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教你如何躲避静电现象的危害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避静电 我有妙招

第二章:5招教你避免静电危害

第三章:肾虚信号:人体静电强

天气干燥,人就容易产生静电,虽然说这点电不至于危害人的生命,但是频繁的触电也让人感觉到非常的烦躁。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几招如何避免静电的危害。

避静电 我有妙招

在气候干冷的春季,人们经常出现被“电击”的现象。尤其在居室与床铺上,只要一动,就有被电“蜇”的可能;特别是脱毛衣时听到“嚓嚓”的声音,在晚上光线暗时还能看到绿色的火花;或者在铺有地毯的房间行走时,也有这种现象发生……让人厌烦,但又无计可施,这都是静电惹的祸。

人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体外污染源静电;二是生理源静电。

关于体外污染源静电,主要是由充满静电荷的空气与空间污染、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间摩擦造成的,因此身处不同的家用电器环境,或是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秋冬春季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

至于生理源静电,则是一切生命都能产生电,这种电叫生物静电。组成人体成分与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体静电结构的多样性。例如水在人体内的含量,约占体重的70%,其分布情况是:唾液中99%是水;脑浆中90%是水;血液中80%以上是水;肌肉中76%是水;骨骼中22%是水。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碳、磷、硫及铁、锌、钙、钾、钠、镁等微量物质,总称为体液。

由于在人体存在大量的水与微量金属元素等,所以人体内存在不少游离态的电荷。而且,人体细胞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电介质结构,每个细胞就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层,内层与外层都是蛋白质,中间一层是磷脂分子层,这一切决定了人体存在静电形态。而且,人体器官还会不断地发出电信号,如心脏的跳动,可至皮肤表层产生0.001~0.002伏、频率约几十周的电信号。大脑也能产生0.00002~0.0001侠、频率为10周的冷电信号。心电图与脑电图就是人们心脏与大脑活动的静电记录。

外源静电的冲突效应

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于是,体外污染源静电作用人体时,便会与生理源静电产生不同程度(视外源静电压大小)的冲突,于是给人体带来一定危害!

美国生物学家拉切尔·库克是一位专门研究人体静电的专家,他的最新试验表明,人体的体外源静电产生主要是因为秋冬春季降雨少、温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时,家用电器和电脑产生的,以及皮肤与衣服、农服与衣服之间长期摩擦产生的。当人体吸收外源静电后,一方面,在人体吸收外源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释放出来,让人产生“蜇人’的感觉,甚至脱衣服时听到“嚎嚓”的生音,在光线较暗时还能看到炫绿色的火花;另一方面是外源静电吸存在体内于生理源静电产生静态冲突,影响人体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性态功能,日久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人体外源静电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周围天气的湿度。库克的最新研究还太表明,通常,“人体逐渐积累起来的外源静电电压超过3000使时,就会与生理源静电发生冲突出现“蜇人”现象。静电扰人体超过7000伏时,就会向外界放电使人产生“瞬间电击”感,这时会听到“嚓嚓”或“咝咝”的响声,例如抚摸导体的手感到又麻又痛。当然,人身上的静电虽然电压很高,但由于电流很小,不会,发生类似“触电”的危险。库克的实验还证明,在干燥的季节,人体污染的外源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除了健康因素外,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点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目前,库克的调研小组正在研究静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外源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在这项课题研究中,库克对于“外源静电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重点研究。据库克的最新趼究结果介绍,静电会给人体带来多方面不同程度的的危害。

首先是外源静电污染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生理源静电工作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这种外源静电会破坏肌肉、心脏及神经等组织间的生理源静电传导,使机体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疲倦、大脑活力下降,直至诱发偏头痛等。

外源静电也会干扰人体血液循环、免疫和神经系统,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变化和心脏早搏。在冬季.约三分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静电有关。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相时干燥,加上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更容易受外源静电的危害,引发心血管疾病。

持久的外源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导致血清中的钙含量下降,尿中钙排泄量增加,这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同,血钙水平甚低的老年入,以及需钙量甚多的孕妇无疑是雪上加霜。冬天天气过于干燥,人体皮肤和服装之间容易产生外源静电,因此会改变肌肤的生理电位差,使皮肤细胞极易变异。

另外,空气中的灰尘带静电后,极易吸附在人的面部皮肤上,从而引起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造成人体不适。 不少电脑工作者睑部多发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就是由于电脑屏幕静电吸引大量的悬浮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

过多的外源静电在人体内持久堆积时,还会引起脑部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区神经,从而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所含氧的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与心态,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特神恍惚等症状

外源静电“蛰人”或“瞬间电击”会给人以恐怖感,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分裂症,重度神经衰弱等不能承受强刺激的患者是一个威胁。它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病情加重,诱发室性早搏等心率失常,甚至引起心肌梗死、脑溢血等意外事故。

由于春春季人们的皮肤比较干燥,在易燃易爆地区,带有高压外源静电的人体就会引起火灾,甚至出现人体自燃等奇特灾害。

预防和消除外源静电的方法

1.外源静电多发生在干燥的秋冬春季。秋末,冬季和初春室内温度多在20%左右。室内空气气湿度低于30%、温度在20℃以上时,人的手在地毯上摸一下可产生电压达4000一15000伏的静电。居室湿度应保持在40%以上,温度也不应过高。干燥季节,可在室内安装加湿器或用水墩布擦地数次或适当养一些花,以调节湿度,有助于减少静点。

2.CRT(阴极射线管)工作时,荧屏周围会产生外源静电微粒,这些微粒又大量吸附空中的飘尘,这些带电漂尘对人体及皮肤有不良影响。CRT不能摆放在卧室。看完之后要洗脸,洗手。

3.看电视不要离荧屏太近,应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看完电视要要及时洗脸,把脸上的集尘洗掉。电视机最好不放在离床很近地方,有电视要 保持良好的通风。

4.为避免静电在家用电器设备上积累,用导线把电器设备接地也是一种最简便的防外源静电方法。

5.和皮肤直接接触的内衣、胸罩、衬衫、床单等尽量采用纯棉质地的,穿了腈纶毛衣就不要穿涤纶衬衫。老人、小孩、对于外源静电敏感者、查不出病因的心脏病病人、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患者等,建议在冬季穿纯棉内衣、内裤,以减少静电对人的不良影响。

6.勤洗澡和换洗衣服,可消除人体表血的外源静电和灰尘。晴纶衣服等化纤织物洗涤之后,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浸渍处理,或用去静电的水溶液直接喷在干衣服上。地毯可选用防静电的,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织成的化纤地毯,它们防静电效果较好。

7.穿旅游忡容易使人体的外源静电积累。因为旅游鞋的底一般都是绝缘的,身体上的外源静电无法由脚底悱除而积蓄。因此,容易感染外源静电的人尽景不要穿旅游鞋。此外,赤足有利于体表积聚的外源静电释放,因此,休闲时不要放过赤足的一切机会。

8.为避免家具的外源静电“蜇人”,可用棉抹布等先碰触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也可用丝织品或皮包上家具的金属部位以防静电“蜇人”。

9.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可消除人体的外源静电。进门在碰铁门或门锁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铁门,而是用手先大面积的抓紧一串口袋里的钥匙,然后,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把静电放掉,这样也可以避免静电“蜇人”。

10.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接着你再用右手抓门就不会被外源静电“蜇”了。

11.当因静电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在水中,等外源静电消除之后,便可随意梳理了。洗头发时尽量使用润发露或护发素。

12.外源静电对婴儿刺激较大,因此,抱婴儿前应将自己身上所带的外源静电释放,也就是用手摸一下暖气片或大的金属物件即可。

13.多吃蔬柴、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C,以减轻外源静电的影响。

5招教你避免静电危害

一、电视机不放卧室

电视机不能摆放在卧室,因为电视机工作时,荧屏周围会产生静电微粒,这些微粒又大量吸附空中的飘尘,而这些带电飘尘对人体及皮肤有不良的影响。人们看电视时,同电视机要保持2~3 米距离,看完之后要洗脸、洗手,消除静电。

二、不穿旅游鞋

穿旅游鞋容易使身上静电积蓄。因为旅游鞋的底一般都是绝缘的,身体上的静电无法由脚底排出而积蓄。因此,容易产生静电的人尽量不要穿旅游鞋。

三、光脚走在地板上

在家时,不妨光脚走在地板上,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

四、体内保湿

适当增加含维生素(A、C、E)和酸性食物的摄取,如胡萝卜、卷心菜、西红柿等可以提高血液的酸度,维持人体正常的电解质平衡;带鱼、甲鱼既可增加皮肤弹性和保湿性,又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良好的除静电和控制红细胞凝聚的功能;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抗细胞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电位正常工作之功。晨起喝一杯蜂蜜水也有利于体内保湿。

五、开门之前摸钥匙

春天开始,最怕拿钥匙开门,因为在屋外由于刮风也会导致身上带电,在“啪”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很疼、很难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用手摸一下钥匙,然后,再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不会遭电击了。

肾虚信号:人体静电强

案例 早上梳头却越梳越乱

李先生最近有点儿烦,因为他近来出门,总被金属的房门、窗框、车门等“电击”,虽然电流量不大,但总被刺痛和声响吓着,吓得他根本不敢碰任何金属的东西。

他烦恼地说,每到大冬天,天气一干燥,“遭遇”静电就成了他的烦心事,怎么才能赶跑它呢?也许不少人都有和李先生相同的经历,早上梳头却越梳越乱,坐公交车上班,人挤人的只要是两件羽绒服一摩擦就会和陌生人“来电”,晚上睡觉脱衣时更是电光四射,劈啪作响,让人难以忍受,其实这样的小问题如果不注意也会伤身。专家表示,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就能避免静电“骚扰”。

诊断 静电太强是肾虚的先兆

冬季多风、少雨雪,空气湿度长期低于40%,在这样干燥的环境里,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瞬间电压可高达几千伏至上万伏。当人们相互握手、拉门把手、开水龙头甚至脱衣服都会“触电”。而且,静电比过去的危害更为突出,其原因是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电冰箱、电视机等各种电器的普及,纯毛、羊绒、化纤服饰的广泛使用,高楼大厦的林立,所有这些都可产生强大的静电,使我们生活在越来越强的静电包围之中。

有专家认为,冬季天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对人体又有不小的危害。体内静电可能干扰以至于改变人体内所固有的电位差,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对心功能比较脆弱的群体,这种危害尤其严重。在冬季,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体内静电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从而导致人的血液酸碱度和肌体氧特性的改变,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严重者可能导致精神病变。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静电太强是体内隐藏某种病症的先兆?押静电过强说明人体内津液不足,表现为肾虚症状。专家提醒说,静电对人的健康其实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有必要适当防范。

诊治 静电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说,根据个体身体状况与感受能力的差异,静电还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适当防范静电。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这种外来的静电干扰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诱发早搏甚至房颤。有研究显示,静电对老弱病孕人群的危害更大。它可干扰红细胞的膜电位,造成血管内红细胞的聚集,使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血栓;可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继而引发流产或早产;抑制中老年男性的性激素生成,引起早衰及男性性功能减退。静电还可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红斑和色素沉着等。

处方 多吃酸性食物可防静电

有何办法可以尽量避免静电惹病伤身呢?

1.化纤织物最易出现静电,因此居室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饰物和塑料质地的饰物,洗衣服时应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尽量选择宽大轻柔的衣服,纯棉、真丝材料的服装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2.避免长时间待在室内和电脑云集的工作间内,要适当到户外活动。看电视或用电脑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和面部,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3.卧室内尽量少摆放电器。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增加室内湿度,保持空气湿度在50%左右为宜,干燥季节可启用加湿器或放一盆冷水,也可种些盆栽花草。

4.对体内积存的静电可通过输出的方式将其消耗掉,如在室内赤脚行走,让脚直接接触地面,在触摸门把手、水龙头等电导体时,先用指甲接触导体或两手先搓一搓,也可以先触摸湿毛巾之类物品,使身体所积蓄的静电迅速释放出体外。

5.适当增加含维生素C、A、E和酸性食物的摄取。如胡萝卜、卷心菜、西红柿、豆制品可以提高血液的酸度,维持人体正常的电解质平衡。

结语:静电其实也并不全是坏处,就像感冒一样,它也是提醒着我们身体健康的信号。(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号:2012.02,作者:志成,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