活中糖友们要格外注重保健。那么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糖友养生保健 衣食住行四方面守护你健康

刚戴上“糖尿病”的帽子时,你可能知道,再不能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食,但需要你做的改变其实更多。

衣:宽松透气选全棉

选择宽松衣物。紧身衣或许能展示你修长的腿,但对血液流通确是个极大的束缚。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糖友皮肤感染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

每天换内裤。由于高血糖作怪,糖友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这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很容易引发尿路感染。良好的卫生状况能够减少感染风险,糖友务必做到每天更换内裤。

鞋袜非常关键。一双鞋毁掉一双脚的惨痛个案时有发生。要时刻记住,糖友的脚比健康人“金贵”得多。鞋子要选择厚底、圆头、透气性好的,袜子要选择浅色、棉质、开口宽松的,春秋季宜穿运动鞋,夏季别穿拖鞋,应选择能包住脚尖和脚根部的凉鞋。

季节交替多上心。虽然说糖友不用比健康人多穿一层,但保暖工作确实要更用心。因为糖友更容易被感冒缠上,一旦缠上好起来也更麻烦。季节交替时气候变化大,这段时间尤其需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食:控制总量多吃菜

控制摄入总量。糖尿病患者其实什么都能吃,关键在于控制好总量。除了主食外,要把一天吃的各种副食如干果、水果等都算进来。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该吃多少没有一定之规,可向内分泌科的医生或护士请教,了解自己每天吃多少、怎么吃合适。

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每餐主食不超过2两。为了降低餐后血糖,可以一天六餐,方法是把每餐主食分出半两,放在加餐时吃,这样一天的总热量仍不变。比如在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睡前分别吃点水果、饼干等食物。

甜食、油、盐要少吃。少吃甜食、油炸食品,每天的钠盐摄人量控制在6克以内。还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多吃高纤维食物。饮食太精细不好,多吃粗粮、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纤维素可将食物包裹起来减少其与消化道的接触,延缓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关注食物升糖指数。“升糖指数”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和参照食物(葡萄糖)相比两个小时内使血糖升高的能力,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要少吃。含糖量较低的果蔬有西红柿、黄瓜、西瓜等,西瓜的含糖量低.但升糖指数高,所以也不能多吃。

住:备好皮尺血糖仪

血糖仪。通过血糖仪做好血糖记录,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也是医生了解疗效、调整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血压计。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很高。除了血糖,血压也是重点观察对象。它能帮助你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预防意外的发生和疾病的恶化。

体重秤。电子秤能让你随时对体重保持敏感,只要一升高就应及时管住嘴。建议最好选择数字显示重量的,坚持每天称一称。

皮尺。研究表明,腰围超过90厘米的男性和超过80厘米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确诊糖尿病后也要时刻关注腰围的变化。

药盒。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要吃的药越来越多。买个药盒来当“助手”吧,它会有3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早、中、晚,既方便又能减少你吃错药的风险。

行:带点零食再出门

穿鞋前要先检查。穿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鞋内是否有小沙粒等异物。糖尿病患者感觉相对比较迟钝,有时足部被小沙粒、瓜子壳等异物硌破了也感觉不到疼痛,而这有可能会引发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备好零食再出门。外出时应随身带点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一旦出现饿得厉害、四肢发软、心跳加快、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就应及时吃点零食。

带张医疗信息卡。信息卡上要注明你患有糖尿病,以及你的姓名、你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住址、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糖果等零食放的位置。

出门运动讲究多。对糖友来说,家务劳动和悠闲散步的运动量根本就不够。运动前要测测血糖。如果出门前高于16.7mmol/L,暂时就不宜参加运动;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则要加餐后再运动,这样可以预防低血糖。糖友每周应运动5次,每次至少30分钟,建议在餐后一个小时进行。

“抗糖”取点儿“外国经”

国际糖尿病协会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超过3.5亿人患有糖尿痛。新年伊始,我们不妨取点儿“外国经”,看看外国专家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何高招。

加拿大:特别强调饮食习惯

“平衡的饮食习惯胜过一切,古训说,食物的种类要多,但量要小。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金科玉律。”米拉尼·马克多是加拿大一名营养治疗师,她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减少苏打饮料、糕点、冰激凌、巧克力和含大量玉米糖浆的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量。

德国:严防体重超标

肥胖者占13.7%,超重者占36.4%,这两项加起来,德国成年人有一半超重和肥胖,他们得糖尿痛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6倍。德国萨克森州保守派议员范德维兹因此提出,应该向体重超标的人征收“肥胖税”,尽管范德维兹的提议遭到了政治对手的激烈反对,但德国不莱梅雅各布大学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德国民众同意向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征税。

美国:自我管理是关键

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AADE)曾经表示,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其中包括饮食、运动、监测、药物、解决问题、健康应对和风险减少7个方面:在AADE的“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中,50%的资源分配给糖尿病预防,40%是糖尿病控制,而治疗保健方面则只占10%的资源。由此可见,预防与控制是何等重要。

日本:回归传统饮食

日本是个长寿之国,然而日本的糖尿病发病率前些年也曾一度增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美“洋快餐”对日本人生活的渗透,在日本,很多人早餐会选柽面包、牛奶、黄油、炸甜甜圈等,成年人吃这些食品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从而诱发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为了阻止这一趋势,日本政府除了规定男性职员腰围尺寸以外,还倡导人们回归日本传统饮食,并且提倡“低盐、低油”。

英国:每周“冲刺”三分钟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周三次、每次不到一分钟的健身自行车“冲刺”练习可能足以预防甚至治疗lI型糖尿病。他们要求志愿者在健身自行车上进行两组20秒冲刺练习,一周锻炼三次。练习时,志愿者在短时间内的运动强度远远超过其他运动方式所能达到的程度,再加上一些热身和放松运动,一次健身约需10分钟,6周后,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胰岛素功能改善了28%。

糖尿病与冠心病如影相随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冠心病、脑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还常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在降糖的同时,注意降脂、降压和抗血小板凝集。其中,抗血小扳凝集被认为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基石,而阿司匹琳是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级预防药物。

一级预防非常必要

一般人在发生急性心梗时,往往会剧烈疼痛,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因而常有感觉减退,1/3以上的患者在心梗急性发作时并没有胸口疼痛的典型表现,甚至在出现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这种无痛性心肌梗塞死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要比非耱尿病人群提前5-10年,许多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

大部分患者不知道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不知道除了严格控制血耱外,还要防范心血管并发症,要严格控制血脂、血压等。很多患者一看自己的血糖指标正常就以为万事大吉。因此,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和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非常必要。

标准治疗策略“ABC”

目前倡导积极推广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的标准治疗策略ABC:即血糖管理+阿司匹林(A)、血压控制(B)、血脂管理(C)

临床研究显示,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阻断血小板激活,防止血栓形成,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从而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结语:糖尿病很可怕,它的并发症真的让很多糖友们吃不消,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调理好身体、控制好血糖。(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号:2012.02,作者:冯凭、王少华、翁建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